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 贵直论》(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2022-12-28 06:00: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吕氏春秋 贵直论》(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欢迎阅读!
吕氏,节选,译文,春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无自至则壅。 缪公①心时,戎强大。秦缪公遗之女乐与良宰焉。戎王大喜,以其故数饮食日夜不休。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扜弓而射之。秦寇果至,戎王醉而卧于樽下,卒生缚而禽之。未禽则不可知,已禽则又不知。虽善说者,犹若此何哉?

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左右皆谓宋王曰:“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玉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日国危基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乡之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文恐死。将若何?”其兄曰:“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国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曰:“乡之死者宜矣。”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

齐王欲以淳于髡傅太子,髡辞曰:“臣不肖,不足以当此大任也,王不若择国之长者而使之。”齐王曰:“子无辞也。寡人岂责子之令太子必如寡人也哉?寡人固生而有之也。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其如舜也?”齐王自以贤于尧舜,彼胡可以开说哉?说必不入,不亡国者鲜矣。

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②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贵直论》

【注】①缪公:即秦穆公。②关:同“弯”,指拉满弓。中关,指弓只拉了一半的弧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二/其后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国危甚矣/若将安适/

B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国危甚矣/若将安适

C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国危甚矣/若将安适/

D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国危甚矣/若将安适/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与“从径道亡”《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亡”字含义相同。

B“以其故数饮食“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刺秦王》)两句中的“故”字含义不同。

C“说人之谓已能用强弓也”“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说”字含义相同。

D“宣王之情”与“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兰亭集序》)两句中的“情”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穆公不怀好意地将女乐和良厨赠送给戎王,戎王不加明辨,日夜酣饮不休,反而射杀提醒秦寇将至的身边侍臣,最终导致自己被活捉。

B.宋王受到身边大臣阿谀之辞的蒙蔽,冤杀了以真实情报上报的使者,奖赏了以虚假情报上报的使者,真假不分,最后却使自己狼狈而逃。


C.齐王没有识人之能,想任用没有才能的淳于髡担任太子的老师,用人不当;齐王又狂妄自大,认为自己的才能、德行与生俱来,先天就有。

D.齐宣王所拉开的弓不过三石,但身边大臣迎合齐宣王,都纷纷表示不低于九石;齐宣王信以为真,一辈子都认为自己所用的是九石之弓。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又私患,乡之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5分)

2)齐王自以贤于尧舜,彼胡可以开说哉?说必不入,不亡国者鲜矣。5分) 参考答案:

10A“使者”是“报如前”的主语,故“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断句错误,排B项;“齐寇”是“近矣”的主语,而且“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句式整齐,故“其后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断句错误,排除D项;C项兼有这两处错误。故选A项。

11A项,两个“亡”字含义不同:第一个“亡”解释为“使…灭亡”,第二个“亡”解释为“逃跑”B项,第一个“故”解释为“缘故”“原因”第二个“故”解释为“所以”C项,两个“说”都通“悦”,解释为“高兴”“喜欢”D项,第一个“情”解释为“真实情况”,第二个“情”解释为“感情”

12C“齐王没有识人之能,想任用没有才能的淳于莞担任太子的老师,用人不当”错误,文中“臣不肖,不足以当此大任也”是淳于髡的自谦之辞。

131现在我又私自担心,先前察看齐军的人,都因为上报齐军迫近而被杀死了。“私”1分,译为“私自”“暗中”“暗暗”“患”1分,译为“担心”“忧虑”“乡”1分,译为“先前”“以前”“死”1分,要译出被动的意思句意1分)

2)齐王自以为比尧舜贤明,他怎么可以被开导劝谏呢?劝谏如果不被接受,那么不使国家灭亡的君王很少啊。

“贤于尧舜”1分,译为“比尧舜贤明”“比尧舜贤能”“胡”1分,译为“怎么”“开说”1分,译为“开导劝说”“开导劝谏”“鲜”1分,译为“少”;句意1分)

参考译文:

亡国的君主不可直言相谏。君主不可直言相谏,过失就没有办法听到,贤人就无从到来。贤人无从到来,君主的思想就会壅塞不通。

秦穆公时,戎人强大。秦穆公就将女伎和手艺很好的厨师送给戎王。戎王十分高兴,因为这个缘故不停地大吃大喝,日夜不止。身边有人说秦军将会入侵,戎王就开弓射杀他。后来秦军果然到了,这时戎王正喝得大醉躺在酒杯下面,最终被活活捆起来捉住了。戎王被擒获以前不知道自己将会被捉,已经被擒获以后仍然不知道已经被捉。即使是善于劝谏的人,能对这种人怎么办呢?

齐国进攻宋国,宋王派人侦察齐军到了什么地方。使者回来说:“齐寇临近了,国人恐慌了。”身边近臣都对宋王说:“凭着宋国的强大,齐兵的弱小,怎么可能这样?”宋王于是大怒,屈杀了使者。又派人察看齐军,使者仍像前一个人那样回报,宋王又大怒,屈杀了他。像这样发生了多次,之后又派人去察看。齐军确实临近了,国人确实恐慌了。使者遇见了他的哥哥,他的哥哥说:“国家非常危险了,你将到哪儿去?”弟弟说:“为君主察看齐寇。没想到齐寇已经这么近,国人已经这么恐慌。现在我又私自担心,先前察看齐军的人,都因为上报齐军迫近而被杀死了。如今我回报真情,要被处死;不回报真情,又恐怕会死。将怎么办?”他的哥哥说:“如果回报真情,你将比国破后被杀的人先死。”于是使者回报宋王说:“根本不知道齐寇在哪里,国人非常安定。”宋王十分高兴,身边近臣都说:“先前被杀的人是应该啊。”宋王赏赐使者很多钱。齐军到了,宋王自己奔到车上,赶着车逃跑了。

齐王想用淳于髡做太子的老师,淳于髡推辞说:“我才能低下,不足以担当这样的重任,大王您不如挑选国中德高望重的人而任用他。齐王说:“你不要推辞了。我怎么会要求你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d24232008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1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