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教学设计[3]

2023-02-05 14:07: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花非花》教学设计[3]》,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花非,花》

《花非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文辞优美兼具音乐性,教科书以古风新韵为主题,旨在让学生在吟诵诗词与演唱古诗词歌曲中感受音乐中诗词所表现的意境,体会诗词韵

律与音乐旋律之间的紧密关系,同时,在音乐学习中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花非花》是我国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黄自创作的艺术歌曲中影响最广的一首歌曲,歌词取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集《常庆集》中《花非花》段。歌曲采用四句体乐段结构,两小节为一句,旋律起伏,基本上是上句上行,下句下行,第一和第三乐句音调向上,是由两个乐节组成的句式。第二和第四乐句的音调则向下,且比较连贯,在词曲结合中较好地采用依字创腔,使歌曲犹如在吟诵,给人以无限的柔媚感,歌曲虽短小,却意境超脱、婉转优美,行板的速度更增强了词意的朦胧感和意象感。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花非花》是一首感伤诗,也是一首朦胧诗,这首诗以观看雾中的花来抒发一种感伤之情,比喻世间的事物、人情是短暂的,诗中似讲春梦,实际是对美好的事物与人情的追念和惋惜。 教学目的:

一、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花非花》,在吟诵中感知词曲之间的紧密关系。

二、通过聆听与学唱,让学生在时间的跨越中,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在不同的风格中感受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拓宽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

以情带声,能用高位置的声音演绎歌曲《花非花》 教具准备:

键盘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从复习学过的歌曲《西风的话》导入,唱完后,请学生回顾歌曲的曲作者是谁? 从而进入本课的学习。


黄自,早年在美国欧伯林学院及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习作曲,回国以后,先后在上海沪江大学音乐系国立音专理论作曲组任教,并兼任音专教务主任,热心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了不少专业人才,同时也从事创作和著述,写下了交响音乐室内乐,钢琴复调音乐清唱剧等各种体裁样式的音乐作品,主要作品有管弦乐序曲《怀旧》 管弦乐《都市风光幻想曲》 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歌曲《九一八》《热血》《南乡子》《花非花》《玫瑰三愿》《天伦歌》等,他的作品结构严谨,线条清晰,层次分明,对旋律与和声的民族风格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我国现代音乐文化的发展,特别在音乐教育方面有显著贡献。

二、哼唱旋律,边唱边划旋律线,感受旋律的线条美,教师也可以降调为学生伴奏,适当降低音高。

三、聆听歌曲范唱,理解歌词表达的意境,

四、请学生用轻而高位置的声音来朗读歌词,用高位置的发声感觉帮助学生感受这首朦胧诗的意境,朗读后可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教师还可抓住歌词中“花非花雾非雾”和“夜半来天明去”启发学生理解诗词所比喻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的含义。

五、有情感地吟诵歌词,体会词曲音调的紧密结合,可先请学生根据诗中每个字的声调,适当地放慢速度,延长韵母来吟诵,然后请一组同学吟诵一句歌词,一组同学哼唱一句旋律,其他同学对照,感知词的声调和旋律的音调之间的联系。 六、学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意境,在学唱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每个字的字头可唱得稍为虚幻而柔美些,体现朦胧诗的意境,唱好歌中的力度变化,注意气息的运用,尤其是最后一句“去似朝云无觅处”的渐慢与渐弱的处理气息要控制好。

七、教师可抓住这首诗的意境,聆听齐唱、童声合唱与混声合唱以及交响乐的三个不同的演绎版本,进行对比聆听,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演唱形式所表现的不同效果,对演唱形式与人声分类进行复习与巩固。同时紧扣主题古风新韵进行思考这三个版本各自的新韵表现在哪些地方。

八、个人或小组设计演唱等多种表演形式,与同伴分享和分组展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962361932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c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