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有效衔接工作制度(标准版)

2024-04-06 06:52: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医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有效衔接工作制度(标准版)》,欢迎阅读!
院前,标准版,工作制度,急诊,院内

医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有效衔接工作制度

为保障我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之间的“绿色通道”有效衔接,根据卫计委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院前急救:

1120救护车出诊快捷(小于3分钟),院前急救规范施行一系列必要的尽力、合理救治处理措施。

2、从急救现场到急救车途中的搬运过程中的监护、急救、处理,急危重病人,途中向家属进行必要的告知谈话。

3、转运过程中应事先将病情电话告知急诊科值班医生,院前院内紧密联系与交接、协同抢救。

二、院前院内在急救功能上的密切配合,形成紧密的链式连接

1、保证院前院内信息互通:急救病人病情通报;120指挥中心-急救中心/护车-医院的“三方通话”

2、病人转送与安置:危重病人病情及时向院内急诊科通报,尽快转运回医院,在转运过程中告知医院要求会诊的医生、仪器设备、药物的准备。接诊护士、护工、有关医生等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接诊。救护车返回院内,做到抢救室的抢救设备已开启,需要会诊的相关医师到位,医院各相关部门做好必要准备。基层医疗机构向我院转运急危重症患者时,应提前与急诊科联系并通过120急救中心转运患者;急诊科在初步了解患者病情、相关专业床位情况确定允许接收后,立即通知120急救中心进行患者转运工作。急诊科在接收此类患者时应与转运者进行当面交接,如目前病情与转运患者途中的车内监护、急救、处理措施等情况,同时做好登记。

3院内通道的通畅保证:包括急诊科的急救绿色通道、必要的备用特别通道、


电梯等设备通畅,以便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用于病人的院内转送。

流程为:救护车-急诊科-抢救室-手术室-留观室/住院病房。 三、病人的院前院内交接

急救病人交接:指急危重症病人经院前急救送达医院后,院前医生将病人病情病史等与医院接收入员交接。按院前与院内不同情况和要求分为如下两方面:

1、院内工作要求:接到急救信息/得知急救车到达-准备推床并接诊、(按信)进行相应的院内抢救准备。

2院前工作要求:确定生命体征,按院前急救规范进行必要处理,并作出“拟诊”,做好到院内交接准备—到达急诊科—正确、迅速地将病人转至院内()床上—与院内医护人员进行病人和病情交接。

四、完善院前院内急救链的有关因素

1、急诊科设有24小时导诊(分诊)人员,随时到急诊科大门前迎接急危重病人入急诊抢救室抢救。当值班医、护人员接到急、危重病人入院通知时,应立即做好抢救准备,检查好所需抢救设备和备用抢救药品。

2、为了保证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及时、准确、有效地进行,对“急救绿色通道”急、危重病人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和优先住院原则,再补办医疗相关的手续。

3、遇重大抢救必须报告科主任,白天同时报告医务科,夜间报告行政总值班,必要时由医务科或行政总值班组织医院抢救小组成员进行抢救会诊,也可以由急诊科主任直接请相关专业的抢救组成员会诊抢救。急诊科主任和护士长随叫随到,组织协调抢救工作。急诊抢救呼叫院内抢救会诊10分种内到达。

4、进入绿色通道及其他急危重病人的检查、取药、住院应优先处理。 5、对绿色通道抢救的病人,值班医师必须尊重家属的知情权,根据病情告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4e5a401a7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6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