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

2022-05-24 12:23: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滴水穿石》,欢迎阅读!
滴水穿石

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滴水穿石的精神。

3、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了解三位名人成功的事例。明白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学习这种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感悟滴水穿石的精神。

2、使学生懂得:成就事业的人,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教学设备:课件。 一:导入新课。

1书是我们朋友,能开启我的智慧,一些文章中的道理深刻,也深深影响着我们,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片说明事理的文章《滴水穿石的启示》(板书课题)

“启示”什么意思?滴水穿石能给我们什么启发呢?就是这篇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2、介绍说理性文章的结构,提出观点,证明观点,得出结论。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画画观点,结论。

学生自主读书、思考。 二、检查读书效果。


1、指名读生词。(投影示生词) 读一读。

给予:多音字。理解锲而不舍。 三、品读第一,二自然段。 1、你找到观点了吗?指名说说。

出示第二自然段,那样指什么?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反问句) 作者是如何想到如果我们像水滴那样样,就什么事都做的成的呢?我们就去看看水滴是怎样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

2、出示图片,这是安徽广德太极洞内的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是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你知道他奇在哪里吗?(石头上有个洞,不是天然形成的,不是人工凿出来的,而是水滴出来的)水滴是柔弱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他却能把坚硬的石块,可谓是顽石滴穿。这就奇了。请同学们读读第一自然段,找到滴水穿石的原因,读读句子,谈谈你的想法。

3,出示原来„„。说说水滴靠什么滴穿石头的吗?引导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水滴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滴穿石块。板书:目标专一 持之以

过渡:“滴水穿石”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作者眼里,他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吗?它还是一种精神,一种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精神。 于是作者想到了(出示)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一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投影示) 齐读


从滴水穿石的自然现象,想到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一样,什么事都能做的成。这就是作者的观点。 三、品读第三自然段。

1、过渡,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呢?(举例) 2、交流:

1)指名3个同学读读三个例子。说说是什么事例。

(李时珍立志学医,写成《本草纲目》。爱迪生迷恋电学研究,拥有了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齐白石一生挥毫作画。

2)证明自己的观点,所举事例必须与观点有联系读读、想想、说说:你从这些名人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他们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3、总结:读“你看,古今中外„„吗?” 1)换个说法,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 2)理解带引号的词语背后隐藏着的意思。

4、质疑,只用了三个人的例子,总结时说古今中外所有人,你同意吗?

这三个人仅仅能证明古今中外的人吗?比较三个人物的不同点,相同点。

四、其实这样的人有很多,不仅是名人,也可能就在我们身边,我想请同学们也来仿照课文的写法来例举一个人物的事例证明观点。 以李时珍为例,说写作方法。指导 练习写,交流。

板书设计: 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事情做成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29616bf168884868662d65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