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酒意

2022-12-25 14:15: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情酒意》,欢迎阅读!
酒意,诗情



诗情酒意

[摘要]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也是一个酒的国度。唐诗把诗和酒高度的结合起来。诗中有酒,诗的韵味更加深远了;酒中有诗,酒的味道更加醇厚了。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尤其在唐朝诗和酒完成了它们的完美的结合,诗人们一边饮酒一边作诗,一边作诗一边饮酒。酒滑下喉咙的同时把诗湿润了,诗奔涌到嘴边时把酒的味道改变了。酒中的唐诗把诗人自己的生命体验、情感体验传达得一览无遗、酣畅淋漓;唐诗中的酒不在仅仅是一种辛辣的液体,而是一杯杯诗人的情感,诗人的心绪。诗情、酒意在唐诗中完美结合,难分难解。



[关键词]唐诗;酒;文化;结合诗歌是生命、情感的传达,它以最精炼的字词传达最丰富的生命体验,情感体验。《诗·大序》中认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动情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此后钟嵘在《诗品·序》中又说:气之动物,物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酒,本无脾气,但诗人把它和诗一结合,它就有了灵性。酒可以变成一味良药,化解诗人心中的忧愁、烦恼和痛苦,让诗人的心灵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的翱翔。正如张元年所说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它可以变成一剂兴奋剂,让诗人乘兴酣饮,酣饮助兴,诗兴大发,才思随它而生。这一点,很多诗人都已认同。酒肠堆曲蘖,诗成烧乾坤”(杨乘《南徐春日怀古》)一杯未尽诗已成,诵诗向天天亦惊(杨万里《重九后二月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白居易《醉吟》;它可以变成一团炽热的火焰,燃烧诗人胸中的英雄豪气。苏轼在《和陶渊明饮酒》中高歌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它可以变成一块冷酷的冰,让诗人滚烫的热血瞬间冷却,肆无忌惮地沉沦,李白几杯酒下肚高呼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将进酒》酒不论何时、何地都符合诗人当时的情趣,心志。



诗与酒的结合正如干柴遇烈火,它们一相遇就熊熊燃烧。诗把酒文化推向了一个高峰;酒把诗从诗人胸中挥洒出来。所以酒和诗结下了不解之缘,它们成了一双孪生兄弟,一对好搭档。如果说诗是一片海洋,那么酒就是一条支流。有了酒这条支流的注入,河水奔流得更生动、更浪漫了,泛起的浪花更加绚丽了。有了诗,酒的味道更加醇厚;有了酒,诗的韵味更加深远。



一、借酒表离愁,传情意

中国自古有饯行的习俗,上溯到周朝时代,人们就用酒饯行,《诗经·大雅·奕》韩侯出祖,出宿于屠。显祖饯之,清酒白壶。这种以酒饯别的习俗到唐代达到了高潮。很多诗人或吟诵或体验过这一情景。他们借酒表达绵绵的离愁,达依依不舍的情意。送行人和远行人的情意在酒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罗隐《古离别》何当重见日,樽酒慰离情。(温庭筠《送人东游》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




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史安西》)等等。这样的诗句数不胜数。在这些诗句中无一不是借酒传达了离别的情意。酒把离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中国人重感情,重友谊。而真挚的友情平日往往深藏心底,不易显露。而在离别饯行之时,情感因酒的作用如喷发的火山,可以尽情的宣泄。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对未来的憧憬,缠绵的离愁,真诚的祝福,殷切的叮咛等等,完全在酒中得到寄托,得到慰藉,得到释放。饯行之时的酒让深沉、缠绵的真挚友情得到交流、展现,同时也得到贮存;同时离别时的诗把诗人深藏心底的情感展露无遗。此时,诗和就的完美结合尽情地表达了离愁,传达了情义。



二、借酒明壮志,表豪情

唐朝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社会。士人继承传统,深知肩膀上扛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他们也渴望仕途畅达,能够兼济天下,施展自己的抱负,成就一番伟业。在宦海沉浮中,得意时他们饮酒高歌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他们借酒抒怀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高适《营州歌》他们以酒明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这些诗人用酒燃烧他们的热情,借诗这一文学样式表达他们的壮志。



当士人在仕途上遭遇行路难时,当他们身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绝境时,他们依然借酒表达心中的失意之悲,他们低吟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他们悲叹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他们借酒消愁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将进酒》。此时的酒成了一剂能暂时治疗创伤的良药,在酒精的麻痹下,诗人可以率性地表达心灵深处对仕途畅达的渴求,可以暂时忘却眼前的失意之悲。



酒无脾气,也无个性,却有灵性。它左右逢源,可以激发诗人的豪情壮志,燃烧诗人的满腔热情;也可以让诗人在酒精的麻痹中忘却眼前的烦恼,获得精神的暂时解脱。不论在怎样的情形下,诗人都可以借酒的力量,借诗歌这种文学式大胆地宣泄自己的情绪。让诗人或在春风得意的呼唤中,或在绝望痛苦的哀号中得到极大快意。



三、以酒酬宾客,显真情

中国人自古重友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宾客登门造访,一定设宴待客,而无酒不成筵席。筵席上无需珍馐美味,却一定少不了酒。无论是琼浆玉液,还是浊酒村醪,几杯下肚,酒酣而吐真言。朋友间平时羞于出口的表达真情的肉麻话,可以在此时放肆的表达;朋友之间的一些误会芥蒂在杯子与杯子的碰撞中消除。






杜甫的《客至》把酒和情意诠释到了极致: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这首诗让读者看到诗人宴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话语平实而质朴家离街市远啊,桌上无丰盛的菜肴招待你,你就将就喝一点自己家的陈酿吧。在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中,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情意,此时,家酿旧醅传达的情意是珍馐美味无法比拟的。在一杯杯旧醅中,流淌的是人与人之间最真挚、最淳朴的友情,无需矫揉造作,无需言不由衷。



四、籍酒表敬畏,祭鬼神

古代受生产力,生产技术的制约,酿造一点酒是不容易的。所以有了一点酒,往往想到我们的祖先,作祭祀之用,与神灵共享。诗人王维在《凉州郊外游望》一诗中就描绘了用酒祭祀的场面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酒酒浇刍狗,焚香拜木人。女巫纷屡舞,罗袜自生尘。这首诗是诗人在凉州、即今天的武威乡村游览时所见闻的田家赛神活动的描写。一个没有几户人家的村庄却举行了一场热闹的赛田神活动,仪式伴有音乐和舞蹈。诗中描绘了用酒祭祀赛田神的场面,表达了对神灵敬畏。



唐诗中的酒,酒中的唐诗。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尤其在唐朝诗和酒完成了它们的完美的结合,他们一边饮酒一边作诗,一边作诗一边饮酒。酒滑下喉咙的同时把诗湿润了,诗奔涌到嘴边时让酒的味道改变了。唐朝诗人借助酒把诗人的自己生命体验、情感体验传达得一览无遗、酣畅淋漓;酒借助唐诗把酒文化播扬得更加渺远,更加深邃无极。酒中的唐诗把诗人自己的生命体验、情感体验传达得一览无遗、酣畅淋漓。唐诗中的酒不在仅仅是一种辛辣的液体,而是一杯杯诗人的情感,诗人的心绪。诗情、酒意在唐诗中完美结合,难分难解。



参考文献:

[1]《中国酒文化》 作者:胡小伟

[2]《唐诗鉴赏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

[3]《中西比较文艺学》作者:饶芃子等 广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6436af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0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