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及其对策

2022-12-27 12:20: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当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及其对策》,欢迎阅读!
小学英语,当下,对策,现状,及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当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及其对策

作者:常兢

来源:《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3年第11

【摘要】英语阅读教学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词汇积累、语感、学习兴趣有深远影响。实际教学过程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培养时间滞后、培养模式单一、培养范围狭隘的误区。本文针对上述误区,提出建设性的改良措施,以改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 误区 改良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间的政治对话与贸易往来愈加频繁,期间,资源与教育的共享都是以英语作为主要传媒工具的,不懂英语将会成为个人人生发展的障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正规在校学习的学生六千多万,加上非正规学校以及社会力量办学和自学英语人数,总人数超过一个亿。特别是从2001年起,我国逐步在小学三年级推进英语课程,这使我们国家学习英语的人数进一步扩大。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其英语语感,在打好正确语音语调基础的同时,使小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初步与人交流、沟通。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英语需要接触大量的语言素材,比如课本,报纸、杂志等等。尤其是像中国这样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国家,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自然环境并不理想,这就更需要大量地接触英语素材,而接触英语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阅读。所以在小学阶段,即使是中低年级,我们也应该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多接触英语,比如可以多阅读、多表演,这样能够使学生通过了解故事,得到更多的语言输入。

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对学生巩固和扩大词汇量,扩大知识范围,感受英语学习的持久乐趣有着重要作用。作为启蒙和引导者,小学英语老师应当充分重视英语阅读教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三大误区: 一、开展阅读教学的时间滞后。

很多老师认为,三四年级的教材过于简单无法进行阅读教学。因此,在中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不注重教授阅读方法,不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阅读方法,致使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部分学生到了六年级因为没有低、中段阅读能力的培养,句子理解能力差,即使简单的阅读题也无从入手。阅读能力的培养本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让孩子从开始学英语的第一天起,就在不知不觉中与阅读打下交道。 二、实行阅读教学的模式单一。

近几年,随着对各种开放式阅读课型的深入探究,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课广泛开展,各种教学观摩课层出不穷。但是笔者发现很多观摩课表面看上去花样繁多,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样样不落。抽丝剥茧后发现不管面对什么样的阅读材料部分老师在处理时都采用了一样或类似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阅读教学模式:1.利用多媒体导入;2.wh问题问答操练句型;3.看动画,整体感知课文;4.读课文,回答问题;5.精读课文,攻克难词难句;6.完成短文复述或填空。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表面看上去很完美,教学设计环环相扣。但当所有的阅读课都统一了流程以后,教师的思维被固定在一个框架里,看不到思维碰撞的火花;而学生经过短暂时间的接触,就完全能够预知教师的下一步教学流程,提不起学习新知识的兴趣。长期以往,这样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进行阅读教学的范围狭隘。

学科和学科之间是相通的。综观学生的语文学习,会发现老师会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来提升文字能力和阅读水平。但是学生对于英语的阅读总是围绕课本出现的阅读材料,教师很少要求学生通过报纸、杂志、电影等方式扩充阅读范围,造成阅读范围狭隘,英语阅读能力及语感提升缓慢。

针对上述误区,笔者认为可以从下列方面予以改良: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 (一)以词入段,培养阅读意识。

小学低年级作为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学生知识面窄,没有英语学习基础,根据此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我们可以把英语阅读从词汇教学的基础上开始,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先可以就是一个单词,一个短语,一句话后再过渡到一个完整的语篇;或者以从读字母、读单词、读句子入手,过渡到读故事、读短文;从拼读、认读到朗读从而培养阅读意识最后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

(二)创编教材,培养阅读兴趣。

低年级的教材由于内容简单,有时不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就亲自见证了某教师将教材进行整合后所取得的满意效果,在学习完表示水果的单词banana grapes oranges watermelons apple等后。他是这样操作的:结合小猴子下山的故事,他先把这几个单词创编成小学生喜爱的故事。有一天,小猴子下山去摘东西吃。走着走着,他看到了一个又红又大的(watermelon)大西瓜,于是抱起西瓜就向前走去。走着走着,又看见了黄灿灿的

banana)香蕉,于是他扔掉西瓜,捡起香蕉又向前走去。就这样,小猴子一路走,一路丢,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学生们由于有了中文故事的认知铺垫,学起这个英语故事来也兴趣盎然。最后环节,该教师让学生将故事表演出来,学生们还舍不得下课。正是由于该教师根据学生爱表演的天性和年龄特点,将教材进行有效整合,才取得了这么好的效果。 二、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一)结合图片,降低难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英语教材中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就包含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在教学中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通过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然后图文对照读文章或故事。如在教学6A Unit 7 Part E时,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的看插图,看Jim在哪里,他处于公共汽车什么位置,猜发生了什么事。就这样由图片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大大降低了阅读难度,对理解阅读内容有了很大的帮助。 (二)结合情境,提高兴趣。

现在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提到最多的莫过于情境教学,由此可见创设阅读语境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创设多种情景支持,如:身体语言、动作、脸部表情等,还要多使用实物、图片、多媒体等视听材料,多安排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足够的机会,如可多设置一些游戏。把要掌握的词、句编成歌曲;将对话内容改成让他们分角色表演。更好的是将课堂阅读教学设置成真实的任务教学,真正做到寓乐于教、适合孩子的学习特点。否则他们上课时会感枯燥无味,抑制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结合练笔,拓展应用。

写离不开读,读为写打基础。小学高年级学生对篇章的结构、内容及融合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掌握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整体吸收和运用,引导学生利用篇章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改写、续写,或运用所学重点词、重点句型设置场景进行写话,让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语言,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作用。

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而要经历一个艰苦且漫长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更新教学理念,挖掘教材内涵,尝试新的教法,重视语言的实践,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知识和灵活的语用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蔷,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5. [2] 鲁子问,王笃勤.新编英语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efdb3c13b3567ec112d8a5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