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2-07-12 14:16: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贵州省黔东南州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欢迎阅读!
黔东南州,贵州省,高三,试题,解析



贵州省黔东南州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综-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7715日,京新高速公路临河至白疙瘩段在内蒙古额济纳旗举行通车发布会,至此,京新高速公路全部通车,下图为京新高遠公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京新高速公路在巴彦淖尔到哈密段出入口站较少的原因可能是 A. 纬度高气温低,人烟稀少 B. 沙漠化严重,工程建设难度大 C. 地形千沟万壑,建设成本高 D. 气候干早,大部分地区为无人区 2. 京新高速公路建设的意义

A. 缩短了北京至青海的距离 B. 推动蒙古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C. 缓解兰新高铁的运输压力 D. 加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联系 【答案】1. D 2. D 【解析】




1. 影响交通站点布局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巴彦淖尔到哈密段地处内陆,气候干早,大部分地区为无人区,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小,故京新高速公路在巴彦淖尔到哈密段出入口站较少。

2. 京新高速公路的建设缩短了北京至新疆两地的距离,A错。京新高速公路没有经过蒙古国故对蒙古影响不大,B错。兰新高铁客运为主,京新高速公路货运为主,可以缓解京藏高速的运输压力, C错。京新高速公路西北连接华北、东北最为便捷的公路通道,加强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联系,D对。 【点睛】

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及其关系



改革开放以后,跨国公司逐渐进入上海。1990年以前,进入上海的外资机构以生产性机构为主,1992-2001年跨国公司总部随着生产机构和销售机构进入上海,2007年入驻总部达200多家;2008年金融危机后,有100多家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总部;2008年以后,入驻上海的跨国公司总部进一步向内环以内的核心区集聚,城市的外资制造业等逐渐向郊区疏解,阅读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3. 上海不断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入驻的主要原因是 A. 交通便捷 B. 实施国际化战略 C. 科技进步 D. 劳动力素质提高

4. 跨国公司总部不断向内环核心区集聚的目的是 A. 提升公司的品牌 B. 消费者密集,便于销售产品 C. 收集信息,开拓市场 D. 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利用率 5. 跨国公司总部入驻不断增加对上海带来的影响是

A. 促进上海经济转型升级 B. 拓展我国同类企业的生存空间

C. 促使上海高端产业大量的向郊区疏解 D. 提升上海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政治地位 【答案】3. B 4. C 5. A 【解析】




3. 上海市实施国际化战略政策,不断完善投资环境,是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入驻上海的主要原因,故B正确;上海交通、科技、劳动力素质等与跨国公司总部原在国没有太大的对比优势,故不是主要原因,所以不选ACD

4. 跨国公司总部向内环核心区集聚与提升品牌作用不大,A错;跨国公司总部不直接销售产品,故没有太大联系,B错;跨国公司总部主要是管理规划、研发产品、收集市场信息为主,C对;跨国公司总部是企业,它入驻上海主要是利益最大化,不是为了提高公共基础设施利用率的,D错。

5. 跨国公司总部入驻上海会加大竞争力,有利于促进上海经济转型升级,A对;跨国公司总部入驻会使同类企业竞争力增强,从而缩小我国同类企业的生存空间,B错;上海高端产业仍然主要位于上海市区,C错;跨国公司总部入驻上海不是提升上海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政治地位,而应该是经济地位,D错。 【点睛】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下图为某地自然带分布图,基带为温带阔叶林带。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6. 图中自然带分布规律是

A. 纬度地带性 B. 地带性 C. 垂直地带性 D. 非地带性 7. 我国平原地区缺失苔原带的原因

A. 纬度 B. 洋流 C. 地形 D. 海陆分布 8. 图示地区可能位于

A. 美国东南部 B. 中国东北地区 C. 巴西高原 D. 俄罗斯北部 【答案】6. C 7. A 8. B 【解析】

..................

7. 苔原带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而我国主要位于中低纬度地区,纬度低是我国缺失苔原带的原因,所以选A

8. 美国东南部为常绿阔叶林带,A错;中国东北地区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符合题意,选B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带,C错;俄罗斯北部主要是亚寒带针叶林带,D错。 【点睛】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 (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

一般来说,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据此可知: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下图),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






(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

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有些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

雾淞是过冷却雾滴(低于0℃的雾滴)在寒冷的物体上撞冻而形成;雨淞是过冷却雨滴(低于0℃的雨滴)碰到冰点以下的地面或物体,立即冻结而成坚硬的冰层。下图为中国主要雾淞及雨淞观赏地示意图。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9. 有关我国雾淞及雨淞观赏地分布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雨淞山谷多山顶少 B. 雨淞南方多于北方

C. 雾淞多分布于北方和南方高山 D. 雾淞与雨淞皆是季风区多于非季风区 10. 我国华南地区雨淞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 冻结核少 B. 低温少 C. 降水多 D. 低山多

11. 黄山观赏雾淞、雨淞的季节也是黄山观云海的最佳季节,其原因最有可能是该季节 A. 昼长长,日照时间长 B. 太阳高度小,阳光充足

C. 气温高,低云的凝结高度升高 D. 气温低,层积云的高度下降 【答案】9. A 10. B 11. D




【解析】

9. 山谷地区海拔低,气温比山顶气温高,不容易形成雾淞及雨淞, A选项错误,故选A;看图可知,BCD是正确的。

10. 我国华南地区纬度低、气温高,低温天气少,不利于雨淞的形成,故选B

11. 黄山观赏雾淞、雨淞的季节的是冬季,黄山昼长较短,A错;太阳高度小与阳光充足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也与云海形成没有直接联系,B错;此季节为冬季,气温低,C错;此季节为冬季气温低,层积云的高度下降到山腰,山顶露出云雾之上,所以站在山顶容易看到云海,D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个生物基因库,瓦式雅罗鱼唯一的栖地和众多鸟类的天堂,是北方地区的天然气候屏障,有着多元化的综合地貌及生态景观,达里诺尔地区近几十年来气候暖干化现象明显,人类活动影响显著增强。20世纪80年代开始,该地区实行牧区草原承包制后,使牧区生产力要素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加快了草原农牧业的发展,但是对草原生态产生了比正常轮牧更为严重的负面效应,下图为达里诺尔区域图。



1)判断达里诺尔流域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理由。 2)分析达里诺尔地区成为鸟类天堂的原因。




3)说明达里诺尔湖泊面积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4)分析牧区草原实行承包制后草原生态问题比正常轮牧更为严重的原因。

【答案】1)盆地。理由:从河流分布状况(向心状水系)判断,该地形区四周高、中间低;再从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

2)生物多样性丰富,湿地面积广,食物充足;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干扰少;地貌与生态景观多样性,鸟类活动的空间大;人们的保护意识增强。

3)缩小趋势。 降水量减少;气温上升,蒸发加大;人口增加,耕地面积扩大,工农业发展等用水量增加;草场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地下水减少等。

4)固定放牧;牧场范围缩小;超载(过度)放牧;开垦草场;建人工草场,草原多样性植被遭到破坏;草场利用频度和强度过大;使草场无法得到休养和恢复,加剧了草场退化、沙化的速度。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综合性强、难度大。第(1)题考查地形判读,第(2)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第(3)题可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第(4)题考查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读图可知,该地区河流呈向心状水系,故地势四周高、中间低,为盆地。

2)分析达里诺尔地区成为鸟类天堂的原因主要从生存空间大、食物充足、人类活动干扰少等方面分析。

3)对比1962年和现今的湖泊水位线可知,湖泊有缩小趋势。原因主要是材料中提到的:“达里诺尔地区近几十年来气候暖干化现象明显,人类活动影响显著增强”。自然原因有降水减少、蒸发加强。人为原因有人口增加导致的用水量增加、草场植被破坏等。

4牧区草原实行承包制后,牧区生产力要素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极有可能存在超载放牧、开垦草场、建人工草场、固定放牧等行为,使草场利用频度和强度过大、草场无法得到休养和恢复,加剧了草场退化、沙化的速度。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紫花苜蓿属多年草本植物,产量高,每年可收割4-5次,为优质蛋白饲料来源,被称为“牧草之王”,对土壤要求不高,略耐碱,不耐酸;喜暖半干燥气候,抗旱抗寒力强,在年降水300-800mm地方均可生长,年降水超过1000m不适合生长,夏季多雨,天气湿热对紫花首蓿最为不利。目前,我国苜蓿种植面积和商品产量虽已初具规模,但仍需大量进口苜蓿才能满足奶业发展需要。我国某企业于2011年开始在美国犹他州泽西镇附近()投资兴建苜蓿农场,生产优质苜蓿干草,并向国内出售。






1)分析美国犹他州泽西镇种植的苜蓿品质优良的原因。 2)分析我国近年苜蓿市场供应严重不足的原因。 3)简述我国某企业投资兴建苜蓿农场对当地带来的影响。

【答案】1(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苜蓿营养累积;种植区土壤肥沃,水质优良,苜蓿品质好;科学技术水平和机械化水平高,重视良种培育及病虫害防治(品种优良、病虫害少);犹他州畜牧业历史悠久,种植牧草和管理经验丰富。 2)我国经济发展快,对奶制品需求日益增大(奶牛业发展迅速);我国虽国土辽阔,但适宜苜蓿生长的地区较少(我国广大东部季风气候区不适宜苜蓿生长),产量不能满足需求;我国苜蓿种植区气候条件(自然条件)较差,苜蓿质量较低;技术水平较低,苜蓿单产不高; 3)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就业;利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第(1)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第(2)题可从需求量大、供应量小两方面分析,第(3)题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美国犹他州泽西镇种植的苜蓿品质优良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可结合文字材料中紫花首蓿的生长习性分析,人为原因主要是科学技术水平和机械化水平高、历史悠久和管理经验丰富。

2)我国近年苜蓿市场供应严重不足的原因可从需求量大、供应量小两方面分析。需求量大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快,对奶制品需求日益增大。供应量小主要是因为适宜苜蓿生长的地区较少,苜蓿质量较低,单产不高。

3)投资兴建苜蓿农场对当地带来的影响主要为有利影响,可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分析。 【点睛】

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1)自然因素(静态因素) 自然因素

分析要点

①光照强,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更多有机物。如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瓜果比较甜

②光照弱,不利于谷物的生长。如西欧地区因光照不足,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的

光照

生长,农业以乳肉畜牧业为主

③光照时间长,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热量不足的问题。如我国东北平原,虽然纬度较高,但夏季光照时间长,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①热量充足,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单产高。如我国海南,因热量条件好,农作物可一年三熟



热量

②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甚至无法生长。如我国东北地区,因热量条件差,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若夏季出现低温,则易造成农作物减产

降水

①降水适中且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②降水过多易造成洪涝,过少易造成旱灾,均影响农作物生长

①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营养物质的积累,农作物品质好。如新疆的瓜

气温

果特别甜,但日温差过大会对农作物造成冻害

日较

②气温日较差小,农作物的品质较差。如温室里栽培的农作物的品质不如室外



同种农作物的品质

①地形平坦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典型地区如美国 ②地形崎岖,地块狭小,只能使用小型机械。典型地区如日本

③水热条件好的地区,如果地势起伏大,可发展立体农业,如我国南方低山丘

地形

陵地区;若地势起伏较小(坡度<25°),适宜发展梯田

④发展渔业需考虑水域面积,发展畜牧业需考虑草场、饲料,发展林业需考虑山地、丘陵的分布

需要考虑土壤中的水分(湿度、温度)、土壤的透气性(如棉花宜种植在透气性

土壤

好的沙质土壤中)、土壤肥力(有机质、矿物质含量高),如酸性土壤适宜种植




茶树

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动态因素)

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生产

市场

需求量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的影响最为突出,如城郊型农业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

交通 运输

推动商品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的区

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农产品的销售范

域化、专业化

围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通过鼓励或限制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政策

一般对农产品种类和种植面积影响较大

进而影响农业种植面积和农产品种类

劳动力 农业 技术

(二)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42.43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14.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每个城市都有那么几条有故事、有韵味的老街,要么历史厚重,要么文艺小资……屯溪老街(6)位于黄山市屯溪区中心地段,是国内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条具有宋、明、清建筑风格的古商业街,现在街上依然有着过去的繁华,两侧林立着一幢幢徽派建筑,仿佛领略到了15纪中国街市的遗风余韵。

劳动力数量多少、素质高低影响农产品的成本和质量

如通过培育良种扩大农业区域的范围,利用玻璃温室和塑料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有时会成为限制性条件,如西北地区的绿洲农业






说明屯溪老街的旅游价值并评价其开发的有利条件。

【答案】旅游价值:屯溪老街历史悠久,历史文化价值高;徽派古建筑保存完好(具有宋、明清特色)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科考价值、美学价值等;

开发条件:百年老店多,知名度大,游览价值高;接近著名旅游景点(黄山),客源有保障;交通通达度好,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消费能力强;位于市中心,酒店、餐饮方便,接待能力强等。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较为常规,考查旅游资源价值及其开发条件的评价。



【点睛】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思考方向

答题思路

美学、科学、历史文化价值高();资源质量好();游览价值高

资源

();一定地区内的景点数量及彼此间距小()

游览

集群

价值

周围无雷同的景点,地域组合好(或景点重复,有相似景观,地域组

地域组合

合差)

开发

社会经济

与经济发达地区距离远()

该旅游线路,景点类型多样,共同组成景观群,集群状况好




条件 市场 交通 基础设施 环境承载力

客源市场广阔(或客源市场较远)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开发价值大 区内食、宿、行、娱、游、购等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不完善)

区内用地广、布局合理和环境承载力强

政策支持 社会秩序良好

社会 条件

政策 社会

15.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农村固体废弃物是农民在农村的日常生活、农业生产和乡镇企业的生产中所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尚未丧失原有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液态物质,及城市向农村所转移的固体废弃物。据调查,我国农村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就高达2.8亿吨。而目前我国农村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处理方法为随意堆放和焚烧,基本没有采用无害化处理。

分析我国农村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来源及其处置不当而产生的危害。

【答案】主要农村生活垃圾,如塑料袋,婴幼儿尿布湿等一次性用品;农业种植使用的塑料薄膜;饲养禽畜等产生的粪便或死禽畜;农村建设产生的建筑垃圾;乡镇企业生产排放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城市向农村转移的大量废旧电子垃圾等。

产生的危害:不合理堆放占用大量土地;固体废弃物有毒成分进入土壤污染土壤和改变土壤成分或结构;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湖,污染水源;固体废弃物中的粉尘颗粒等随风飞扬造成大气污染;废旧电子产品因处理不当造成重金属污染;破坏自然环境,影响生物多样性等。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难度一般。

我国农村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来源有日常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垃圾、工业生产垃圾,以及城市向农村所转移的固体废弃物。危害可从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对水环境的影响、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对生物的影响等方面分析。 【点睛】 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8bed57483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