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鸿门宴》的心理学解读

2022-12-13 15:38: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课外阅读】《鸿门宴》的心理学解读》,欢迎阅读!
鸿门宴,课外,心理学,解读,阅读

【课外阅读】《鸿门宴》的心理学解读



读《鸿门宴》,会发现项羽身上有许多疑问:为什么他会在刘邦的一番甜言蜜语后立刻供出曹无伤?为什么他没有按军法处置闯帐的樊哙,反而称之为壮士?为什么范增将刘邦奉献的玉斗撞破而他却泰然接受了白璧?这些疑问的产生主要缘于我们受一些“常识”的局限。如我们在分析鸿门宴时,总会想:“如果项羽杀死了刘邦,就不会有人和他争天下了,而鸿门宴是项羽杀死刘邦的最好机会。”这其实是“事后诸葛亮”“事后诸葛亮”带给我们的得意让我们更加喜欢从历史的结果来推断历史的可能,这又往往让我们忽略了历史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而缺少了心理分析,《鸿门宴》中的重要人物项羽便如同木雕泥塑一样。 欲使项羽鲜活起来,必须激活项羽的心理,这就需要找到影响其心理的最重要的因素。鸿门宴上核心的事件是关中王之争。关中王之争是一个复杂的事件:按照怀王和诸将的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这关中王应该是刘邦的;然而,刘邦攻入咸阳却是趁着项羽同秦军主力拼命的机会投机取巧的结果。这样,如果关中王归于刘邦,则项羽憋气;如果归于项羽,则刘邦不甘。由于实力的悬殊,项羽憋气可以大怒,而刘邦不甘就只能忍着。反过来讲,谁做了关中王也不会全然心安理得。这是鸿门宴上刘、项二人心理变化的基点。

正因如此,刘邦到达鸿门,先叙“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摆明了两者间战友加君臣的关系;其次,声明“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表明自己对关中王的放弃。刘邦的放弃,恰恰使项羽深感内疚。因此,项羽才会将曹无伤推出以承担责任。

这种内疚能够约束项羽不去伤害刘邦,但刘邦死了显然更理想。项庄舞剑的意图是如此明显,以至于项伯看出来了,去保护刘邦;张良看出来了,去寻找樊哙;项羽不可能看不出,但是项羽无言。无言不等于不想。他显然在放任项庄的行为。樊哙闯帐是因为项庄舞剑,这一点项羽心知肚明;隐秘的私念被人撞破,他更加内疚。在这种情况下,强装茫然不知,不符合项羽的性格。正因如此,他对闯帐的樊哙说出了“壮士!——赐之卮酒”“赐之彘肩”的话,目的是要转移话题。项羽的部下因为对樊哙闯帐不满,偷偷地更改了项羽“赐之卮酒”“赐之彘肩”的命令,先是给樊哙一大杯酒(“斗卮酒”,而后又给了他一个半生不熟的猪腿。这反而给了樊哙表现其豪爽的机会:酒,他一饮而尽;肉,他拔剑切而啖之。尔后借着项羽的夸奖,他直言揭破了有人要杀害刘邦的图谋,指责这种行为是“亡秦之续”。他的言行无疑进一步加重了项羽的内疚之感,所以强悍的项羽竟然会“默然不应”,反倒请他入席就座。最后,在刘邦逃席的情况下,项羽平静地接受了张良代献的白璧也就自然而然。


过去有人认为刘邦在鸿门宴上全身而退是胜利,如果以此为标准,刘邦不去鸿门赴宴岂不是无为而胜?其实,刘邦真正的胜利是在心理上让项羽放松警惕。当然,这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失去了到手的关中王。而项羽虽迫使刘邦放弃了关中王,却也因为范增的自作主张、项庄的拙劣表演而十分憋气。

言行是思想的结果,司马迁是通过言行来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高手。《鸿门宴》中,司马迁敢于对第一主角项羽用墨甚少,不是忽略,而是出于自信。 对其他人物,司马迁也非常重视通过其言行来表现其心理。

《鸿门宴》第一个出场的人物是曹无伤,司马迁只用一个句子“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就把一个出卖主子以自保的势利小人的狡猾全盘端出。而“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一句话就将项羽在实力超众的情况下决不允许他人分享胜利果实的内心情绪化地表现了出来。范增在项羽已经发令要攻击刘邦的情况下,仍然喋喋不休地重复着刘邦“此其志不在小”、有“天子气”的话语,则又表现了范增对项羽的了解及其对刘邦的充分重视——事件的后续发展证明了范增的担心相当有道理。这些隐藏在言行背后的心理,如果用直接的心理描写来表现,可能既罗唆又难以表达清楚;但司马迁只用少许的陈述言行的文字就能精确表达出来。

《鸿门宴》中,刘邦的心理活动比较细腻。在强敌就要发起致命一击的前夜,刘邦听说张良和项伯认识,问了一句:“君安与项伯有故?”这一句表现了刘邦在强敌压境下的惊恐:张良和项伯的关系不弄明白,他决不能安心。然而,他对张良当面提出这个问题,又表现了他对张良的信任程度。当张良给了他一个合理的解释后,他也就将注意力放在了如何对付眼前的危险局面上。刘邦说的两个“为之奈何”也极具表现力,尤其是第二个。刘邦是在回答了张良“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的问题之后,毫无转折地抛出来——“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这种行为中包含着以下的潜台词——“别说别的了,先赶快告诉我怎么办吧。张良说出“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能背项王也”后,刘邦立即决定奉项伯为兄,后又和项伯约为婚姻,而且答应亲自去向项王谢罪:这都是刘邦焦虑心理的外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2318b7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0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