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弹弓的介绍

2022-07-21 14:58: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清代弹弓的介绍》,欢迎阅读!
弹弓,清代,介绍

清代弹弓的介绍



在清代,镖师是一种常见却又带着神秘色彩的职业,弹弓是他们行走江湖之必备。镖客们不仅靠弹弓养家立业,也将弹弓的威名和技艺传到了所到之处。其中,河北武氏太极拳就有这么一段与镖客往来互动的传说。

武氏太极拳第二代宗师李亦畲1832~1892年,被多种文献记载有一手打弹弓的绝技和一本《弹弓谱》传世。2021年,武氏太极拳名手 李锦藩之徒在《武当》杂志上公布了一种《弹弓谱》,说李锦藩在世时曾讲,清末一位张姓山东镖客常往来于山东、河北、河南,一次路过河北永年县,听说李亦畲 武功超群,便恳求李亦畲教授太极拳。为了表达敬意,镖客将随身携带多年的《弹弓谱》赠给了李亦畲,两人习练得不亦乐乎,“他们白日打天上飞鸟,弦响雀落, 夜晚打百步外香头,百发百中”。

也有武氏太极拳其他传人说,这本《弹弓谱》是李亦畲从隐身永年县的一江湖避难者处获赠的。著名太极拳研究专家吴文翰那里也有一个故事版本,他在 《李亦畲与“弹弓张”》一文中说,传给李亦畲弹弓的人江湖外号“弹弓张”,做过镖师,是河南登封人。可惜的是,据说李亦畲后来将这手绝技传给了本地一位镖 师,武氏太极拳传人中却无一人精通。

无论如何,武氏太极拳跟弹弓有不少渊源,而且在武功门派中并非个例。郑州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赵长海先生说,清代各派拳术都涉及弹弓,如长拳、少 林拳、太极拳、通臂拳、八卦掌等。往前溯源,清代《弹弓谱》的创始,极可能跟中原武术世家汜水苌氏有关,相传苌乃周1724~1783年精通弹弓之 术,并著有《弹弓谱》一书,此时间恰好早于现存所有清代弹弓著作。并且,同是汜水的武术世家牛氏以及河南陕县刘氏,其武术技艺均来源于苌氏,且又被称为弹 弓世家,其弹弓技艺应当也来源于苌氏。 中原弹弓武艺源于苌家?

清代,河南的两个武术世家分别贡献了一位武状元和一位武进士,正是汜水牛氏和陕县刘氏,牛氏中的牛凤山为道光癸巳科1833年武状元,刘氏 中的刘英魁为道光乙巳科

1845年武进士,两人都曾任大内侍卫。据赵长海先生推测,牛凤山正是诸多清代《弹弓谱》抄本的署名著者“牛嵩生”。那么,牛 凤山到底会不会打弹弓呢?

根据王鸿鹏等编著的《中国历代武状元》,道光十三年,牛凤山在参加武举考试时,拉弓就是一项重要考试内容,要看“弓力强弱定其优劣”,当时有一 种超强硬弓叫“出号弓”,能拉开的都不是一般人。道光皇帝亲临殿试时,觉得排名最靠前的牛凤山、孙和平二人力大无穷,拉“出号弓”绝对没问题,于是便命令 这两个人试拉。两人果然不负所望,都拉开了“出号弓”,于是道光皇帝亲授其武状元。


在《清代起居注·道光》中,这件事有很详细的记载,“牛凤山、孙和平俱报开十二力弓,朕见其从容引满,因赏给十三力弓,仍能开满。是以将牛凤山拔取一甲一名,孙和平拔取一甲二名”。

牛凤山能拉得了超强硬弓,其熟悉弹弓当不在话下。文献记载,牛凤山字梧阶,巩义河洛镇官店村明月坡古汜水县属地人,幼年家境贫寒,跟着叔叔 苦练武功,技艺高超。据说他用弹弓不仅可以百步穿杨,还能盘中取果,又称凤凰夺窠。他借钱赴京赶考,中得武状元后官授头等侍卫衔,赐进士及第,又封武功将 军,历任甘肃凉州今甘肃武威地区中营游击副将,复升任总兵,得四世一品封赠,后因病告归乡里。在今荥阳市穆沟村东北,还有牛凤山的状元坟。

牛凤山的武艺从哪里来的呢?主要来源于中原武术世家苌氏。对中原武术渊源颇有研究的陈万卿先生著有《苌家拳》一书,言苌乃周传高六庚,高六庚传 高廷琳,高廷琳传子鹤楼,“鹤楼兄鹤盘,字轶云,有女适武状元牛凤山之侄牛琦,鹤楼与凤山亦为亲家。牛氏善弹弓艺,又从高廷琳学枪术,凤山与鹤楼比试枪 法,以棒头裹布代枪蘸石灰,毕,凤山全身皆白点,鹤楼无一中”。

牛氏武术出自荥阳汜水苌氏,其弹弓则亦当出自苌氏,这是因为在诸多苌乃周研究资料中,都有苌乃周著《弹弓谱》的记载。苌乃周1724 ~1783年是世所公认的中原武术大家,汜水今属荥阳市苌村人,自幼博学,苦习搏击之术,创拳立派,成为技术精湛的武术实战家和武术理论家,被誉 为“中国武术史上旷古罕见之通才”。苌乃周师从虎牢关张八,尽得其术,又得到洛阳阎圣道指点、四川梁道人传授,精研各派,博采众长,创立苌家拳派于世。 《苌家拳》一书中,苌氏资料相当齐备,有数处提及苌乃周精通弹弓之术,并提到武陟人毛树棠曾作《荥阳汜水先正事略·苌洛臣先生传》,明确记载苌乃周著 《弹弓谱》,“皆为学者所传抄,无刻本。然非经指授,虽读其书,不能得其妙也”。 清代弹弓被归入暗器之列

赵长海推测,苌乃周应该是在乾隆年间编著的《弹弓谱》,此书最迟在道光年间1821~1850年已经广泛流传。那么,为何多数现存弹弓著作署名是“牛嵩生”呢?

这是一个耐人琢磨的问题,或许是没有答案的,但我以为,至少有几条线索可资好奇者参考。首先,牛凤山作为功夫高手,应当留下过武功秘谱;其次, 著者未必就是原创者,比如牛凤山就著有《牛氏战枪谱》,陈万卿经比照研究,牛氏枪法出自苌氏枪法;再次,在特定的情况下,也许武功秘谱是不方便留名示人 的,著者有没有可能是假托别人的名?牛凤山得了武状元,当时名震天下,托名自然托他的就好。

其实,本身苌氏和弹弓的关系也藏着一个有趣的疑问,苌氏武术传承主要是拳、棒、枪、刀、剑,多有谱诀流传下来,但在苌氏家族本身的碑刻、家谱及各类拳谱中,均未见苌乃周精通弹弓技艺、著有《弹弓谱》的明确记载,仅在毛树棠、李敏修等人的文章中言及,让研究者稍觉奇怪。


这里不得不提的一点是,在清代民国武术界,弹弓已然被归入暗器之列,比如精通弹弓之术的民国武术大家万籁声先生就在其所著《武术汇宗》中说,“弹弓为暗器中之最厉害者”,以“铁背弓”发射混砖面加细铁砂做的弹丸,“可发出百步外,中者立伤毙”。 既然是暗器,或为武人所不齿,至少拿不到台面上。陈万卿先生本身也是苌家拳第八代传人,他很早就注意到在苌家拳留传下来的拳械谱和苌家拳传人演 练的套路中,未曾见到暗器的内容,他曾就此请教先师苌新法先生及其他苌家拳传人,皆言“苌家拳乃光明正大之武术流派,自然与暗器无染”。

不过,我还是专门就弹弓问题请教过陈万卿先生。“我自认为苌家拳系统里面是有弹弓的,小时候也常听练拳的人提过弹弓,说苌家弹弓怎么厉害,听到 屋外有动静,隔着窗户旧时用纸糊就打了弹丸出去,第二天出来查看,能发现窗户外有血迹。”陈万卿说。不过,弹弓虽然不能说是旁门左道,但在苌家拳里面 肯定不是主要的,属于枝节。 疑问又来,若苌氏确实著有《弹弓谱》,又是何人授传?苌氏在早期曾师从汜水县虎牢关张八,尽得其术,而现存诸多《弹弓谱》抄本均言弹弓技艺源自“张仙”,张仙究竟是何人,是否就是张八?诸多谜团,尚待武学爱好者及学人进一步探究。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24ddb05bb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