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古诗《竹石》《题诗后》教学设计

2022-10-07 08:14: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四下古诗《竹石》《题诗后》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竹石,题诗,四下,古诗,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方案

课题 教学目标

《竹石》《题诗后》

1、认识“咬、破、研、磨、击、劲”6个生字,掌握“还、磨”的两种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通过诵读古诗,感受竹子坚定顽强的精神。体会诗人郑燮坚韧不拔、不屈不饶的高尚情怀,体会诗人贾岛刻苦学习、斟酌推敲的创作精神。

教学重 理解诗句中重点词的释义,翻译句子。

难点 领悟这首诗的意义,学习竹子顽强不屈的品质

课前预习 反思与建议 1 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2 思考古诗大意。 教学过程 《竹石》

一、导入:今天上课之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呢?有没有同学知道这个成语的来历呢?

胸有成竹的来历: 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 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日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晁(cháo)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晁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谷偃竹记》“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同学们听完这个故事,可以发现什么?古代“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有竹,“岁寒三友——竹松梅”也有竹,那么到底竹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呢? 整体感知图画,说说画中的竹子给你的感觉。 那今天老师和大家一块儿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作家简介:郑板桥(16931122日-1766122日),汉族,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原名郑燮,""读音ㄒㄧㄝˋ,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乾隆时进士,曾任潍县县令。历史上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 著有《板桥全集》

板桥居官十年,洞察了官场的种种黑暗,“立功天地,字养生民”的抱负难以实现,后辞官归田,曾一度卖画度日,生活贫困。 三、初读古诗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2、齐读古诗,读流利 四、读诗悟情


1、理解诗中重点词的释义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原本,原来。 破岩:破裂的岩石。 磨:折磨,挫折,磨炼。

击:打击。 坚劲:坚定强劲。 任:任凭。 尔:你。 2、逐句练读。 1)赏画。竹子长在什么地方?

学生自由读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教师描述诗句的意境:竹子紧紧扎根在岩缝中,好像把青山咬住了一样.一点也不放松。

学生自由读前两句诗,指导学生评读。标准:音准、有感情、韵律美。 2)赏画想象:风吹来了,雨打来了,竹子害怕吗?

学生自由读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引导学生想象:除了风吹雨打,竹子还会遇到什么折磨? 教师总结:风吹、雨淋、霜冻、雪落,这就是千磨万击! 4)指名读全诗,学生评读。

5)经过分析,有人能翻译一下这首诗吗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韧挺拔,无论你刮的是东西南北什么风。

3、再次整体感悟古诗。

引导:你喜欢诗中的竹子吗?为什么?

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是写人,诗中的劲竹象征了诗人面对种种艰难困苦,宁折不弯,决不向任何黑暗势力屈服的品格,和不肯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铮铮傲骨。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子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还表达了自己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 4、练习背诵古诗。 《题诗后》 一、导入

1、学习了32课后,说说贾岛是个怎样的人。

2、今天我们来学一首贾岛写的诗,出示诗题:题诗后 3、解释诗题。 二、指导朗读

1、抽读,读正确,注意节奏 2、齐读。

二、学习《题诗后》 用抓住关键字词的方法感受诗人要表达的感情。 1、吟:吟诵 赏:欣赏 2、理解诗句意思 3为什么两首诗时间相隔那么久,作者也不相同,却要放在一起让我们学习? 学生交流,并说说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可以做到坚韧不拔、推敲斟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226b414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