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

2023-02-16 15:06: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一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欢迎阅读!
知识点,初一,单元,历史

11

(一)秦的暴政: 1繁重的徭役 2秦朝的赋税也很重 3刑法残酷 4 秦二世更加残暴 (二)陈胜吴广起义:

1、根据以上所学的内容请你归纳一下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秦的暴政 2、阅读教材完成下表: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 直接原因 遇雨失期法当斩 2 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景象是怎样造成的? 1 秦的暴政、 2 长期战乱

3 文帝在位20多年,宫室、园林没有什么增加。

4 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

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的无法计算。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5 汉武帝时期的大一统表现在哪四个方面?(措施)

时间 公元前209 地点 大泽乡 人物 陈胜、吴广 小队长 陈胜、吴广 口号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经过 起义军接连攻下几座县城, 建立了政权,………发展到几十万人。 结果 由于秦军的强大,不到半年,起义军被镇压下去,吴广、陈胜相继被部

下杀害。

特点 揭竿而起,斩木为兵 性质 农民战争 意义(影响)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

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三)农民起义推翻秦朝:

1、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大泽乡起义的星星之火却成了燎原之势,鼓舞了广大被压迫人民起来反抗秦朝统治,秦末农民起义进入第二阶段刘邦、项羽起义。 2、巨鹿之战:时间公元前207特点:以少胜多

作用:巨鹿之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项羽率军击败了秦军的主力。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形势,奠定了反秦的胜利基础(整理到书上)

3、秦的灭亡: 刘邦 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 刘邦 投降,秦灭亡。(这是秦朝灭亡的标志)

4、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 刘邦 建立汉朝,定都 长安,历史上称西汉。 5、楚汉之争项羽败给刘邦的原因:(整理到书上)

1)刘邦进入关中后,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大得人心;项羽相反,巨鹿之战后,活埋秦降卒20万人,进入关中后,纵兵烧杀抢掠,大失人心。

2)刘邦善于用人,身边有一批谋士良将,如萧何、张良、韩信等;项羽则不能容人,连谋士范增最后也愤然离去。

3)刘邦有关中做根据地,无后顾之忧;项羽没有。 它告诉我们:得民心者得天下。

6、秦灭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秦灭亡前:农民战争;秦灭亡后:属于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王的战争。

12

1 西汉初年的经济形势(背景):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

政治:1、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进行削藩,削弱诸侯的势力。 ( 2)、善于用人

经济: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抑商政策。

思想:(1)、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文化;大力推行入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军事:大规模武力反击匈奴,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国家统一。 6 汉武帝时,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原因有哪些?(或者条件) 1客观条件:文景之治奠定了经济基础。

(2) 主观条件1、汉武帝雄才大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2、善于用人 7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8公元9,王莽夺取政权,西汉灭亡。

9公元25,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光武中兴)。第13




14

1 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是冒顿单于。

时间 原因



西和亲 反击(战时期 争)

2 汉武带从匈奴手中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3 漠北战役1时间:公元前119年(2地点:漠北(3领导者:卫青、霍去病。

4意义: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4 昭君出塞1时间:公元前1世纪中期(2西汉皇帝:汉元帝(3)嫁给了谁:

呼韩邪单于(4意义A、边境安定了较长的一段时间B、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5 你认为西汉和匈奴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

有战有和,以和为主流

15

1 西域在哪?

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2、请你设想一下张骞出使西域会遇到哪些艰险? 1.自然环境恶劣(沙漠等) (2).被匈奴扣留 (3)食物、水缺乏 4)交通工具简陋

3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1时间:公元前138

2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3成果:了解西域的情况,以及西域各国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4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1时间:公元前119

2目的:访问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 3成果:互派使节,交往日趋频繁。

5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设立。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 6新疆从西汉开始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7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区——西亚(安

息)——欧洲(大秦)

8丝绸之路的作用:(整理到书上)

1、它成为沟通中西交通的要道。 2、推动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沟通了东西方文明。 3、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作用。

4)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

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9、西汉,汉武帝以后,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10、东汉时,班超经营西域,进一步加强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 11、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海岸。

12166,大秦访问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

16

1 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它被发现于甘肃天水

一座汉墓里。

2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造纸,后人

把这种纸称做“蔡侯纸” 3 蔡伦改进造纸术的优点

1 原料容易找到(2)便宜(3)质量提高了(4)环保

4 发明造纸术的意义: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

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整理到书上) 5 数学成就: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 6 地动仪

发明时期:东汉 ;发明者:张衡

功能:能测定地震方向;地位: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7 华佗和张仲景都是东汉时期医学家。 8 华佗的医学成就:1)制成“麻沸散 地位: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2)编制“五禽戏,能强身健体。 9 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术

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10 我国秦汉时期文化昌盛的原因:(整理到书上) (1)国家的统一 (2)封建经济的繁荣

3)先秦时期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 4)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发明创造

(5)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往的加强 6)中外交往取得突破性进展

17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1fe6268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1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