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赏婉约与豪放之美--浅析苏词对柳词的继承与发展

2023-02-22 03:37: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共赏婉约与豪放之美--浅析苏词对柳词的继承与发展》,欢迎阅读!
之美,婉约,豪放,浅析,继承

共赏婉约与豪放之美

—— 浅谈苏词对柳词的继承与革新



摘要:柳永是宋代第一位着力写词的词人,大量创作慢词,发展了词的长调体制,使词摆脱了附庸地位。风格以婉约秀美为主,集中以市井下层人民的生活为创作题材,开创了极富音律美的俗词。而苏轼以诗为词,大扩词境,一洗媚俗之风,风格以豪宕奔放为主,落想奇拔,杂糅儒道精义而自成一家,对柳永词有着继承和革新,开创宋词之新纪元。两类词风风彩纷呈,是词坛上平分秋色的并蒂莲。

关键字:婉约 豪放 俗词 以诗为词

一、柳永婉约词风与苏轼豪放词风

宋人俞文豹评论苏词时说到:“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与柳七郎如何?’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东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①两大诗人的词风迥异,各成一家。

柳词善写俗词,善用动人细腻的笔调写女子情态和自然美景,以俚语俗话入词,行云流水,格调轻软,极富错落有致的音乐美。风格以婉约为主,清丽秀美又缠绵浪漫。比如,柳永写羁旅愁思,尤为真挚动情。《蝶恋花》写自身的流离失所,”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起笔曲折,营造一种雾里看花之感,柳永擅长铺垫,上面用景语,下面必然用情语。环环相扣,结构上就显精微。何物何事惹愁思?他也不正面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写道,”拟把疏狂图一醉“,无奈,只得对酒当歌,强颜欢笑,显更索然无味。最后点睛,写愁思因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把离愁和相思融合,任思想感情于笔端百转千回而出,层层推进,意境一个一个流露,衔接细密妥溜,轻松塑造出一个情深至诚的男子形象,读来不免有黯然销魂之感,而无堆砌矫饰之嫌。而写闺情词,词人又特地使用代言体。他在词里写市井百态,用同情赏识之心写才情歌姬心声,写情人间薄情和多情,字字出自真心,付之歌喉,韵律天成,如泣如诉。柳永的婉约词写的极致风流,而不下流。冯煦评论柳词时说道”曲处能直,密处能疏,奡处能平,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②《迷仙引》里叹歌姬红颜易老青春难留,”算等闲,酬一笑,便千金慵觑。常只恐、容易葬华偷换,光阴虚度。“词中暗合对女子不幸的怜惜悲叹,对人生悲苦命运无力的凄切之感,哀婉悱恻。

相比柳词婉约之风,苏词在格调上延续其诗的万般风雅,构思往往奇巧,大起大合,且不拘泥于“花间”词派柔媚婉转的词风。苏轼求破、求变,不媚俗于花前月下儿女情长,他一转手,浩浩荡荡的气象在他词中万马奔腾,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念奴娇·赤壁怀古》大开大落的结构特色对应了他的雄姿诗风,在遥想当年的谈笑叹息间


看风卷云涌,樯橹在瞬间灰飞烟灭,读来酣畅淋漓又尽显英雄本色。苏轼写词,独树一帜,技巧高超,自成章法。偏又极为高明地让情感凌驾于技巧之上,结构浑然一体,韵律仿佛是一早就存在于你灵魂,一被他的词触及,就极为自然地从心里流淌出来,水乳交融般自在爽快。“诗不外乎情事景物,情事景物要不离乎真实无伪。一日有一日之情,有一日之景,作诗者若能随境兴怀,因题著句,则固景无不真,情无不诚矣。③“苏词起笔别具一格,他写离别词,能冲破前人遗留在词坛的浓重伤感和哀思之意,反之以奇健之风入笔,借新鲜的意象来遥遥送别。没有杨柳扶风,没有落鸿冷月,他也能描绘出青山湖光中客行匆匆、歧路话别的光景。《归朝欢》中,“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襟。“同样离别泪,在伤别之中极显感情深笃,境界却是爽朗开阔的,有着男儿本色的高亢气度。这样的离别,与柳永的羁旅词一比,读来消遣了一番沉痛之感,而情致同样也不流于直白,反而颇显词人胸襟。他写悼亡词,则用是另一种词风,风格迥异,凄婉哀绝又情深意切。苏轼词中那段沉痛真挚的爱情,笔意苍寒,让人读来也不禁为之情动。宋代词坛第一首悼亡词《江城子》就出自他手。 起笔就凄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个中心酸悱恻不足道也,化在词中,是一个尘满面鬓如霜的苦情男子的抑郁风貌,遥想当年一段情殇,情路哀婉曲折,惹人叹息。苏轼也善于抒情,抒情词又是与柳永的闺情琐事相异的。“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照,短松冈。”不单单写痴男怨女的你侬我侬,最为让人痴醉的是穿越了时空的那份足以让人怆然涕下的苍凉宇宙的境界。苏轼的词,细读来,是一种漫长人生的沧桑况味,一种物我两忘的洒逸境界,一种集景情理于一身的哲思兴味。大气磅礴又细腻婉曲,于是愈发让人念念不忘,余音绕梁回肠荡气,词中境界一出,尽得风流。

二、柳词和苏词的艺术表现

柳永善写慢词长调,句式灵活多变,体制增长,音韵更为跌宕繁复,提高了词的艺术感染力,使之与令词并驾齐驱。汲取了六朝以来小赋的表现手法,铺陈和白描相结合是其显著特色,情、景、议论结合,对词坛的贡献突出。柳永的词朴素通俗,“以俗为美“,写尽当时城市繁华风貌,对市民生活的关注也达到了一定的思想水平,艺术表现力可见深厚,被时人所广为传唱。不仅是俗词出彩,雅词也深受好评,赵令畴《候鳍录》卷七记载 “东坡云世言柳世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 ‘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苏轼为柳词辩护引用《八声甘州》,也在侧面说明,苏轼词对柳永词是有继承和发展的。

苏子的词,颇具诗味。 “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④这诗味化在苏词里,突破了五代至柳永延续而来的艳科藩篱,蹊径独僻,变成了一篇篇雅趣和理趣兼备的词章。相比别家之词,苏词在技法上灵活化用其诗的艺术段。以诗文句法入词,诗赋俗语信手拈来,丰富了词的内容和形式,突破前人的旧制,推动了宋词向更广阔的领域内发展。《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就匠心独运地采集了唐人金昌绪《存怨》的诗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4719431e87101f69e31956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