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践论》看如何实现技术成长190901

2022-05-01 16:25: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实践论》看如何实现技术成长190901》,欢迎阅读!
实践论,成长,实现,190901,如何

从《实践论》看如何实现技术成长

工程技术部:陈刚

在金秋收获季节,再读毛泽东主席的《实践论》,同样使自己在思想上有丰富的收获。

做了一辈子设备技术,切身经历了30多年的汽车行业自动化设备维护和管理的职业环境,觉得《实践论》应作为指导我们技术快速成长的“法宝”,值得技术人员去读一读。

感受之一:不做背着高学历的花架子

技术人员无论来自多高名声的学府,多高的学历,如果不甘于实践,踏实做下里巴人,脱离现场,那也只能是个花架子,解决不了实际中的难题。

《实践论》说:“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

记得在一工厂建设时,一位做设计的硕士研究生说感到委屈,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大部分都用不上,意思是大材小用了。而我凭当时在现场摸爬滚打的20年经历告诉他,我的感觉是在学校里学到的几十门专业课程远远不够用,原因是我见到过太多的难于解决的技术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曾经65夜没有离开现场,一年内在生产现场熬过50个通宵(1996年)

毕业3年,觉得“老子天下第一”,学校学到的足以“笑傲江湖”。毕业6年,开始见人就叫老师,生怕在专家面前出笑话。毕业10年,自己给自己一个座右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这就是实践的魅力,实践洗刷了我们刚出校门的懵懂无知。

感受之二:要做解决问题的高手,就必须注重实践

《实践论》说:“理性的东西之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即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记得在发传中心、一厂总装、红旗制造部的职业经历中,自己给维修人员编写过120多篇“诀窍”,而这些被称为“傻瓜指导书”的东西,无一不是来源于现场设备上实实在在的摸索,其中一篇关于汽车灯光校准的指导书,就和维修人员在现场足足测试过6个周末。而这些东西后来被某些技术人员称为“不可效仿”的习惯,其实就是不舍得投入到实践中去,不舍得去总结提炼。

我们部分技术人员,喜欢坐在办公室里编文件,交上来的东西,错漏百出,而且收到意见时还不虚心,甚至觉得丢面子。不甘于扎到现场去向生产过程学,向一线的师傅学,而偏偏喜欢高谈阔论,指手画脚,甚至追名逐利,永远不能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我曾经一年内审核过400多篇次技术文件,有时很费力地去帮助“重写”寻找范文,轿车公司如果没有了脚踏实地、甘于沉下去的技术团队,公司也就只能永远行驶在慢车道上。

其实,不止我们,所有公司的行政、技术部门都应不断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样才能防止闭门造车,做理论上的巨人,实践上的矮子。

感受之三:善于升华和总结

《实践论》说:“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是认识的辩证法”

记得一位领导曾经说过:“一块石头绊倒几代人”,深有感触。

在我跟踪过的一个专业科室,8个月连续关注这个专业和参加各种技术会议,最大的感受就是不善于总结。我对这个科室的领导说,一件事情只要你为此发火3次,就该写一个标准,然后让大家去遵守,但这位领导却几乎天天都在为同样的问题发火。

善于沉淀,把个人被实践证明了是正确的经验,用标准、课件、指导书总结出来,是防止“一块石头绊倒几代人”的方法。然后这些标准化的东西,一定要被推广和执行下去。我们不能总是向别人学,不断对标,就是没有自己的东西。

这也是我重视写标准、课件、指导书,并为集团维修专业写过很多标准、课件的原因。头几年交给公司的标准和课件,因为我是唯一稿费过万的人,或许也能执公司之牛耳吧?

感受之四:知识从实践中来,还要到实践中去,不断循环,才能不断提升和进步

《实践论》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我们部分人也在不断地总结,辛辛苦苦写标准,建模型,但偏偏有一些人只重视创新,不重视继承,这种风气有时甚至会泛滥。因为他们觉得,“创新”彰显的是自己“能”,继承只能被认为是别人“能”

最可恨的是,人人都认为自己比前任高明,不想去继承和发展别人的东西,来了就一脚踢掉,从头做起,而不是认真地研究已经有什么,需要继续做什么。所以我们的大厦总是从一楼盖起,而善于总结和继承的丰田,却已经盖到百层以上了,我们怎么能不落后?

如果大家都学会尊重和继承别人在实践中得来的知识,然后再去在实践中创新,我相信轿车公司一样能成为汽车行业的摩天大厦。

感受之五: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谈技术如何成长是小话题,那么大话题呢?

在谈到辩证唯物主义两个最显著特点之“实践性”时,《实践论》说到:“判定认识或理论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观点。

记得改革伊始,全国曾轰轰烈烈地开展过一次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从而实现了拨乱反正,把中国引领到改革的正确道路上来。其实伟人早在1937年就给出过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结论,而非大讨论时才提出。

凡是在大是大非、生死抉择面前,都有必要开展一次“真理标准”这样的头脑风暴,轿车公司是否也到了再一次总结成立以来20多年的公司,甚至是行业的实践,重新认识“真理”的时候了?



201991日星期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07203b6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5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