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东坡》王维《田园乐(其六)》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2023-04-01 16:04: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轼《东坡》王维《田园乐(其六)》阅读答案对比赏析》,欢迎阅读!
王维,东坡,苏轼,赏析,田园

苏轼《东坡》王维《田园乐(其六)》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阅读理解题目】: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①此诗为苏轼被贬至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

荦确(luòquè):山多大石。③“市人”是指为求名利而奔波的人们;“野人”此指诗人自己。

田园乐(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两首诗的一二句写景手法各有不同,请简要概括。5分) 2)两首诗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苏诗注意炼字,一个“清”字使诗歌的景物更加生动形象感人。“白描”

也可得分(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雨后的东坡碧空如洗,月色皎洁,境界澄澈空明。)虚实结合也可得分(诗人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虚写“市人行尽”,实写“野人行”,以虚衬实,衬托出诗人月夜下独自行走于“坡头路”的乐观自适。注意:“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不给分(因这与下一首王维诗的手法相同)

王诗妙在有色,有具体鲜明的色彩描画以及动静的和谐结合。(王诗对景物

的色彩和形态进行了描绘。“含”“带”使客观景物带上主观色彩,十分生动,显示了诗人“以景动人”的高超诗艺。“工笔描写”可得分(用工笔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雨后清晨田园充满生机而恬静的桃红柳绿景象)

2)苏诗通过雨后夜景和铿然杖行,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开朗乐观的态

度,清静自适、淡泊名利的心境。

王诗通过恬静优美的田园生活描绘,抒发出诗人心境闲适恬静,享受田园生


活的快乐,表现了诗人追求闲适宁静的生活情趣。(苏、王情感分析:不必死扣字眼。苏处答出乐观,王处答出恬静之类即可)

【对比赏析】:

《东坡》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小诗就以寻常生活小

景——月夜里拄杖漫步于山石高低不平的东坡为乐,显示了诗人幽独高洁的心性和履险如夷的人生态度。

诗意:雨点纷落,把东坡洗得格外干净,月亮的光辉也变得清澈。城里的人

早已离开,此处只有山野中人闲游散步。千万别去嫌弃这些坎坷的坡路不如城里平坦,我,就是喜欢这样拄着拐杖铿然的声音。

《田园乐》是王维的一组六言绝句。该组诗为作者退隐辋川时所作,故一题

作“辋川六言”。诗歌表现了作者退居辋川之后与大自然相亲相近的无穷乐趣,同时也集中体现出作者山水田园诗歌创作的艺术化境与归隐自然之后的心迹轨道。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夜雨过后,清晨美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悠闲的心情。诗

中的描写绘形绘色,由景生情,诗中有画。“桃红”“柳绿”“花落”“莺啼”诗人抓住了春天的特征,描画出一幅柳暗花明、清新幽寂的春之图。全诗对仗工整,音韵铿锵。王维对以动衬静、静中有动的艺术辩证法运用得可谓炉火纯青。诗中那些发自“象外之趣”而又摇曳多姿的静美之境,表现出了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中某种特别的情趣和意蕴。王维山水诗中的“动”,只是一种艺术手段,而描写和表现大自然中田林山水的静美境界,才是其山水诗中主旨所归。作为艺术手段的动态性,其目的和作用就是为创造静的意境服务,以造成某种特定的艺术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3f0f05c75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