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的散文《闻一多先生上课》

2022-08-24 04:09: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汪曾祺的散文《闻一多先生上课》》,欢迎阅读!
汪曾祺,闻一多,散文,上课,先生

汪曾祺的散文《闻一多先生上课》

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

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他也讲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河岳英灵集》,但是讲得最多,也讲得最好的,是晚唐。他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李贺,同时讲到印象派里的pointlism(点画派),说点画看起来只是不同颜色的点,这些点似乎不相连属,但凝视之,则可感觉到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讲唐诗,必须本人既是诗人,也是画家,有谁能办到?闻先生讲唐诗的妙悟,应该记录下来。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上课从不记笔记。听说比我高一班的同学郑临川记录了,而且整理成一本《闻一多论唐诗》,出版了,这是大好事。

我颇具歪才,善能胡诌,闻先生很欣赏我。我曾替一个比我低一班的同学代笔写了一篇关于李贺的读书报告,——西南联大一般课程都不考试,只于学期终了时交一篇读书报告即可给学分。闻先生看了这篇读书报告后,对那位同学说:“你的报告写得很好,比汪曾祺写的还好!”其实我写李贺,只写了一点:别人的诗都是画在白底子上的画,李贺的诗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故颜色特别浓烈。这也是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对学生鉴别的标准: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不喜欢人云亦云,只抄书,无创见。 一九九七年三月十二日

载一九九七年五月三十日《南方周末》

汪曾祺散文《闻一多先生上课》简评

全文先概括后具体,有总有分,结构谨严。

前三个自然段,交代背景,概括写闻一多先生的思想个性。先写西南联大的形成,接下来写闻先生的外貌与治学,为下文写闻先生上课作铺垫。

后六个自然段,点题,具体写闻一多在西南联大的上课。这里采用总分的形式来写,先总写闻先生开设了楚辞、唐诗、古代神话三门课,后分写这些课。


写闻一多,既体现了其学者的鲜明形象,也凸现了其民主战士的精神风貌。 流亡大学,这段历史浸渍着民族的血与泪,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以及追求知识与真理的精神。从长沙到蒙自,再到昆明,闻一多们把刚毅不屈的精神带到了讲堂,带向了胜利。汪先生写闻一多传神处:一是山羊胡子与上髭,一是灼灼目光。“抗战不胜,誓不剃须”,凿凿之言,拳拳之心,天地可鉴。那稀疏的山羊胡子与近似一字的浓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刚毅不屈;尤其是那目光,时刻审视着现实,体现了闻先生时刻关注着国家与民族的命运,“炽热而又严冷”这对看似矛盾的语言,既写出了闻一多的爱国热忱,又写出了他对现实的忧虑。这些细节描写,凸显了闻一多先生崇高的思想。 这是民主战士的风骨!

写闻一多学者的形象:先写闻先生专心治学,用朱自清与魏建功的书斋名,来衬托闻先生谨严的治学,再写他上楚辞、唐诗、古代神话三门课,体现闻一多先生知识的渊博与教学理念及方法的先进。如上古代神话课:先是渲染,许多人从偌大的昆明城涌来,听他的课,接着用“图文并茂”四字,写出了闻一多先生教古代神话的独特方法,称赞了闻先生讲课的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最后全用了六个四字句,详细介绍闻先生上课的过程,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文章结尾段,富有戏剧色彩,写作者自己得到老师的垂青,也突出了闻先生灵活的教学思想“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不喜欢人云亦云,只抄书,无创见”。

这位性格强烈坚毅,思想深刻,专心治学,个性十足,有强烈爱国情怀,并且教学严谨,方法灵活,学识渊博,鼓励创新,提倡学风自由的学者形象,便突兀于眼前。

文章剪裁得当。如写闻先生讲授唐诗,讲初唐四杰,讲大历十子(中唐诗人)再讲晚唐诗,而尤其讲得好的又是晚唐,晚唐中重点又介绍李贺。这样点面结合,详略得当,不仅使文章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内容充实,也使文章更有变化,给人全面而深刻的印象。

汪曾祺散文《闻一多先生上课》阅读练习题

1.文章第一段说“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你能说说,这里表达了闻先生怎样的“内心世界”吗? 2.结合选文概括,本文突出了闻一多先生哪些特点? 3.选文为了突出闻一多上课的风采,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5.选文12段用了两个事例来体现“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请简要概括着两个事例。


事例一: 事例二:

6.汪曾褀为同学代笔些的读书报告为什么会受到闻先生的赞赏?

7.请你发挥想象,把闻一多先生教古代神话时学生听课的情景 描写出来。(求:用一种修辞手法和一个成语,60字左右)

汪曾祺散文《闻一多先生上课》阅读答案

1.对现实的龌龊极为痛心,对日寇的入侵极为痛恨,故而“严冷”;内心却流淌着对祖国 “炽热”的爱。 2.①强烈坚毅; ②治学专心;

③写字爱用秃笔,一笔不苟。

3.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如,写闻一多的语言:“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就是直接描写;而写他教古代神话,“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就是侧面描写。 4.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上座率高

5.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 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

6.因为他写的报告分析的准确形象,说法新奇,闻一多等西联很多教授都很赏 这种学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0572606c3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