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伯牙绝弦》课文原文

2023-02-28 22:06: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六年级《伯牙绝弦》课文原文》,欢迎阅读!
伯牙,课文,原文,年级,小学

小学六年级《伯牙绝弦》课文原文

伯牙绝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zāi),峨峨(xī)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词语解释

绝:断绝。鼓:弹。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哉:语气词,表示感叹。峨峨:高。兮:语气词,相当于 洋洋:广大。 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琴声。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宽广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江河在我面前流!” 无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以便绝了自己对钟子期的思念。 启示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

1/2


过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了。伯牙绝弦是交结朋友的千古楷模,他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的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

2/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001dd98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