《西方文学理论》 文献资料 4.第四章 新古典主义文论 L4.2屈雷顿、蒲柏、约翰生——其他文献引述

2022-04-30 06:24: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西方文学理论》 文献资料 4.第四章 新古典主义文论 L4.2屈雷顿、蒲柏、约翰生——其他文献引述》,欢迎阅读!
约翰生,雷顿,新古典主义,文论,文献资料

一、杨冬?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 蒲柏?论批评?的保守倾向

然而,英国新古典主义批评中的保守倾向在德莱顿之后不是削弱了,而是强化了。即使从形式上看,蒲柏的((论批评?(An Essay On Criticism1711)由于摹仿贺拉斯和布瓦洛而采用诗体写成,也说明了这种保守倾向的滋长。虽然蒲柏把自己的论著命名为“论批评〞而不是“论诗艺〞,似乎说明他的忠告首先是针对批评家,其次才是针对诗人的,但就根本精神而言,蒲柏的见解却与他所推崇的那些批评家〔亚理斯多德、贺拉斯、朗吉弩斯和布瓦洛等人)如出一辙。

蒲柏在((论批评))一开篇就指出,批评家的工作与诗人的创作同样不易,同样需要天才、趣味、判断力和学识。从某种意义上说,批评的失误甚至比创作的错误危害更大:“写作的错误较小,而评判的毛病却多,十个错误的批评针对一个写作的错误;一个愚人只有他自己曝光一次,而诗文中的一个愚人却招致批评中的许多蠢蛋。〞因此,在蒲柏看来,要真正赢得批评家的高贵称号,防止批评中的失误,“就应该认识你自己和你的造诣,认识你的天才、趣味和学问有多高;不要去做力所不及的事,而要审慎,划清理智与愚钝的界线〞。

显然,蒲柏的核心思想依然是“摹仿自然〞。在他看来,无论从事诗歌创作,还是从事文学批评,首先就必须忠实于普遍永恒的自然:

首先要追随自然,让你的判断力

以它永远同样正确的标准构成:

正确无误的自然!永远神圣灿烂,

一种清晰的、不变的和普遍的光芒,

以生命、力量和美灌注一切,

它是艺术的源泉,也是艺术的目的和检验。

而“追随自然〞,就意味着诗人的想象和感情必须遵从理性的指引。正如他所说的:“重要的是引导而非鞭策缪斯的骏马,抑制其暴怒而非刺激其速度;那长着双翼的骏马,就像一匹大度的坐骑,一旦你控制其进程,它便愈益显出真正的气概。〞

而要正确地摹仿自然,在蒲柏看来,最便捷的一个方法,就是遵从亚理斯多德和贺拉斯所制订的诗艺规那么。因为这些规那么不仅是从自然中发现的,而且是“条理化的自然〞。举例来说,当初维吉尔构思史诗,除了探寻自然的源泉什么都不屑一顾,最后却发现“自然与荷马原为一体〞,从此他便以古人的规那么指导创作,深知“摹仿自然就是摹仿它们〞。p刮因此,正像贺拉斯、’年劝告罗马作家:“你们应当日夜夜把玩希腊的范例〞一样,蒲柏也这样告诫英国诗人:

你学习和欣赏的应是荷马的作品,

白天阅读它,夜晚沉思它;

由此形成你的判断,引发你的箴言,


追溯着缪斯直至她们的源泉。

当然,即使像蒲柏这样一位崇尚古人、讲究规那么的批评家,有时也会意识到,诗歌创作仅凭遵从清规戒律是不够的,要创造伟大的艺术,往往还需要天才的发挥。因此,他以一种朗吉弩斯式的口吻指出:“(倘假设)幸运的某次放纵可以完成预期的意图,那么放纵便是一种规那么……伟大的天才有时可以荣耀地冒犯规那么,他有意为之的错误令真正的批评家也不能修改。〞[95J但他旋即又告诫诗人,在这方面务必谨慎从事,切忌胆大妄为,如果不得已只好违反规那么,也要援引古人的先例。

杨冬著,文学理论 从柏拉图到德里达 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12,80-82

二、霍尔编?西方文学批评简史?

屈雷顿是在试图想把新的趣味标准引进英国而不否认英饲传统中他觉得仍有价值的那些局部。他的思想在法国批评家那一边,但他的感情却与英国过去伟大的诗歇息息相通。他的论文并不是随风转舵的恶例,而是为他的时代作了一件几乎不能令人置信的好事。

因此,屈雷顿虽然是一个新古典主义者,但他是一开明的新古典主义者。在他的批评里甚至可以看出十九世纪将要出现的民族的和历史的研究方法的迹象。他几次提出,法国人所认为好的东西对于英国人来说未必就是好的。他解说莎士比亚和弗乃契在他们的时代里同梭福克里斯和攸里壁底斯在他们的时代里是同样好的,—他在这—段里采用了历史观点: 成功的一个理由在我看来就是,莎士比亚和弗乃契的创作符合他们所生活的民族和时代的精神……在所有地方,自然是一样的,理性也是一样的,然而一个诗人写作的气候,时代,人民的气质可能是极不相同,能取悦于希腊人的未必能够使英国观众满意。 然而假设我们过分强调壬样一种的洞察力,而指摘新古典主义者缺少历史感,我们也就耍同样把了缺乏历史感的错误。诚然,屈雷顿之所以与众不同,在于具有这种洞察力,然而当他列举那些常见的理由以论证悲剧应该用韵时,他可能觉得更加心安理得,他辩白说,然莎士比亚,琼生,和弗乃契都是用无小汫写媳们的刊本的,钡是仍以用韵为好。观众中的绅士们譆欢韵体。“我们知道,悲刮通常是在于反映高贵的人的精神和兰过,把这些准确地描绘出来;英雄体诗最接近自然,是近代痔中最高贵的一种。〞达是这个时代的陈腔滥调,而届雷顿是属于他的时代的。在他看来,要紧的是不要犯错误。 “诗韵……是诗人用来保持他的结构紧凑而匀称的规那么,否那么,放纵不羁的想象将会使它混乱或者松散。至少,假设诗人由于用韵而犯错误的活,然而没有它就会犯更大更多的错误。总之,这是一种缓慢的、痛苦的,然而是最稳妥的工作方法。〞

〔美〕佛朗·霍尔,西方文学批评简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06月第1,76-80

三、文艺理论译丛编辑委员会编,文艺理论译丛。约翰生著,李赋宁、潘家洵译?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

事物的某些特性常会吸引人类的注意,古老性就是其中的一种。古老性的信徒们崇拜古老的东西不是从理性出发,而是由于偏见,有些人似乎毫无选择地爱慕任何长期保存下来的东西,而不考虑有时这些东西之所以被保存下来是由于时间和偶然性合作的结果:可能大家对于过去的优秀作家比对于现代的优秀作家更容易发生景仰的感情;我们的头脑在评价当代天才作家时,总要穿过年溧月久达面黑影重重钓镜子去看他们,就好象我们带上人为的障眼物去看太阳一样。于是文学批评所讨论的问题的主要内容就成了去挑今人的错,而去发现古人的优点了。于是就有这种现象发生:当一个作家还活在世上时我们根据他的最次的作品


去估计他的才能,而当他一旦去世,我们却又根据他的最好的作品来衡量他的价值了。 可是有一些作品,它们的价值不是绝对的和肯定的,而是逐渐被人发现的和经过此较后才能认识的;这些作品不是遵循一些论证的了的和推理的原那么,而是完全通过观察和体验来撼动读者;对于这样一些作品,除了看它们是否能够经久和不断地受到读者重视外,不可能采用任何其它标准。人类长期保存的东西都是径过经常的检查和比拟而加以肯定的;正因为经常的比拟证实丁这些东西的价值,人类才坚持保存并且继续珍贵这些东西。正象在大自然的作品当中,一条河不能算是深,一座山也不能说是高,除非我们游历了许多名山,渡过了许多大河,我们就不可能做出适当的判断;同样在精神创作当中,没有任何一件东西能够称得上优秀,除非经过和同类的东西比拟之后确实发现是这样。论证会立刻显示它的说服别人的力量,既不期望也不害怕时间的洪流会对它发生任何影响;但是一些未经肯定的和试验性质的作品必须按照它们笨近人类总的和集体的能力的;程度来加以判断,而人类总的和集体的能力是经过无数代人们的努力才能显示出来。对于世界上所盖起来的第一所房子,人们可能确定它是圆的或是方的;但它是否宽广或高大就必须由时间来确定了。毕达哥拉斯记数法立即被人们发现是一种完美的记数法;但是荷马的史诗究竟是否超越人类智慧通常的界限,我们一直到现在还木敢说,我们只能说这样一句话:一个民族接着另一个民族兴起来了,一世纪又一世纪的人们过去了,但是人类所能做的只是把荷马诗中的事件重新安排一下次序,重新给他的人物命名,变变样子说出他的思想感情,此外就很少有其它内容了。 因此人们崇敬寿命长的著作并不是由于轻信古人较令人有更高的智慧,或是由于悲观地相信人类一代不如一代,而是接受了大家公认的和无可置疑的论点的结果,就是大家认识最长久的作品必然经过最长久的考虑,而考虑得最周到的东西势必被读者了解得也最深刻。

文艺理论译丛编辑委员会编,文艺理论译丛 第四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2月第1版,第141-14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d42567f6a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c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