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2022-09-28 02:0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欢迎阅读!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小学



XXX学校2020-2021学年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总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我校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树立学生劳动意识,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一、明确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

学校、家庭、社区联动,突出抓好校园日常劳动训练、生活实践劳动教育、志愿服务劳动公益行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初步学会劳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二、坚持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实践性是劳动教育的基本特点。学生亲身参加劳动操作实践是劳动教育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实践是劳动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创新素质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学校要结合实际,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劳动操作的条件,让学生


在实践中掌握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切实做好指导和管理工作,提高劳动教育的教学效果。

(二)基础性原则。劳动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最基础的教育,通过劳动教育,应该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劳动技术能力,以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劳动教育中,通过某些劳动技术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劳动知识,提高他们运用工具进行加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开放性原则。劳动教育应不拘泥于校内,应做到校内校外相结合,逐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劳技教育体系,能够为劳动技术有特殊兴趣和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自己天赋、才能和创造力的新思路。 三、实施步骤和策略

为了激发孩子们对劳动者的敬意,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学会感恩,从而学会劳动,热爱劳动,我校劳动教育以“知行合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知——认知劳动意义;行——参与劳动实践;思——评价劳动成果。

(一)知——认知劳动意义

充分发挥升旗仪式、少先队活动课、劳动课、研学活动、志愿者服务日等活动的正面引导作用,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劳动意识强化教育。定期开展以热爱劳动为主题的班队会或少


先队活动课,让学生展开讨论,深入理解什么叫“劳动”?怎样做才算是热爱劳动。 (二)行——参与劳动实践

“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劳动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一种更贴近生活本质的赋予幸福生活能力的教育。怎样才能让劳动真正落地,而不是流于形式,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1.正常开展校内劳动。组织学生做好每日的卫生包干区保洁工作和每周一次的全校大扫除。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社团活动,进行手工制作、班务整理、书包整理、队角装饰等实践活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队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

2.着力打造了“3+2”劳动实践教育,包括“3色”校园劳动实践基地,即绿色--知行合一小菜园,蓝色--创客教室,橙色--安全体验馆,和“2色”校外劳动实践活动,即红色--社会公益活动,彩色--劳动研学教育

(三)思——评价劳动成果

一次劳动,一次总结,一次评价。在每个劳动教育活动后,学校会把孩子们参与劳动的事迹、照片制作成精美的美篇,并在班级展示给孩子们看,为每个参与劳动的孩子颁发荣誉证书,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感言。利用五一劳动节等节日举行劳动技能大比拼,给孩子们充分的展示机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b98021aec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9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