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公示语翻译研究综述

2023-02-13 09:24: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内公示语翻译研究综述》,欢迎阅读!
公示,综述,翻译,国内,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国内公示语翻译研究综述

作者:陈爱娟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08

要:自1989年以来,国内许多学者对公示语汉英翻译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与探讨,掀起了持续高涨的热潮,研究成果丰硕。本文总结了国内公示语汉英翻译的相关研究,归纳了此领域的研究成果,指出了此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接受美学;翻译

作者简介:陈爱娟,山东科技大学翻译硕士,研究方向为笔译专业。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8--01 引言:

公示语翻译是翻译研究中较为新颖的研究领域,作为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是社会用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公示语是被应用于公共场所以达到某种特定交际目的的一种特殊应用文体,公示语可以传达出多种信息比如指示、提示、请求等。公示语可以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是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同时也反映了生活在这个社会群体的整体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和精神面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公示语的用处越来越大,对公示语的汉英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学者们对公示语汉英翻译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本文总结了国内公示语汉英翻译的相关研究,综述各家之论点,以期为今后的公示语翻译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一、公示语翻译的理论依托

刘建刚,闫建华[2]根据关联理论,认为翻译告示时应重视语境的作用,增加关联度,扩大认知环境,以达到语用等效目的。王宁武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公示语的翻译,指出现存公示语汉英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目的论的三个主要法则对其进行了分析。 二、公示语翻译的原则、策略和方法

贺学耘[1]分析了汉英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并在探讨公示语文本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公示语的交际翻译策略。刘法公,徐蓓佳以纽马克的文本分类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公示语汉英翻译的三个原则:简洁、统一、易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公示语翻译错误分析和改进建议

赵小沛[4]通过对国内公示语翻译的错误实例的分析,说明了语用教学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刘美岩,胡毅对收集到的1000条不规范的英文公示语进行了错误分析,并分析了造成翻译错误的三个原因。在对错误实例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公示语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四、公示语概念、文本界定及其功能

吕和发[3]认为只有认真探讨英语公示语的功能意义和语言文化内涵,才能准确而充分地发挥英语公示语在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区域国际化进程中的信息服务作用。张美芳研究了公共牌示中的语言、文本类型及其翻译策略,认为牌示的语言既能反映信息发出者的身份、态度、意图与期望,也能反映出信息接受者的身份特征。 五、语言文化特征与公示语翻译

赵湘[5]从中英标识语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文化差异对交际所产生的影响,并从语用的角度探讨中英标识语的翻译。黄广玲认为在公示语汉英翻译的过程中,应尊重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并以跨文化交际学作为理论依据,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促进了公示语翻译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六、公示语翻译规范

黄德先,杜小军认为应把公示语纳入术语的范畴,按照术语的要求来制定公示语翻译的国家标准,借助公示语翻译工具书来进行规范。文菲从校园公示语常用应用功能的角度分析一些常见的错误翻译,并提出规范翻译的建议。 七、公示语翻译的问题及研究前景

我国的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不可否认,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今后应针对这些不足分别改进和完善。首先,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学者们在今后的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中,应注重更加深入地进行对基本理论、方法论的研究,比如进行翻译转换、多译本、文化对比、结合其它学科等方面的研究。注重把理论研究与翻译实践相结合,加强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此外还要善于借鉴国外的优秀理论。其次,缺乏统一标准。我们要积极研究并建立起规范、科学、健全的公示语汉英翻译的国家和行业质量标准、评价体系和监控机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最终彻底改变目前国内公示语的混乱局面。最后,研究内容重复。通过查阅并归纳近十多年来学者们对公示语翻译的研究,得知此领域重复研究的现象比较严重,多集中于对公示语的功能、公示语语言文化特点、公示语所涉及的范围以及对公示语翻译错误类型及纠错等。今后可加强公示语翻译与其它学科相结合的研究, 比如与美学、社会学经济学、认知科学、语境学、语用学、文化学以及城市形象建设等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5fa860da6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