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中常见名词及其涵义

2023-12-29 08:2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佛经中常见名词及其涵义》,欢迎阅读!
佛经,涵义,名词,常见,及其

佛经中的常见名词及其涵义

长江大学 张婉琴

五蕴:佛教将包括个人身心与身心环境的一切物质与精神分成五种“聚集”,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佛的十大尊号:佛,一般用作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尊称。佛的十大尊号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大夫、天人师、世尊。

佛陀四种“稀有”:一、时稀有,表示佛陀之出世,非旷世所常有;二、处稀有,佛陀不出现于三千世界中的他处,唯降生于迦毗罗卫城;三、德稀有,佛陀一生都以佛法普利众生,为稀有殊胜之事。

三乘:菩萨、声闻、缘觉。

佛家三种“大”:愿大、行大、度众生大。

摩诃萨埵具备的七个条件:一、具大根;二、有大智;三、信大法;四、解大理;五、修大行;六、经大时;七、证大果。

四生:指产生三界六道有情的四种类别,即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四相:“相”即形相或状态之意,指诸法的形象状态,表现在外而想象于心的形相。包括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三种布施:一是财施,即以财物去救济疾病贫苦的人;二是法施,即以正法去劝人修善断恶;三是无畏施,即不顾虑自己的安危去令众生离诸怖危。其中又以法布施为最,所以云:“诸供养中,法布施最。

六尘:又名六处、六境、六贼,包括色尘、声尘、香尘、味尘、


触尘、法尘。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又作六情。

四维:即“四隅”,指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一般是以四维加东、南、西、北四方,成为八方;若再加上上、下二方,则合称为十方。

三善根:善根即善之根本,又称善本、德本。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

三毒:贪、嗔、痴为三不善根,或称三毒。

比丘三义:比丘指男子出家进入佛脚教团,满二十岁以上且受具足戒的修行僧,女子出家受具足戒者称为比丘尼。比丘三义指破恶、怖魔、乞士。

因果六义:即比丘三义和阿罗汉三义的合称。比丘三义指破恶、怖魔、乞士,阿罗汉三义指杀贼、应供、无生。比丘为因,阿罗汉为果。

十二因缘: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

四圣谛:苦、集、灭、道。 三世:过去、现在、未来。 声闻四果:

须陀洹,声闻四果之初果,以断除三界一切见惑,初得法眼者。 斯陀含,又译为一来果,也作沙羯利陀伽弥。意译为一来、一往来,又分为斯陀含向与斯陀含果,斯陀含向或称一来果向,即初果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6a5d6f2ba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