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琵琶的美感教学

2022-12-25 00:14: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琵琶的美感教学》,欢迎阅读!
琵琶,美感,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琵琶的美感教学

作者:姜勇

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03

【摘 要】琵琶的美在于展现了音乐的美,但是音乐表演者往往要顾及技术技巧而忽略音乐的美感,虽然作品完整,却无法将自己所掌握的基本功灵活自如地运用于艺术表现的能力,因此音乐作品丧失生命力。本文将以琵琶武曲《十面埋伏》为例,谈談琵琶的美感教学。 【关键词】琵琶;音乐欣赏;美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3-0174-01 一、美感培养的基础

当代中国,越来越多的小孩、甚至老人喜爱琵琶,琵琶的教学发展蒸蒸日上。因为现代琵琶与古代琵琶声音更加饱满音色更加明亮,在舞台表现力更加丰富。如大套琵琶武曲《十面埋伏》,虽然我们无法穿越时空回到那激烈战争之中,无法目睹英雄的飒爽英姿,但听过这首雄浑壮丽、气势磅礴乐曲的人,都会感受到英雄的豪情与壮志。音乐表演技能就是扎实的基本功它为表演技能而服务,通过完整的音乐表演,使听众们体会到音乐的魂灵,这种功能特别重要。所以音乐表演的学习者需要进行长期的基本功训练,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演奏作品的质量,在初学阶段苦下功打好演奏基础,为将来在舞台的表演展现魅力。接下来学习的作品会越来越多,演奏者不应该以练习乐曲为主而忽视基本功的练习,遵循按部就班的准则实行有规律的练习,在艺术的道路上有许多杰出的的大师都是从训练坚苦的基本功开始的。琵琶也不例外。琵琶指法种类繁多、技巧五花八门,这更需要表演者有台下十年功的经验,不计其数的日子一天天累计起来的练习,才可以掌握乐曲最基础的东西。譬如琵琶曲《十面埋伏》中大量用到的扫拂,乐曲的重点是战争场面的描写,用扫拂技巧来体现武曲的戏剧性,这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好的。再比如紧跟的吹打,像是古代的行进曲音调,有很强的音律感,需要轮指饱满的颗粒性演奏,像是军队由远及近阔步走来,轮指缓缓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展现给听众们的画面是英勇的汉军正声势赫赫的到来,对打胜仗势在必得的信心。 二、音乐作品的背景

《十面埋伏》依照故事开展写成整篇乐曲,选择了我国的传统戏曲及章回小说写实的手法,栩栩如生得描绘了汉军的朝气蓬勃。垓下之战,一位英雄的豪情壮志击败了另一位英雄的梦想。

根据历史背景,全曲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列营吹打点将排列。战争临近,汉军有条不紊的在布阵,鼓角齐鸣,一场激战即将开始的征兆,此时琵琶声需演奏出弹性,表达汉军训练有速的排列,节奏稳而不乱。第二部分:埋伏小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深夜,伏兵四起,阴森一片。鸡鸣山小战,楚汉交锋。这部分的旋律性很强,每个乐句的开头与前一乐句的结尾同音,构思巧妙,灵活而又紧密,透漏着势在必得的信心,展现了乐曲的韵味无穷、荡气回肠,战争即将爆发。九里山大战,百万雄军,如雷贯耳的号角声犹如震天,那箫声、炮声、马蹄声和厮杀声在战争中相互交错,可见场面之雄伟。此时琵琶在抒情慢板中,四面楚歌,呜咽悲鸣,深沉人心。第三部分:项王败阵、乌江自刎众军奏诸将争功得胜回营。西楚霸王项羽被汉军团团包围、此时面临四面楚歌,虞姬为了不增加负担毅然诀别霸王,天下与美人都不在了,霸王只好拔剑刎颈,壮志未酬。此时的曲调缠绵不绝,如泣如诉,令人听的肝肠寸断,后来乐曲越来越澎湃,汉军胜利,刘邦得了天下。

虽然我们无法回到那场战役中,但通过演奏者的《十面埋伏》,那气势磅礴的音乐,感受到英雄的豪情与壮志。琵琶演奏家刘德海先生曾这样评价这首乐曲:宜泄人生之张力,乃琵琶武曲之精髓也!准确表达了音乐的壮丽辉煌,还有隐藏之后的深成内涵,乐曲呈现的精神气质由历史转化为民族集体性的、民族性的传统性的英雄精神气概。表演者想要弹好这首曲子,必须首先理解这画外之景、弦外之音。 三、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艺术能力包括艺术知识、艺术技能以及艺术欣赏和创造力,是个人人文素养的一种表现。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多用耳朵听,重复听,听多次之后我们的耳朵才会对乐曲产生感觉,就像是印在脑子里一样,对乐曲产生所谓的印象,练习时在脑与手的合理配合下会不知不觉弹奏出乐曲需要表达的情感,所以不能只在窄小空间里练习技能技巧。著名作曲家王苏君在《走向审美体验》中写到:审美体验具有情感性、直觉性、整体性、创造性四大特性。音乐不只是听,表面上是听,通过听觉而感触,其实是音乐欣赏的聆听,并不是单纯的用物质的耳朵听,而是要借助于音乐作品把自己内心的某些情感释放出来,乐曲中有情感,源流在于我们的内心,我们更应该充满想象,让这想象冲破束缚飞向远方,自由在在。把理性与感性结合起来融会贯通,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品味高的观赏者,对于接下来的音乐表演才能游刃有余。我们必须把一切理论知识和现实经验同音乐作品充分结合,这样我们的文化艺术素养才能泛舟于音乐海洋之中。 参考文献:

[1]李晓鸣.琵琶演奏技巧与情感表现[J].2004. [2]唐新.论琵琶武曲《十面埋伏》的艺术特色[J].2011. [3]付乐琳.《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琵琶武曲比较赏析[J].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bcb8e573e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