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传”——缅怀小组提升长者效能感

2022-04-29 09:08:4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的自传”——缅怀小组提升长者效能感》,欢迎阅读!
长者,缅怀,效能,自传,小组

“我的自传”——缅怀小组提升长者效能

作者:暂无

来源:《社会与公益》 2018年第8



小组背景

社会工作者经常会接触到效能感低下的长者。而长者退休后,容易发生角色转变困难,又因身体机能不断下降,产生无用感,导致社区参与频次低。社会工作者在服务及调研中发现,长者常见的精神压力来源包括:退休后生活及经济状况的改变、照顾孙子、照顾患病的配偶、亲人或好友身故、身体机能退化和长期患病、担心不能独立处理日常生活等等。这一系列的长期精神压力对身心均有害处。

笔者所服务的社区为广州市南源街,长者人口占街道总人口的1982%,是严重的老龄化社区。为了回应上述的需求,社会工作者以缅怀小组为手法,帮助长者回忆及分享人生中成功或喜悦的时刻,通过小组互动,帮助长者对自我人生有正向积极的认识。

理论支持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将人格的发展分为八个时期,认为每个时期都有一个独特的发展任务。如果外在环境有利于个体顺利实现这一发展任务,则人格就会健康发展。其中第八个阶段即成熟期(65岁以上)的核心人物,是应对自我整合与绝望的冲突。为了有效完成此生命任务,长者通过回顾与整理自己的—生,确认或重新定义自己的生命意义与价值,接纳和原谅曾经的遗憾和坎坷,获得“不虚此行”的存在感、充实感。另一方面,通过参加小组,利用小缉的影响,增加组员社会交往,可以使组员获得同辈群体的支持,从而改变消极的心态。

小组实施过程

(一)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阶段的核心环节是招募组员和设计符合实际情况的小组计划。社工在过往探访、电话访问及社区活动中了解到一部分在生活中存在较大的压力或负面情绪的长者,以自愿原则从中招募到8名组员;并在开组前详细介绍了小组的目标和具体设置,充分尊重组员的意愿,制定了本次小组的详细计划。

(二)小组初期

在小组开展的初期,为了让组员更好地认识彼此,社工带领组员进行“猜猜我是谁”游戏由每位组员介绍自己的姓名、最擅长的事情及性格爱好等:随后,社工说出某个组员最擅长的事情,其他组员需迅速说出这位组员的名字。组员基本都很快能够说出别人名字或昵称,而被点名的组员亦非常开心,组员在轻松愉陕的氛围中进行互动,气氛活跃。

接着,社工与组员一起制定小组契约,引导组员分享自己对小组契约的期望。组员陈姨表示想在小组中完成“相册自传”,但自己以前很少照片,希望其他组员能够帮自己多照些照片,其他组员称没有问题,并表示要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经过组员的讨论,最终共同建立了小组的“约定”,并在“约定”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表明组员对小组有了i_叫步的认识。

(三)小组中期




小组活动的第二、三、四节是小组的中期阶段。

在第二节小组中,社工通过“童年耍乐”游戏,让组员重温童年趣味的游戏,小组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组员亦快速投入到小组中。社工引导组员对童年开心时光的回忆和分享,这一话题能让组员产生共鸣,让现场爆发一阵又一阵的欢笑声。组员刘伯表示以前的日子很苦很困难,但多难的日子也是有美好的回忆。

第三节小组中,社会工作者通过“我们的爱情故事”找茬游戏,引导组员分享自己年轻时候与爱人的故事。刚开始组员都比较拘束,社会工作者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并让活跃的组员带动较为沉默的组员,使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分享。社工通过总结组员的分享,引导组员看到自己与爱人的结合,经历种种艰辛,虽然有磕磕绊绊,但是依然能相守相依,有如今的生活也实属不易,因此要珍惜眼前人。

第四节小组中,社会工作者播放了《时间都去哪儿了》的 MV,组员拿出自己带来的与孩子的照片,与其他组员介绍自己的 孩子。由于组员的儿女多为同龄,因此组员都积极主动地相互交 流。在陈姨说到自己有三个儿女,但是以前家庭比较困难,儿女 的学习成绩也不大好,现在一个个都在外面工作,留下孙女给自 己照顾。谈到这些时,陈姨的情绪明显低落。社会工作者运用反应技巧,同理陈姨的感受,引导其他组员给予支持。组员王姨表示自己也有同样的情况,退休也rlt着带孙子,但是儿子还算孝顺,过年过节都念着自己。陈姨听完若有所思,表示其实自己的儿子的情况虽然困难,但是也很孝顺,自己其实也很满足。组员在过程中分享生儿育女的欢乐和辛酸,抒发对儿女长大成人的感受,回想起生活虽不易,但能把孩子养大也是很大的成就,从而减少负面情绪和无用感。

在此阶段,组员之间的关系开始走向紧密,整个小组的沟通能力增强,组员间能主动地开放地沟通。

(四)小组后期

在小组后期阶段,社会工作者结合组员自己完成的“自传相册”,引导组员回忆分享自己的工作岁月。组员李姨谈到自己以前婚后要照顾小孩就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后来做了第一批下海做生意的人,以前做生意很辛苦,早出晚归,事事亲力亲为,但幸好苦尽甘来,将女儿抚养成人。其他组员亦纷纷分享自己的经历,社会工作者引导组员从中发掘自己的成功经验,并发现自己的能力,从而提升组员对自身能力的肯定,增强对自我的正面认识。

最后,社会工作者引导组员一同回顾小组的活动历程,分享参加小组的感受及总结收获;另外亦通过“我的小目标”及寄语环节引导组员思考小组经验在日后生活的运月,并有效地处理了组员的离别情绪,鼓励组员继续联系互助。组员表示在小组后希望能更多参与社区活动,以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和丰富退休生活。

评估与反思

(一)评估

小组主题及内容符合长者的特点,与目标契合。社会工作者以人的一生重大时期划分每节小组的内容,从童年、婚姻、为人父母、工作时期及退休后,并且以相册作为媒介,有效引导组员的参与,促进组员的分享和对人生经历的整理:同时引导组员在小组中肯定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从而提升组员对自己的评价,降低其负面的情绪。


社会工作者采用了问卷和访谈的方式了解组员的参与情况及目标达成情况。每位组员都反馈到,能够回忆起让自己感到骄傲的事情,肯定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并且都在小组中完成了自己的“相册自传”。

更有组员说到,从前生活主要是带孙子或在家看电视,通过参与小组,发现自己很喜欢这样的集体活动;以前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所以很少会参加活动,现在发现只要自己有心,是有能力做很多事J倩的:看到自己做出好看的相册,觉得很有成就感。

以上的反馈均能看到小组对组员的有效帮助。

(二)反思

第一,社会工作者在招募小组组员的过程中,能结合目标对组员进行筛选,初步了解长者的身体情况、心理状态、家庭双社交情况,评估长者的情绪及需求,确定组员,尽可能让小组保持较高的同质性,促使组员能够加快地产生小组认同,建立起强有力的小组凝聚力。

第二,在小组前期,社会工作者关注关系的建立,以接纳、支持、真诚的态度与组员建立信任的关系,并为组员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有利于中后期组员在小组中的情绪、情感抒发。对于组员出现的负面情绪,社会工作者能进一步引导组员分享感受和想法,并促使其他组员给予支持。

第三,在小组带领上,组员在分享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重复、偏离主题、表达不清晰等情况,社会工作者采用摘述、总结、澄清与具体等多种技巧,促使组员间有效沟通和交流,让每个组员都能够在小组中得到关注,体验价值感,从而促进其自我肯定。

第四,社会工作者除了关注组员的能力和情感外,也应引导组员思考如何将在小组中收获的经验运用到日后的生活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在组员建立了较深刻的互动关系下,多搭建平台让组员能定期聚会,并参与到社会工作者的各项服务中。

在整个小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见到每个组员在人生的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特征、责任,更有不同的闪光点,能够积极面对晚年生活,社会工作者自身亦获得感悟,自己应该不畏惧不逃避,大胆面对今后的生活和困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d8a82d549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a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