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第一课时教案

2022-10-23 14:00: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白杨礼赞》第一课时教案》,欢迎阅读!
礼赞,白杨,课时,教案

《白杨礼赞》第一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明白得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出富有感情的语句,品味其中蕴涵的情感,赏析关键语句。

()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以及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西北高原上白杨树的资料片,让学生对白杨树有些感性认识。 2、释题:“礼”,崇敬,题目的意思是怀着崇敬的心情颂扬白杨树。 3、了解有关写作背景和文学常识。 阅读课文注释①,教师补充:

茅盾,现代闻名作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在浙江桐乡。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等。

写作背景:《白杨礼赞》写于19413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时期。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3月到延安鲁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欣喜地看到了宽敞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困难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进展了敌后的抗日依照地。作者从抗日依照地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期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因此采纳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整体感知,初步把握课文差不多内容 1、教师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在听读时,听准语音语调,扫清文字障碍。(详见“字词积存”) 2、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初步体会文章的感情,明确全文抒情线索。 明确:颂扬白杨树的“不平凡”是本文的抒情线索。文中五次提到白杨树的不平凡,把有关的语句一一找出来。

讨论:如何划分本文的段落层次?

学生讨论后明确:要划分段落层次,一定要注意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本文的段落层次划分如下:第一部分(1)直截了当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和颂扬。

第二部分(24)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56):描画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78):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主题。 第五部分(9):将白杨树与楠木对比,再次颂扬白杨树。 ()合作探究,研读课文第一、二部分 1、学生朗读第一、二部分。

2、摸索:开头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开门见山,点明文章题旨,直截了当抒发了对白杨树的崇敬和颂扬之情,为下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3自由朗读23段,要求找准表现以下内容的词句:黄土高原特点,见到黄土高原的感受,见到白杨树时情绪的变化。

明确:

特点: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感受:雄壮,伟大,单调。 情绪:恹恹欲睡,惊奇地叫了一声。 4、描写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①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雄壮”“伟大”的背景,正面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②写高原单调,令人“恹恹欲睡”,这是从反面为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作铺垫。

()终止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4c9f4616a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b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