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调度管理模式研究及应用

2023-03-20 22:42: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配网调度管理模式研究及应用》,欢迎阅读!
配网,调度,管理模式,应用,研究

配网调度管理模式研究及应用

摘要:为了有效改善操作和分销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水平,建立一个新的分销网络调度管理机制,适应电网的发展和满足客户的需求,并满足需求的快速故障恢复和新形势下的客户高质量的服务。近年来,省公司均开展了配网调度(简称配调)管理模式优化的研究工作,供电局作为网省公司的两级试点单位,也积极参与了配调集约化的模式探索,并在全省率先实现配调大集中管理。 关键词:配网调度;集约化;管理模式;

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规模快速扩张,原有的配网调度管理模式已逐步不适应供电可靠性和故障快速复电的要求。从配网调度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通过探讨配网调度若干关键问题,对配网调度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一、配网调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配网管理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轻视;对配网管理及配网调度管理未能从配网的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对配网调度的定位不清、职责不明,未能深刻理解配网调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配网调度组织管理模式、工作职责、调管范围、业务流程等形式繁多,缺乏统一和规范。

2.目前,在配网管理方面多数还停留在较低层次的管理水平上,对配网运行缺乏系统的管理和分析,配网运行方式和二次专业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用电负荷预测、电网经济运行、电压无功管理等有待进一步加强,缺乏对配网负荷分布和薄弱环节情况的全面掌控,对配网规划建设和改造立项的指引作用非常有限。 3.由于传统上对配网的重视不够,配网调度还没有真正纳入调度管理序列,导致配网调度专业化管理水平不高,配调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配网运行管理模式、制度和业务流程的不统一,对配网设备操作长期以来缺乏统一的调度指挥,给安全生产,特别是电气操作带来较大的隐患。配网安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4.配网调度运行缺乏高效的信息平台和技术支持系统。由于长期以来对配网调度重视不足,配网调度运行所需的软硬件建设欠帐较多,配网运行监控、图纸管理、操作票管理、调度记录、停电管理等业务功能分布在多个信息系统,对配网调度精细化管理造成困难,需通过功能整合和完善,构建高效的应用集成平台。 二、配网调度管理模式探讨

1.配调定位及主要职责。相比输电网的调管,配电网调度的难点在于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减少停电、故障快速隔离和快速复电,确保对用户的供电;输电网的难点在于确保系统安全稳定,发挥电力输送能力,确保功率平衡、电压稳定。配电网的管理难度大于输电网,而输电网的技术难度则大于配电网。鉴于配电网不同于输电网的特点,配网调度要在传统调度业务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与配网发展相适应、满足客户需求的配网调度,实现配调职能的扩展。一方面强化传统的调度业务,包括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增强配网系统运行掌控;另一方面扩展至面向客户的配网运行信息集中分析处理和资源调配。

2.配调调管范围。配网调管范围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在现有条件下,调研调管范围多大为技术经济合理;二是对于暂不纳入调管范围的配网设备,如何用调度的要求和思维进行管理。对于第一个问题:鉴于配网10 kV部分已逐渐形成多端电源供电,操作安全要求高,而低压网络基本上还是辐射供电,10 kV供电范围较低压更广,用户更多,故障后和检修时影响面更大和重要性更高,因此,对于调管范围,建议第一阶段为10 kV设备;公用电网0.4 kV母线及0.4 kV出线开关,从其故障或检修时的影响面考虑,特别是其在低压整片停电中占有相当大


的比例,建议适时纳入调管范围。至于0.4 kV出线开关以后的配网设备,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在低压智能配电网技术成熟之前,暂不纳入调管范围。对于第二个问题:建议采用暂时分离的原则,所谓,即将调度范围划分至配变高压侧;所谓,即明确配变以下工作层面与配调的相互工作流程、维护抢修范围划分、信息传送等上下贯通的规范流程,把规范管理手段延伸到配变以下设备(供电所层面)。在基础及技术条件逐步具备的前提下,调管范围应延伸到配变及以下部分重要用户,并将管理流程延伸到所有用户层面,这是配网调度集约化建设的最终目标。

3.配调集约化组织模式。由于供电企业与政府的紧密关系和传统原因,省以下电网(供电)企业的组织模式基本上是按照与行政区划和政府一一对应的方式进行设置。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出于资源优化配置和宏观管理的需要,行政区划和政府设置也进行了较大改变,城市区域扩大,撤县设区,政府也进行了集约化管理,逐步向地市级集中。调度的本质也是资源优化和观(系统)管理,因此,配调集约化的组织模式,既要考虑电网的规模、水平和相应的供电企业的组织架构和管理需要,也要考虑行政区划和政府设置的因素。目前大部分输变电业务已实现由地区局专业化管理,县(市)区供电局主要职责是营业和配网管理。考虑到集约化的规模效益、可行性和管理风险以及行政区划和政府设置的因素,配调集约化至少要集中到县(区)供电局,发展趋势为集中到地区供电局。 三、配网调度集约化管理的意义与风险防范

1.配网调度集约化管理的意义。(1)配网调度集约化是用户故障快速复电的基础,通过调度集约化管理,优化组织架构和管理流程,建立与客户服务和急修之间的有机联系,依托营配一体化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实现快速故障定位、快速故障隔离、快速复电的目标。(2)利于规范配调管理,把主网调度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通过制度、流程和信息系统运用到配网,实现调度专业管理向配网延伸,强化以调度运行为核心的监控、操作管理。(3)通过集约化管理,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管理层级,更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均衡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实现减员增效。(4有利于配网调度人员的培养和队伍建设。

2.实施配调集约化管理的风险及应对措施。(1)配网图纸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风险。配网设备多、改动大、变化更新快,配网调度集约化如不能保证配网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一致性、及时性和唯一性,将导致误调度、误操作甚至人身设备事故。因此,必须明确责任,建立有效的图纸资料管理制度、流程,并加强对规划、设计、施工各方的协调和考核力度,保证图纸资料移交的准确性和实时性。(2)整合期的人员及工作风险。由于实施配网调度集约化前各县(区)局配网设备、电网结构、运行环境不同,工作方式和业务流程也存在差异,配网调度人员和配网运行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参差不齐,实行配网调度集约化管理后,在短时间内要适应全部区域电网结构以及新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式,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风险,要有一个磨合过程,做好相关人员培训,充实人员配置,以保证整合期间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3)与配网其它业务流程的衔接风险。配网调度是配网运行的关键中枢环节,配网运行单位在配网运行、急修、营销服务、应急管理、配网规划建设等方面已有各自的流程,在配调集中后,要调整这些流程,实现闭环管理。 结束语:

总之,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使电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我们


必须加大对配网调度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创新,促进配网调度管理模式的完善,同时不断对配网调度模式与调度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和改革。对配网调度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晓红.配网调度管理模式研究及应用探讨.2017

2]张海洋.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在应用中相关问题的探讨.2017.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8528e6886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