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从哪里来

2022-04-17 14:25: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人从哪里来》,欢迎阅读!
里来,中国人

人类起源问题一直是国际科学家热衷于探讨的重大问题,中国人种起源也是引起中国学人巨大兴趣的题目。现在国际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人种来源于非洲大陆,与欧洲、大洋洲、中东等各地的人种都属于同一祖先。这个观点有很复杂的科学数据作支撑,因而相信的人很多。但是,现在的中国人则不太相信这个说法,包括一些著名的科学家,也都是在想方设法论证中国人种是在本土独立发生的。

中国人种外来说,其实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一个题目。中国人种的本土独立发生更是晚近才出现的一个说法,大约在1930年代形成。在那之前,虽然也有人认为中国人种起源于本土,但这种看法并不居于主导地位,相反,中国人种外来说倒是很受中国人的推崇。

中国人种外来说并不限于一个外来地域,归纳各家说法,至少有巴比伦说、非洲说、澳大利亚说、亚细亚北方说、美洲说、帕米尔高原说、埃及说、印度说,以及东方海岛说等等。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巴比伦说。而这个说法又往往被概括为“中国人种西来说”。

西(Terrien De Lacouperie,1844-1894)。拉克伯里生于香港,并在那里接受中国传统教育,后往英国,先是出任大英博物馆馆员,后任伦敦大学东方语言学院教授。他在1894年出版的《早期中国文明的西方起源》(又译《支那太古文明西元论》)中,提出中国人种可能来自巴比伦的看法,以为当西历纪元前二二八二年,有那苛黄特Nakhunte)者率巴克民族东迁,经过大夏即今中亚西亚,自西徂东,到达昆仑山脉之东,以卜居于中土,有雄大之邦名为“华国”,心醉其隆盛,因记而传之子孙。其后人继先祖之志,遂称那苛黄特为来华初祖,这个那苛黄特按其音转就是“华”,就是中国古籍中所说的黄帝。按照这一说法,所谓“巴克”就是“百姓”,而黄帝即巴克民族之酋长,神农即巴比伦之莎公,仓颉即但克。拉克伯里还从学术、技术、文字、文学等数十个方面进行论证,以为中国上古时期的文化无不与巴比伦迦克底亚相同。迦克底亚,在中国古籍中称为“泰帝”、“泰古”,实即迦克底亚的转音。

拉克伯里的这一说法提出后,立即获得一些人的附和。日本人最先对这一学说进行了介绍。紧接着,中国学者蒋智由对拉克伯里的学说进行详尽发挥。19039月,蒋智由在《新民丛报》第37号开始连载《中国人种考》长篇论文,在介绍拉克伯里的“汉族西来说”的同时,还从中国古史记载中引证大量史料予以补充。

在蒋智由的鼓吹下,拉克伯里的中国人中西来说盛行一时,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黄节、邓实等一批一流学者,也大都以为这一说法颇有道理和事实依据。

章太炎是晚清激烈的民族主义者,是有学问的革命家,只是他的学问在很大程度上屈从于现实政治。所以他基于反满革命的政治立场,很容易接受拉克伯里的中国人中西来说的说法,以为这一看法是可以从中国古代典籍的记载中寻找到依据。

除了拉克伯里的中国人中西来说,章太炎还接受德国人类学家福格特的“多祖论”。根据“多祖论”的观点,东西两半球的人种分别起源于两种猿类,东半球人起源于东半球之高等猿,西半球人起源于西半球之高等猿,因此东西人种的肢体脑骨各不相同。

福格特的理论遭到达尔文的驳斥。达尔文认为全世界的人类起源于非洲大陆的一种古猿,因为非洲有大猩猩和黑猩猩极相近之灭绝猿类所居,此两种猩猩为现今与人类最相近之种族,故人类祖先曾居住非洲大陆,似较别处更为合理。

章太炎不能够同意达尔文的观点,但赞同福格特的看法。他在《菌说》修改稿上强调,达尔文的人类可能起源于非洲大陆的“一祖论”不能圆满解释人类生存的环境及人类形成文明与野蛮差异的原因,而如果依据福格特的“多祖说”,这个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更能够清晰说明中国人种的来源,即中国自古华夏民族与其他民族的祖先并不完全相同,华夏民族与其他民族在文化上也具有相当大的差别,不过汉民族始终是中国历史上的正统。由此,章太炎轻易论证了反满革命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作为晚清国粹学派和反满主义的重要人物,刘师培出于现实政治的考量,很容易在学术上接受拉克伯里的影响,承认以华夏族为代表的中国人种、文明来自西方的巴比伦。他在1908年出版的《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深信中国人种西来说虽然对东方民族稍有不尊,但确乎讲出历史事实。从现在尚能看到的史料从“纪时”、“文字”、“庶政”诸多方面予以证明,认定汉民族的初祖可能就是来自巴比伦的移民,古


代巴比伦,就是华族祖国。所谓“华族”,“即泛称汉族者是,由西方迁入本部。”

在诸多一流学者鼓吹下,中国人种西来说逐步得到中国人的认同,袁世凯主政的中华民国在1915年制定的国歌中,就有“华胄来自昆仑东,江河浩荡山绵连”的词句。

然而,稍后随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兴起,特别是北京人的发现,使一些中国学者不再相信中国人中西来说,逐步论证建立起中国人种起源于本土的土著说。然而正像许多学人所意识到的那样,中国人种起源于本土的说法,除了考古学的证据外,主要的还有民族感情的因素。因为考古发现只能说明在远古时代,中国本土就有人居住,但是这些人是否就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在证据链上还有若干环节并不能完全证实。

随着科学的发展特别现代解剖学、基因研究的进展,中国人种外来说,特别是与国际学术界认定人类起源于非洲的主流意见相关联,中国人种外来说在现代科学的刺激下似乎越来越能够获得证实。科学家借助于现代科学中的基因地理计划,希望通过DNA技术能够给人类的早期迁移历史描绘出一张大致清晰的示意图,力图寻找中国人种起源的合理解释。

遗传学的研究表明,实验室的DNA大致可以证明,十万至二十万年前,现代人的共同祖先出现在非洲,而各地男人之间的差别不超过十四万年。大约在六至十万年前,由于气候变化导致食物短缺,生活在东非大概在今天的埃塞俄比亚一带的部分早期人类开始向北迁移。大约五万年前,他们到达中东地区,在这里,他们分道扬镳,一支继续北迁,成为欧洲人的祖先。先是海德堡人,后来进化为尼安德特人。

而另外一支穿越中东后,经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沿印度洋迁入东南亚半岛,滞留在这里的就成了爪哇人。而另外一部分在这里拐了一个弯,开始继续朝西北方向迁移,最终在大约三万年前,抵达中国珠江流域,成为中国人的祖先。科学家认为,亚洲人与欧洲人的身体差异,大概就在这个时候形成。

根据基因进行研究的科学家还认为,进入中国珠江流域的非洲人类并非中国人的惟一祖先,先前一同进入缅甸的早期人类在那里停留了上万年之后,在两万多年前直接从云南进入中国,他们对现代中国人起源所作的贡献,可能比进入珠江流域的那一支影响更大。

在缅甸,这批古人类由于携带了地中海贫血基因,他们的身体特征开始变化,头颅很圆,鼻子大,嘴唇厚。但经过很长时间迁移进入高原后,由于缺氧,携带了地中海贫血的人不易存活,因此幸存下来的人在身体特征上发生了较大变化,比如他们的脸变得很长,并且棱角分明。

至于进入中国本土之后的演化,科学家的解释是,继续向北迁移的那一支早期人类,由于受到阳光照射量持续降低,皮肤不需要太多的“遮光剂”即黑色素的保护,因此进化成了白色人种,而另外一支进入亚洲和中国的早期人类,由于受到的阳光照射依然很强,皮肤里的黑色素并没有彻底丢失,所以最终进化成了黄色人种。在随后的迁移过程中,两支人群发生了不同的基因突变,导致身体特征出现了更多的差异,如欧洲人是蓝眼睛,而亚洲人的眼睛是黑色的。

所以,中国人的祖先不是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而是六万至十万年前来自东部非洲的直立人。 这些科学家这样说并不是彻底否认在中国本土有过人类存在的事实,而是认为,由于中国在大约两万年前至八万年前经历过一次冰冻期,大部分地方都被冰川所覆盖,气温很低。所以原本生活在中国本土的古人类,都在这次空前的冰川灾难中灭绝了,而这恰好为来自非洲的古人类腾出了生存空间。这可能也就是考古学家始终未能在中国本土发现五万年前至十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的一个重要原因。

至于这些来自东非的古人类进入中国本土之后的演化,基因科学家也给予非常详细的描绘。他们指出,这两批来自东非的古人类在珠江流域和云南两个区域开始,沿着三条路线向中国本土其他地方渗透迁移,并最终分化出中国境内的各个民族。其大致情况是:

从珠江流域进入中国的一支中国人祖先一直向东进发,大约在一万五千年前抵达长江下游地区,他们在这里进化出侗族语族;而从云南进入中国的祖先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沿着不同的线路向其他地区扩散。

其中一支径直向西,大约在一万五千年年进入西南地区,成为苗瑶语系的祖先。

另一支汉藏语族的共同祖先,他们沿着云贵高原西侧向北前进,在大约一万五千年前到达黄河中上游地区。数千年后,粟谷农业出现,新石器文化开始发展,人口增长使群体必须扩增居住地。于是,汉藏语这两个语族开始分离。一个群体由黄河流域朝西南方向迁移,大约在三千年前到达喜马拉雅山脉的东北面,并在这里定居下来,最后分化出藏、羌、彝、景颇、土家族等民族。而另一支亚群向东迁移,直至渭河流


域才停止前进的脚步。这个群体就是后来华夏民族的祖先,他们以渭河流域为中心,逐渐向黄河、长江流域等地区扩散,最终形成了后来的汉族。

不承认元谋人、北京人是中国本土古人类的祖先,其理由主要是,现代人是单一的物种,而各地的猿人差异很大,属于不同的物种,并不是每种猿人都能进化成现代人。最终,只有东非的那支猿人走上了向现代人进化的道路。

“走出非洲”的说法还有一个重要假设,即远古神话的“夏娃造人说”可能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确有其事。美国加州大学威尔逊实验室的科学家于1987年做了一项实验,从不同人种的148个胎盘中提取DNA行测定,证明所有的现代人共享一个祖先,而这个祖先可能就是大约二十万年前非洲丛林中的一位妇女。这位妇女的后代在十三万年前走出非洲,扩散到各大洲取代了当地的土著居民。随后,分子人类学家再次成功破译了男性Y染色体上的DNA,研究结果同样令人震惊:现代男性有一个共同的“东非父亲”,他生活在大约十五万年前。

根据这个遗传学的研究结论,科学家当然不相信中国人种本土起源说,他们认为,如果中国人的人种都来自元谋人,那么个体之间的差异应该有五十万年前至一百万年前,即两个个体的祖先在五十万年前至一百万年前开始分离。但是实际上,任意两个中国人之间的差异都没有超过五万年。也就是说,中国人共同的老祖宗距离现在至多只有五万年,中国人的亲缘关系其实很近。汉族和藏族的分离迄今也只有一万年,而汉族不同群体之间最长的分离时间才五千年左右。

中国人来自非洲的说法虽然有现代科学作为支撑,但依然在学术界引起轩然大波。坚信中国人本土起源的科学家认为,走出非洲的说法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比如在解释欧洲人种的起源时,其合理性就比较多一些,因为欧洲的大部分土著居民从遗传学上考察,可能确实被来自非洲的人种取代了。这在化石上也可得到证明。但是这个观点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至少在讨论中国人的起源问题时,这个走出非洲的观点有很大的局限性。

人类的进化具有多样性和多种可能,单一的走出非洲并不能解释所有的人类起源现象。中国人的进化是以连续进化为主,兼有与境外、域外人种的杂交、混血。现代考古发现,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化石为一百七十万年的元谋人。此后,不同时期的化石发现都有一个不变的共同特点,即铲形门齿、长方形眼眶、脸较为扁平等。这至少表明自一百七十万年以来,中国人的进化一直处于连续不断的过程中。

中国人的门牙背面绝大多数是铲形的,而这种形状在非洲的考古发现中却非常少,大约只有百分之十几,而在欧洲则不到百分之十。当年发现北京猿人的头盖骨时,学术界就比较倾向于认为,北京猿人和现代黄种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北京猿人是现代中国人的直接祖先,并不存在外来因素。中国人种一直是通过自身繁衍达到种族延续,并没有外来因素的加入。

过于强调中国人种不存在外来因素,可能也太绝对化。许多研究者更倾向于相信,中国人种是在漫长的过程中独自发展着,但是随着非洲直立人在大约从一百万年至二百万年前开始向各大洲扩散,中国人似乎也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中国人种大概也就在这个时候与非洲的直立人发生了杂交。

直立人从非洲扩散到世界其他大陆以后分别独立演化为现代的非洲人、亚洲人、大洋洲人和欧洲人,在每个地方都按连续进化的方式继续演化,产生现代人。根据这个观点解释中国人种的来历,就是中国人是在非洲“长大”之后才走出非洲进入中国的,时间大约在一百万年前。东非直立人进入中国后,中国的古人类就连续进化,同时附带了少量与境外人群的杂交。从这个描述不难看出,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亚洲人并没有超越“走出非洲”的一般模式,中国人和世界上所有人一样,都是东部非洲智人的后代。

根据人类起源的“多区域论”,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都是从当地直立人直接发展演化而来的,那么中国人就是中国本土直立人的后代,并没有与来自非洲或其他洲的直立人杂交。这个观点也有现代考古学大量资料进行证明,强调中国人始终是在自己的土地上长大的。中国的人类起源应该是以“以连续性进化为主,附带杂交为辅”。换言之,中国现代人的来源应该主要是中国的古老人类,而不是几万年前来自非洲的移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9c4a8553b3567ec102d8a9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