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妈”到“狼爸”-伤不起的中国家庭教育

2023-01-06 22:04: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虎妈”到“狼爸”-伤不起的中国家庭教育》,欢迎阅读!
家庭教育,中国



虎妈狼爸”:伤不起的中国家庭教育

家庭是每个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地方,它承担了孩子的启蒙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一个生命都需要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家庭是孩子心灵成长的精神家园,是孩子生活和交往的基本单元,是孩子家庭伦理文化定格的初始空间,是孩子品性养成及思想观念定位的第一课堂。因此,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随着虎妈狼爸式的家庭教育在社会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陷入对家庭教育的认真思考与激烈的讨论之中,对家庭教育的解读和探索一时间也成为了家庭教育关注者讨论的话题。

一、虎妈狼爸解读

虎妈的故事是指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蔡美儿,在她的《虎妈战歌》育儿经中叙述了自己采用传统而且苛刻的中国家庭教育方法教育自己两个女儿的经验。她对两个孩子教育非常严格,不准她们在外过夜;不准参加玩伴聚会;不准经常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不准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也不允许孩子的任何一门功课学习成绩低于“A”;孩子们必须每天演奏钢琴或者小提琴;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甚至骂自己的女儿是垃圾,教育方式是虎啸虎威式的。[1] “狼爸教育是指香港商人萧百佑,在他《所以,北大兄妹》育儿经中宣称采用教育方式将自己的三个孩子送进了北京大学,而且义正辞严地说他是世界上最好的父亲,他是最爱自己孩子的人。生活中他设立各种各样的规则,一旦孩子犯了一点错就会挨打,其教育方式是棍棒式的。

事实上,虎妈”“狼爸这样严厉苛刻的父母形象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就是中国传统家长的化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自古以来便是每一位中国父母一生中最渴望实现的梦想,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和优质教育资源恶性竞争的现实窘境中,家长更是想方设法地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提供五花八门的帮助使出浑身解数揠苗助长,压迫和强制孩子接受超出他们身心能力之外的许多重托。是乎,虎妈狼爸式的家庭教育便产生了,孩子们的快乐逐渐成为奢望,家庭的温暖逐渐退却,伦理关系变成了家族使命的一种委托——代理关系,长此以往,中国的家庭教育可伤不起!

二、虎狼式家庭教育的反思

反思一:应试”+“棍棒,孩子的成长快乐何处寻?

应试即为当前的学校教育棍棒则指父母苛刻的家庭教育。对学龄儿童而言,他们长期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就是学校和家庭,在学校接受的是任务繁重的应试教育在家接受的是严厉苛刻的棍棒教育他们整个生长的环境都被紧张的气氛笼罩着,他们幼小的身躯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他们稚嫩的心灵被填充美好的期望,长期下来,孩子的世界被大人的世界淹没,天真的孩子过早地成人化。为此,我们很难再看到高中及其以下的孩子周末可以陪同朋友交谈属于同龄人的点点滴滴,也很难再看到山林里、小河边一群群嬉戏玩耍的孩童,陪伴他们的只是做不完的练习题和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孩子们的脸上写满的不再是活泼与笑容,而是疲倦……作为新时期的家长,我们应该清醒:教育是能力的培养,不只是成绩的取得。健康的心理、愉快的情趣、合作的精神、动手的能力、语言的表达和习惯的养成都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孩子的生活需要快乐,需要朝气,请给予孩子属于他们的东西。

反思二:虎妈”+“狼爸,家庭岂不成了动物园?




如果全国的家庭都效仿虎妈狼爸,那中国的家庭岂不是成了动物园,每天面对虎妈的咆哮,狼爸的棍棒,孩子岂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与幸福。为此,我们不难想象,‘虎妈’+‘狼爸’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必定是性与性兼具的豹孩。这种孩子亲子关系疏远,人际关系冷漠,脾气冲动暴躁,性格上争强好胜,甚至会引发轻生、离家出走、杀害父母等一系列问题,这岂不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悲哀?作为新时期的家长,我们应该清醒:孩子是有血有肉的小精灵,他们的成长需要得到生命的关照与精心的呵护,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自由选择,而不是一味地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他们身上。头悬梁,锥刺股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过分地压迫不是有效激发孩子斗志的正确方式,只会使孩子感受到生存的无奈和生活的枯燥,过早失去生活的信心,我们不期望泱泱中华变成动物世界!

反思三:虎妈”+“羊爸,父母的角色该不该互补?

虎妈”+“羊爸的模式就是指家庭教育严厉温和两种方式相互调节并合理分配使用,以严厉为土壤,温和为阳光,鼓励为水分,共同催生孩子这棵幼苗健康地成长。知识经济时代,变化成为时代主旋律,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社会上充斥着众多诱惑,可塑性很大的孩子们,思想还不成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还较弱,需要家长的教导和引导。如果做灰太狼式的父母,一味地纵容孩子的各种行为,不及时干预,不要说成才,成人都很危险。可见,承担家教育重任的父母,一方面需要扮演虎妈或是狼爸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纠偏改错、保驾护航;另一方面需要扮演好羊爸或是虎妈的角色,给予孩子属于他们的时间和空间。这种家庭教育张弛有度,宽严互补,不仅利于孩子的自然生长、健全人格的形成,还利于孩子自主发掘兴趣爱好、规划和设计人生,更利于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学会生存和生活。为此,作为新时期的家长,我们应该清醒:孩子幼小的内心对任何事物的承受都有一个限度,当孩子犯了错误时,不要一味地指责与批评,要把赏识惩戒两种方式有机融合,真诚地给予启发和引导,体现家的温暖。

反思四:传统”+“现代,这样的家庭教育还有多远?

随着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的引入,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的萌生,我国的传统教育思想在解构与建构中经历着实践的检验。家庭教育也在这一转型期破茧蜕变,许多家庭开始放弃优良的传统,纷纷导向不确定的现代。在家庭教育中放弃传统的长幼伦理、礼仪文化和传统美德,提倡放羊式的无为而治,遵从所谓的自然法则,培养新兴人类。但是,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自古以来推崇修身、齐家、治国的内圣教育,传诵规范家庭伦理的《孝经》,推行《颜氏家训》,形成了以德育为高,智育为主,为人处世之理为纲,达成完美人格的古代家庭教育体系。[2] 这些优秀的家庭教育传统在今天应该评判继承,而不是全盘否定。例如,古代家庭童蒙教育上提倡的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制定出一定的符合儿童特点教育方式,不仅有利于孩子知识的吸收,还有利于孩子潜在兴趣和能力的挖掘,现代家庭教育中就应该重视。为此,作为新时期的家长,我们应该清醒:现代家教育应该走‘传统’+‘现代’有机结合的方式,在继承优良和吸收新知中实现因材施教,在传承文明与开拓未来中实施素质教育,让一个个和谐家庭把育儿之花浇灌得绚烂美丽,谱写出中华家教与时俱进的新内涵!

三、对虎狼式家庭教育的心灵祈愿

有一天,我们看到了子女独立地整理床铺而没有父母插手;有一天,我们看到很多个家庭散布在河畔,嬉戏在山林;有一天,我们看到孩子的脸上写满快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755734bf6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