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少年中国——读《西行漫记》有感

2022-12-06 23:27: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红色中国,少年中国——读《西行漫记》有感》,欢迎阅读!
西行漫记,红色中国,有感,中国,少年

王爽:红色中国,少年中国——读《西行漫记》有感

王爽



他冲破了国民党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革命的严密的新闻封锁。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后来的他,成为中美两国关系中第一个报春的燕子。“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埃德加·斯诺,是那个白色笼罩下的时代最接近真理的人。

红军抗击极大优势的军事联合力量达九年之久,这个非凡的记录应该拿什么来解释呢?红军没有任何大工业基地,没有大炮,没有毒气,没有飞机,没有金钱,也没有南京在同他们作战时能利用的现代技术,他们是怎样生存下来并扩大了自己的队伍的呢?

斯诺开篇就提出了一些匪夷所思的问题,确实,如果不深入了解红色社会,外界完全无法想象红军是怎样做到这些的。“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红军的这句口号,斯诺是第一个证实者。

“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西行漫记》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正在于斯诺与杰出或无名的红色战士即革命青年们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我深深感触于他们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红色中国,少年中国。 一、苏区的人民

苏区工厂的工人,生活得原始简单,但“他们知道没有人在靠他们发财,我觉得他们是意识到他们是在为自己和为中国做工,而且说他们是革命者。他们即使缺乏社会主义工业的物质,却有社会主义工业的精神。”

红色剧社的演员“无疑是世界上报酬最可怜的演员,然而我没有见过比他们更愉快的演员了。而且他们给穷人和受压迫者带来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信念。


红军是革命的军队,红军是抗日的,红军中人人平等。红军感到是在为自己和群众打仗。即使是红小鬼,也会说,“红军是穷人的军队,是我们自己的军队——为无产阶级而战。

有某种东西使得个人的痛苦或胜利成了大家集体的负担或喜悦,有某种力量消除了个人的差别,使他们真正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但是却又发现存在于他们与别人共自由共患难之中。

中国社会革命运动可能遭受挫折,可能暂时退却,可能有一个时候看来好像奄奄一息,可能为了适应当时的需要和目标而在策略上作重大的修改,可能甚至有一个时期隐没无闻,被迫转入地下,但它不仅一定会继续成长,而且在一起一伏之中,最后终于会获得胜利。斯诺最后的预言被实际证明是正确的,而且同样适用在当今社会主义建设中。 二、那些领袖

他参加红军以后,就把自己给忘掉在什么地方了。这是斯诺笔下的毛泽东。这样的说法同样适用于红色中国的许多人。

林祖涵在45岁时放弃了一切名誉地位,不惜把自己的命运同年轻的共产党人结合在一起。徐海东近亲远亲共66人被国民党杀害,说起这些他只能惨然一笑。

这些人,背弃古代中国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哲学;有着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能力;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和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精神。 总司令(蒋介石)的驾到同我记忆犹新的场面——毛泽东、徐海东、林彪、彭德怀毫不在乎地走在红色中国的一条街上——截然不同,令人难忘。而且总司令并没有人悬赏要他的首级。这生动地说明谁真的害怕人民,谁信任人民。 我感动于徐海东的一句话。他说:“我做窑坯又快又好,全中国没有人能赶得上,因此革命胜利后,我仍是个有用的公民! 三、红小鬼

他们大多数人穿的军服都太肥大,袖子垂到膝部,上衣几乎拖到地面。他们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db26bfba1c7aa00b42acb0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