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历史

2023-04-20 16:00: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对联的历史》,欢迎阅读!
对联,历史

对联的历史

对联起源于五代,成熟于两宋,鼎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铺垫

楹联,系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

1、对偶

对偶语句是古已有之的;对偶的实质不仅是语言问题,更是哲学思想问题;们祖先很早就发现了客观世界存在着对立的两个侧面,提出了阴、阳的学说;如传伏羲画的八卦里,认为事物的正面为“阳”,反面为“阴”,“男”为“阳”,“女”“阴”,乃至天地都是“阳气”“阴气”交合而生成的;“阳”“阴”便是对偶了;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从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可以看出;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先秦两汉,对偶句更是屡见不鲜;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诗经,其对偶句式已十分丰富;道德经其中对偶句亦多;诸子散文中的对偶句也有很多名句:“满招损,谦受益;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等等;辞赋兴起于汉代,是一种讲究文采和韵律的新兴文学样式;对偶这种具有整齐美、对比美、音乐美的修辞手法,开始普遍而自觉地运用于赋的创作中;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有:“击灵鼓,起烽燧;车按行,骑就队;

2、骈偶

骈体文起源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骈体文从其名称即可知,它是崇尚对偶,多由对偶句组成的文体;这种对偶句连续运用,又称排偶或骈偶;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评价骈体文是“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像王勃的滕王阁序,除了“磋乎”“呜乎”等九个字外,其它语句都是对偶;而且所有对偶句都讲究字的平仄关系,读起来声调极为和谐;对偶语句虽然出现很早,但像王勃那样有意识地注意对偶句中词语的平仄关系,则发端于南北朝;这又是对联格律化的一个重要条件;

3、律偶


梁代诗人沈约的音乐造诣极高,他运用音乐的感受能力分析语言,创造了四声八病之说,用平、上、去、人四声互相调节的方法融人诗歌创作中,为格律诗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唐代格律诗就进入了全盛时期;一般的五、七言律诗,都是八句成章,中间二联,习称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句式、平仄、意思都要求相对;这就是标准的律偶;总之,这种诗律化的对偶句是对联产生的必要条件;

起源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后蜀广正二十七年的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因平日善习联语,故趁新年来到之际,忽然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以试才华;群臣们各自写好一幅,耐心等待审查;孟昶一一看过,均不满意;于是他就亲自提笔,在“桃符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一幅最早的春联;梁章钜在楹联丛话·自序里说:“楹联之兴,肇于五代之桃符;孟蜀‘余庆’‘长春’十字,其最古也;

发展兴盛

宋代以后,中国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北宋诗人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过年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从此,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进入清代,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民国,刘师亮讽袁世凯一联:“袁世凯千古;中华民国万年”;上联‘袁世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华民国’四个字是“对不齐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0cb847a08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