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的习俗

2022-04-04 02:5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的习俗》,欢迎阅读!
习俗,清明节,有趣,丰富,有关

有关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的习俗

2018-05-16有关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的习俗寒食节的祭扫所表达的感恩情结,具有强化中国传统道德支柱纲常伦理的效能。 而据历史记载,上巳节的春游,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了类似欧洲中世纪突破男女之大防的狂欢节的某些萌芽。

两种截然不同的诉求,最终奇妙地融合进了一个清明节气,这不能说不是一件很奇特的事。

施爱东说,与其他传统大节不太一样,由于清明节是融合了节与节俗的综合节日,因而清明节也是传统节日系统中少有的依阳历而确定的节日,节日时间比较固定地在现行公历每年的45日前后。

此时正是春暖花开的踏青时节。

《周礼》中有一段被历代无数文人墨客征引过的记载: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什么意思呢?是说中春二月,万物萌生,这样的时节应该顺应天时,让青年男女自由约会,甚至私奔交合也不必禁止。 郑玄认为,这是重天时,权许之也。

而据张君房的《云笈七签》:每岁三月三日,蚕市之辰,远近之人,祈乞嗣息,可见三月三日在制度化的道教中也被赋予了明确的求子功能,因为青年男女虽有水边桑林野合之实,但这是拿不上台面的理由,而求子可能是最拿得上台面的理由。


唐代开始,寒食与清明并列放假,不同年号分别有四至七天的假期。

宋代是生活日趋都市化的时代,也是民俗向娱乐方向发展的时代。

为了让人们能够在清明扫墓、踏青,特地规定太学放假三日,武学一日。

寒食第三节,即清明日矣。 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

都城人出郊……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圃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

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

清明扫墓与踏青,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主题,宋以后慢慢地融为一体,并不断地被赋予肯定的文化意义。

人们把祭祀先人与中华民族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直接联系起来,认为清明节俗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 其文化意义部分与西方感恩节有异曲同工之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092d17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6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