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最新资料

2023-09-26 07:32: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品德,道德,培养,课程,小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一、前言

?魍车慕萄е卸际且岳砺壑?识为主,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一句也印证了传统教学的这一观念,然而枯燥乏味的书中知识很难使小学生提起兴趣来。《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能够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起到一定的作用,使小学生能够树立起优良的行为习惯,让小学生懂得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寻找欢乐,进而学生将会自主地去对书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与使用。学校教师应该革新观念,认识到学生道德培养的严重程度,以全新的方式完成《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学有所用,修正自己的道德行为规范,成为人人口中真正的好孩子。

二、培养学生xx情感的严重性

为什么要重视小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培养?很少家长及老师会这样地问自己,假如学生不能独立自主地完成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那将会是每个老师及家长最痛心的一件事。小学生处于感官及神经系统的巨大变化期,在这个阶段小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还在形成过程中,要想使小学生拥有优良的道德行为习惯,就必须在这个时候重视其道德情感的培养。在儿童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严重时期,更是一个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及道德准则的严重时期,学生家长及老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孩子优良的道德行为习惯,督促他们在生活及学习中加以践行,加强道德自律。

三、当今社会xxxx情感培养的缺陷

纵观当前的教育情况,很多学校教师依旧在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他们认为书本是最严重的,因此他们只会一味的照搬书本中所讲述到的理论知识进行授课。然而这样的授课方式简易使学生产生厌恶感,假如在《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中没有将道德与生活实际相关联,那么也就起不到对学生更好地进行道德情感培养的作用。以这样的授课方式来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无法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就没办法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更没办法引导学生融入整体的教学过程中来。纯正地照搬书本中的内容进行教学在我看来是盲目的,因为这样简易使学生走向学习误区,降低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摄取知

1 / 3






识的能力,最终结果是在降低了学生对道德的认知能力地情况下,同样也无法使道德教育成果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xx情感 1.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是每个人的第一学习体验,小学生故而会对这一体验产生好奇心,每个小学生都会认真地对待这一个初级体验阶段,因此让学生产生兴趣直接决定他们是否还会认真地对待接下去的每一堂课程。教师应该将小学生的心理及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需求进行结合,激活小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进而实现道德情感培养的目的。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借助生动而又形象的PPT,向学生展现各种与教学目的有关的图片及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更简易地对课堂的内容进行记忆及理解,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2.通过课堂活动,培养xx情感

道德情感的培养并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教授,需要在课堂及其实践中进一步地参透。《品德与社会》课程不应只是纯正地理论知识,更多的需要有实践,所以教师要引领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与道德培养相关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思维空间来思考,认识正确的道德观念。将理论用于实践,可以更好地校正学生的道德行为。只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品德与社会这门课才能够充分发挥该有的效用,对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达到更好的效果。

3.向学生传递xx情感的正能量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与其它的课程不尽相同,这门课程能否起到道德培养的目的,教师的情感、价值和态度等起到最严重的作用之一,也与教师的个人素养及知识包含量息息相关。该课程的任课教师需要时刻保持有积极乐天的心态,善于运用小学生的心理、情感进而触动小学生的内心。懂得与小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深入小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这样可以更加简易地使小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认知,对道德情感加以践行。

五、结语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0064c0b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9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