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超调

2023-03-16 10:29: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汇率超调》,欢迎阅读!
汇率

汇率超调

美国经济学家鲁迪格·多恩布什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汇率超调,又称为汇率决定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基本假设

①在短期内购买力平价不成立,即由于商品市场和资产市场的调整速度不同,商品市场上的价格水平具有粘性,调整是渐进的,而资产市场反应却极其灵敏,利息率将迅速发生调整,使货币市场恢复均衡;②从长期来看,购买力平价能够成立;③无抛补利率平价始终成立;④以对外开放的小国为考察对象,外国价格和外国利率都可以视为外生变量或假定为常数。 核心思想

当市场受到外部冲击时,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调整速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多恩布什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商品市场因其自身的特点和缺乏及时准确的信息。一般情况下,商品市场价格的调整速度较慢,过程较长,呈粘性状态,称之为粘性价格。而金融市场的价格调整速度较快,因此,汇率对冲击的反应较快,几乎是即刻完成的。汇率对外部冲击做出的过度调整,即汇率预期变动偏离了在价格完全弹性情况下调整到位后的购买力平价汇率,这种现象称之为汇率超调。由此导致购买力平价短期不能成立。经过一段时间后,当商品市场的价格调整到位后,汇率则从初始均衡水平变化到新的均衡水平。由此长期购买力平价成立。 评价 正面评价

多恩布什的汇率超调模型的显著特征是将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分析与货币主义的长期分析结合起来;采用价格粘性这一说法,更切合实际。同时,它具有鲜明的政策含义:表明了货币扩(或紧缩)效应的长期最终结果是导致物价和汇率的同比例上升(或下降)。但在短期内,货币扩张(或紧缩)的确对利率、贸易条件和总需求有实际的影响。当政府采取扩张或紧缩性货币政策来调节宏观经济时,就需要警惕汇率是否会超调,以及超调多少这样的问题,以避免经济的不必要波动。

多恩布什的汇率超调模型是国际金融学中对开放经济进行宏观分析的最基本的模型;它首次涉及汇率的动态调整问题,开创了从动态角度分析汇率调整的先河,由此创立了汇率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汇率动态学。 缺陷

汇率超调模型假定货币需求不变,这就意味着货币需求不会对汇率产生影响,但在实践中,常常由于实际汇率的短期波动而影响到经常账户,这又会进一步影响到一国的资产总量,而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进而导致汇率的相应变化。但建立在货币模型分析基础上的超调模型却没有分析这一问题。

作为存量理论,它忽略了对国际收支流量的分析。因此,在用超调模型分析实际问题时,也应注意采用国际收支流量分析,通过这两个方法的互补作用,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超调模型暗含着这样的假定:资本是完全自由流动的,汇率制度是完全自由浮动的。在这种条件下,汇率的超调引起的外汇市场过度波动必然会给一国经济乃至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冲击和破坏。为了避免冲击和破坏,政府必然会对资金的流动和汇率的波动加以管理、干预。因此,上述的假设条件在现实中不能完全实现。 超调模型很难得到实证的验证。原因之一是这一模型非常复杂,在选择计量检验的方式上存在困难;原因之二是现实中很难确定汇率的变动到底是对哪种外部冲击做出的反应。


对汇率超调的探讨

一、理论与模型

现代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特别是其中包含“理性预期”的模型)在技术上遇到的困难是,必须研究动态调整以及最终的均衡状态。占据主导地位的汇率理论中,贷币法是一个主要的分支。它包括两种分析模型,一是弹性价格货币模型,另一个是粘性价格货币模型。前者建立在购买力平价的假设条件之上,无法解释汇率的易变性,特别是短期易变性这一现象。而后者以汇率超调现象为解释的中心,其观点试图解释浮动汇率条件下,我们为何要对小型开放经济应付各种冲击的看法加以修正。它对前者有很大突破。芒德尔模型提出了一个清晰的关干汇率行为的分析。但其分析中的问题在于国内刚性固定利率的假定与浮动汇率是不一致的,利率能否在瞬间内跳到一个新的充分均衡状态呢?如果预期到了利率变动的时滞,则答案是否定的。近三十年来这方面的最大创新是关干预期的处理以及这种处理对汇率调整路径的影,由此出现了超调的可能性。汇率超调模型的构造深受所谓理性预期革命的影啊多恩布什对汇率超调的原因作了+分清楚的解释。他以小国为考察对象,除理性预期外,其他的重要假定主要包括;国内价格是粘性的,但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对任何干扰都会立即做出调整:关于汇率预期的形成,多恩布什假设长期均衡汇率为既定,短期内会有偏离出现,现实汇率同长期均衡汇率的偏离会导致市场短期调整,其形式如下:S其中,sS分别为以对数表示的长期均衡汇率水平和当前汇率水平,e为调整系数(e>0)。所以对长期均衡汇率水平任何偏离,人们都将以e为调整速度对当前汇率水平付出理性预期。由于粘性价格假设,故购买力平价公式只在长期内成·卫一。结合未经套补的利率平价,在货币供给量与产量不变的条件下,汇率调整同价格水平的关系为:ss(l/0)(PP)上式中无代表货币需求的利率准弹性系数。该公式表明当货币市场均衡时,即期汇率与当前价格水平呈反向变动。下面分析假如出现外部干(如货币供给量的突然增加)的情况,我们借助图l可以简单地描述汇率的动态变动过程。



平价格水P经济从八点开始,货币存量的扩张使QQ动到QQ,(QQ线是向下倾斜的货币市场均衡线),长期均衡点移至B点。由于价格水平不能立即做出调整,汇率因此跳跃至C点然后再缓慢地移回B,其移回的速度取决于价格水平调整的快慢。整个动态过程的机制为:由于价格粘性特征的存在,产品价格短期因固定于P,故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导致实际货币存量的增加,实际余额需求在货币市场持续出清的条件下必须增加。由于短期内产出固定,故出清市场的唯一方式是利率下降。资本随后外流,汇率也升到S’推移,商品价格作出滞后反应,逐步消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f3cc17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5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