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杭州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优秀范文

2022-07-24 18:42: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材料作文“杭州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优秀范文》,欢迎阅读!
杭州,范文,作文,图书馆,读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杭州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有些乞丐和拾荒者也来到馆中,图书馆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有些读者无法接受,找到褚树青馆长,说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图书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褚馆长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

②首都图书馆历史文献阅览室规定,只接待具有研究生及以上文凭或是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研究人员。有读者认为这一规定有学历歧视的嫌疑,图书馆方面回应称:制定这一规定是为了减少珍贵书籍使用频率,保护古籍善本。古籍等文献内容比较专业,普通读者需求不大。

两家图书馆的做法迥异,但似乎又各有道理,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保护古籍要走心不要看脸

正所谓“读万卷书,行千里路”,著名的文学家高尔基也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阅读对一个人成长来说影响深远。我们知道,地方之所以建立图书馆,就是为了广大市民提供阅读图书的场所和读好书的机会。因此,切实做好服务工作、方便市民读书,应该成为地方图书馆的首要职责。

一些图书在市面上稀缺,有的市民想看恐怕也不好买到,这就需要到


地方专业的图书藏馆去借阅。然而,首都图书馆历史文献阅览室却作出了这样的规定,阅读该阅览室图书借阅者需要具有研究生及以上文凭或是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研究人员。而我们知道,规定中的这部分人只是一小部分。换句话说,首都图书馆的历史文献成了某些人的专供,而大部分群体只能“望洋兴叹” 了,这也难怪有读者质疑该图书馆的规定有制造歧视之嫌。

而杭图允许拾荒者进入图书馆,是因为在知识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你都有学习读书的权利。正如古代的放牛娃也可以在牛背上读书,北大的门卫也能上大学,知识不会因为职业不同而拒绝任何人。尊重不同职业的人,连无生命的知识都能做到,作为万物灵长的人,能不汗颜?平等地对待他人,世界会多一点温暖。 的确,古籍不是普通书籍,原件不允许随便借阅很正常,就好比到了故宫,很多珍贵文物也不让碰一样。如果珍籍被太多人看到、碰到,也难以一代一代保存下去。即便今天技术发达了,古籍的使用和保护依然是一个难题。

但是,古籍的保护不能简单化,更不能歧视化。比如说“看脸”,就是一种不可取的态度。而且,也不能保证具有研究生及以上文凭或是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就一定有着“正确的借阅观”。他们来看历史文献,也有可能只是好奇猎奇,甚至只是为了回去好吹个牛皮。甚至还不能保证这些人就一定会爱书惜书,就一定不会做出不雅之举。如此说来,这样的“阅读门槛”不仅涉嫌歧视,还有可能把真正喜欢历史文献的人关在门外,也不一定真正利于古籍保护。


保护历史文献不能“看脸”,而是应该“走心”。对于图书馆来说,应该尽量推动古籍电子化,满足多数人的阅览需求,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一定的阅读人次和阅读目的限制,而不是学历限制。具体地讲,阅览古籍需要提出申请,只要申请有理,那就可以借阅——这就是“走心”,主要看是不是真为学习研究而来。这样的话,即便没有学历,但只要有“一颗红心”,也能“一亲芳泽”;哪怕你有博士文凭,纯粹好奇猎奇,也得敬而远之。

保护古籍是一门技术活。一方面古籍本身确实需要保护,另一方面读者热情也需要保护,这两者并非不可调和。既然与知识打交道,也得有点知识,一个建议就是保护古籍要“走心不要看脸”。这还是涉及到职业化的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97e5c6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8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