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两宋、辽金时期的城市

2022-07-06 23:52: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五代、两宋、辽金时期的城市》,欢迎阅读!
辽金,五代,时期,城市,宋、

五代、两宋、辽、金时期的建筑

五代、两宋、辽、金、西夏历史

这个时间大概覆盖了10世纪到13世纪三百年,这一段时间是中国建筑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中国建筑从秦汉开始走了一千多年,到了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进入一个成熟的阶段。先对这个时期的历史做一个简单的了解,这之前是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鼎盛的一个时期。但是,随着唐王朝在公元907的轰然倒塌,整个中国进入了一个战乱和纷争的时代。中原地区这时候由于频繁的战乱,像走马灯一样的在更换着政权,在五十多年的时间里,前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王朝。这些王朝主要在中原地带。在南方地区还出现了前蜀、后蜀、吴、闽、楚、北汉、南唐、越、南汉、南平十个割据政权,所以我们在历史上称这段时期叫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战乱纷争的时代,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整个国家的情况是一片割据的乱象。



1


960年,北宋王朝立国以后着手统一事业,先后统一了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的割据政权,中原地区得到了统一。当时这个北宋皇帝还是有些雄心,他希望统一中国。所以他跟北方的辽政权进行较量,但是经过几次回合,双方各有胜各有负,最终达到一种持平的状态,形成了辽宋南北对峙的格局。这个历史很有意思,所谓澶渊之盟,百年和好。经过反复的争斗以后,双方力量不相上下。这张图可以看出当时辽宋对峙的格局,这个时候稍微晚一点,又出现另外一个政权叫西夏。是由契丹人掌控的政权,西夏是党项人,就是羌人掌控的政权,实际上是三足鼎立的状态。

一百多年之后,大概在12世纪初期,在黑龙江一带的女真人开始兴起,就是所谓的金人。金的政权兴起以后很快就灭了辽,1125年辽灭亡。两年以后,北宋又灭亡,宋的政权向南迁,出现了金、南宋、西夏三足鼎立的状态。



党项人的时间跨度相对大一点。1038年建立西夏,1227年西夏被蒙古铁骑扫灭。1234年,蒙古人又灭金,又经过四十多年到1271年元帝国建立。1279年南宋灭亡,中国重新进入统一的大帝国时代。



2




这段时间战乱纷繁。但是这个时期的文化达到了相当鼎盛的一个状态,特别是两宋,两宋时期是中国文化的鼎盛期。因为它有了其前的隋、唐两代的积淀,而且宋代本身政策又比较好。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作为封建王朝里最为开明 和最为有文化的一个朝代。宋代三百年,基本上没有对知识分子进行过大规模的迫害。文人比较敢说话,著述也比较多。所以我们现代有一个学者叫陈寅恪曾经说过,说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就是中国在宋代文化达到了顶峰。同样,建筑也是一样,宋代同时跟它对峙的辽、金两个政权,宋、辽、金他们的这些建筑在中国历史上应该说达到了一个相当鼎盛、相当完善、相当成熟的一个阶段,而且留存还非常丰富。如果我们要了解中国建筑史,这一段时间是中国建筑史最关键、最丰富的一段。

先对五代、两宋、辽、金时期的城市和宫殿的概貌做一个了解,先从城市说起,道城市是一个大的建筑群。在10世纪之前是隋唐时代。唐代的城市特征是一个里坊制。所谓里坊制是把城市分成若干个里坊,坊墙、有坊门,坊门定时地开闭。这样就从时



3


间上和空间上把整个城市给控制起来了,没有任意的交易场所,交易是有固定的两市,大家只能在固定的时间进行交易。到晚上有宵禁制度。这是一个传统的古老的城市模式。

这样模式在晚唐出现一些变化。唐代虽然城市很大,但是它的交易活动受到限制。虽然四方来客,各国的商人很多,但是它限定在一个时间和空间中间。这种里坊制从北魏到唐延续了很长时间,它的内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按照老的规定不允许向街道开门,当时的明文规定是这样的,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之。向街上开门都不允许,怎么可能再进行街市上的贸易呢。所以它只能限定在白天,只能在固定的市场里进行交易,商业交易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这张图上看出来当时的空间感觉,一道道的墙,墙里面是一座一座的有院子的、有院墙的住宅。



但是这种情况会发生变化,因为经济本身有一种活力。到中晚唐时期大概9世纪,里坊中的商业活动开始活跃起来。在里坊中的一些小曲(小的巷道里)出现了临路店。从这个词可以感觉到在这之前是不允许临路开店的,现在开始在坊内的小街上有临路店,说明开始打破这个墙的界限。然后又出现了夜市,夜市就是晚上开始进行交易,当然只能在坊里,这实际上是突破了宵禁制度。



4


到了晚唐时候,在崇仁坊,夜市已经很活跃了。按照记载叫昼夜喧呼,灯火不绝。商业它有它自己的活力。人们晚上掌灯、喝酒、交易、娱乐。到了晚唐文宗年间,甚至连皇上都感到恐慌了,说:京夜市宜令禁断。已经要求禁断这个夜市,但是禁是禁不住的。说明在唐代的里坊里面,已经孕育了晚禁城市。是宋、辽城市的一些雏形。到了宋代,城市完全变了。尽管它有里坊,但是里坊只有名的概念,没有实质的概念,它只是个分区。所有的建筑都可以临街布置,而且可以有高的建筑物。在过去在唐代城市里,里坊里是不允许盖高的房子,不能超过坊墙,自己的房子不能高得能够看到别人院子,这是不允许的。但是到了宋代,特别是沿街的这种建筑物,叫“三楼相高,五楼相向”。你只要有钱你就盖吧,而且临街栉比连延,非常紧凑的建筑物,开满了商店市司。所以说,从唐经过五代到宋,是中国城市由前期向后期,由中古向近古的一个转变时期,城市形态发生了一个突变。正因为这样,在五代、两宋、辽、金时期出现了一批非常重要的城市,可以大致归纳有这么几个城市值得我们去了解:一个是东京汴梁,是北宋的都城;一个是北宋的平江,今天苏州的前身;还有南宋临安,今天杭州的前身;还有一座城市,它在这一时代经过两次更迭,一个叫辽南京,一个叫金中都,这两座城市都是我们北京城的前身。这个时期有个特点,就是分成多京制度。辽代有五京制度,北宋有四京制度。这个其实从唐就开始了,唐也不是一个京城,它有东都、西都,后来又出现了北京,唐的北京和中京这一类的京城。北宋也是四京制度,北宋有东京、开封府、南京、应天府、西京、洛阳府,还有北京大名府。它有四京,当然主要的首都、主要的政权,皇帝的日常生活是在东京汴梁。

5




辽更有五京。这是这个时期的城市。



6


北宋汴梁城

本节介绍北宋的汴梁城、平江城和南宋的临安城这三座城市。

北宋汴梁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城市,也就是今日开封城的前身。



它的位置在今天的河南省的中部,处在华北平原和黄淮平原的交接地带。这个地方海拔比较低,又是黄泛区,的平均海拔只有七十米,而且临近黄河,所以经常遭到洪水的威胁。但是它有个非常大的好处,它的水系很发达,它跟南方的运输很便捷。

7


我们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帝都东移。因为过去的政治中心是在现在的西安,在陕西一带。但是在唐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所谓“就食东都”的现象。什么叫“就食东都”呢?就是整个皇家集团、贵族集团,运输不足以维持他们的生活,他们要住在东都洛阳。因为洛阳毕竟靠

东一些,各种食品、物资运输都比较容易到达。而汴梁更偏东,交通更发达,所以最终到宋代,中国的政治中心经过了从西安洛阳到达了开封这样一个过程,是因为经济的原因所造成的,当然也有政治的因素。汴梁在唐代只是一个州城,叫汴州。最早是在唐代建中二年,有一个刺使叫李勉在原来旧汴州的基础上开始加以扩展,建了汴州的罗城。罗城就是外城的意思。然后在罗城之内又建了子城。这是当时唐代的一般地方城市的基本形式,就是有子城和罗城,所谓子城又叫牙城,就是在城中有一个小城。这个城市是由城市的统治者刺史、牧守他们住的地方--牙门,相当于衙门,他的衙门和他的住宅。外面一个城市,居民住的。当时的罗城是汴州的外城,它的规模是周围二十里一百五十五步大致相当于明清开封的规模。

中国的城市一旦变为都城,它的规模就会变大。一旦它重新回归到地方小城市,它的规模又缩小。因为汴梁交通很发达,所以在五代的时候,有四个朝代把首都立在了汴梁。到了后周时期,五代的最后一个王朝--后周显德二年 周世宗(柴荣921959年)开始对汴州进行扩展,所以汴州城在北宋之前就开始加以扩展了,这是955年。扩展的原因是因为这个时候作为都城的汴京人口已经越来越多,旧有的城市狭窄、房屋拥挤,城池的规模也比较小,容不下这么多人。中央政府在这里,从事管理的百司公署没有地方建造。而且房屋过于密集以后,经常有火灾。所以不得不扩展。当时扩展的方式,就是在原来的汴



8


州城外再加一个罗城。这次城市的建造跟隋唐的两京城不一样:隋唐建长安城 也就是大兴城。隋代的大兴城、隋代的洛阳城都是一次建成的,一年之内把城墙、坊墙全部筑造起来,再慢慢让大家去里面分割住宅的用地,去盖房子。这次不是这样的,它是先有一个规划,然后在拟建城墙的位置上插上一些标识。如果现在大家忙,你们就去忙,到农闲的时候集中力量把这个

城墙先造起来。在标识之内“候官中劈画,就是等候国家专门的规划人员来做规划。定军营、街巷、仓场、诸司公廨院,务了,即任百姓营造。先把国家公用性的建筑、军营,还有一些城市空间、街巷、仓储型的地方,还有办公的地方全部给划好,这些地方留给政府来建。其余的地方任百姓营造,就是你们老百姓自己可以来建造。这是一个有完整规划的城市,但是它不是一次形成的。到了周显德三年, 956年,新城的城墙基本形成。这时候的城墙已经达到周回四十八里二百三十三步,尺度翻了一倍,面积相当于原来城市的起码四倍,是一个大都市的规模了。从这张图上看出它城址的变迁,原来是一座小的,周回二十里的城市。到了这时候变成了周回将近五十里。

它对城市的街道进行了恰当的布置。按照规划,京城内的街道是有宽有窄。 宽的有五十步,一步是五尺,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个丈量习惯。凡宽五十步的,允许两边的住户有五步的距离,可以种树、挖井、修盖凉棚。就好像是主要街道两边的人行道一样,种上树。过去供水系统主要靠井,可以挖井,也可以修凉棚供行人休息。三十步或者是二十五步的,可以留出三步,说明城市有规划。

9




我们想象一下,五十步大概是八十米左右。那么三十步大概是五十米,二十五步大概四十米。在五十步的时候,两边留出八米的间距,可以挖井、种树。在五十米和四十米的时候,留出五米的间距,这样不仅有交通的系统,也有绿化,也有水源,也有路人休息的地方。那个时候的交通主要是车马和步行。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当时的尺度,因为建筑物不是很高,相对来说八十米、五十米还是比较宽的。



当时城市沿袭了隋唐时代坊的概念,有坊名,但是没有坊墙也没有坊门。百姓的房屋可以临街建造,只要在规划的范围之内,甚至允许建楼阁,这个是不同的。在唐代是绝不允许起楼阁临视他人院落,这是绝对禁止的。宋代可以起楼阁。关于汴梁有一本很重要的书就是《东京梦华录》,是在汴梁被金灭了以



10


后,人们通过回忆写的一本书。它提到了许京城民环汴载榆柳,起台榭以为都会之壮,就是沿着汴河可以盖楼房、种树木。这说明当时城市空间在规划上、管理上是很活跃的,不死板。因为有了这样的做法,调动了很多人的积极性,包括一些官吏。其中有一个叫周景的官吏,他在汴河上建起了一座十二间的楼。汴河是一个通道,相当于建了一个仓储、一个交易的场所。自他开始就有很多人在汴河两边盖各种各样的建筑物。宋代的商业文化很发达。政府有很多机构 像店宅务、豪宅司,豪宅司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市政建设部门,它管理道路和水域。店宅务它就实际上管理房屋,甚至有些空地由政府出钱盖了房子来出租。曾出现过这种事,说有一个府学经济状态不太好。政府说拿你周围的地盖一些房子出租。这个府学就募集了一些钱,盖了房子出租,补贴他的用处。这是在十二世纪,人们商业思想已经很发达了。正因为这样,老百姓建造这种商店、邸店的积极性很大,汴河两岸建造了很多这种市司、邸店,用来住宿、商业交易。从《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到这种景象,完全是临街临河的建筑物,很活跃。这张图是对《清明上河图》的一个还原。《清明上河图》这种市井生活在明清时候都能看得到,但是它起源于10世纪以后的宋,起码有一千年了。



从城市的格局上讲,汴梁是一个典型的中国都城。在中国城市规



11


划史上有一位学者总结了中国城市都城的“三套方城制度”的特点,什么叫三套方城呢?城市的最中心核心部分是统治者的宫殿,我们叫大内。在它之外有一圈城墙,叫皇城,这个地方既是统治者游玩的园林、苑囿,同时也是百司所在,就是中央办公机构。再往外是居民,里坊、市、寺以及地方政权,形成一个外城,所以它是叫三套方城。

汴梁城就是典型的三套方城。汴梁这个地方是一个平原地带,无险可守所以城墙必须年年加固,它的城池上城墙的设计(敌楼、瓮城),大概是历史上最复杂的。从图可以看出汴梁城考古发掘的现场。



从这些夯窝看得出来这个城墙做得很坚固,当时主要是夯土城墙 外面包砌砖。



到了宋代中叶,城墙经过反复地扩展、完善以后,它的外围长度又加以延长了,达到了五十里一百六十五步,比原来更长。城墙本身的尺寸是什么样呢?城墙是有收分的,底面宽一些,上面窄一些。它的底宽是五点九丈,相当于十八点五米。城墙的高度是四丈,相当于十二点五米,大概相当于我们现在四层楼的高度。在这个城墙上还有七尺的雉堞,雉堞是城墙外部的抵御对方的箭、炮一个错叠的城墙,它的高度是七尺,相当于两米。此外在城墙上还有很多设施,城墙上有楼橹、战棚、马面,马面就是突出城墙的那一部分,便于城墙的死角部分的防守,不可能有敌人贴近。敌楼就

上盖楼。



12


棚、楼橹都是这样的。城门处又加有瓮城,瓮城就是城外加城,像瓮一样,像一个水缸一样,一旦敌人进来,四面城门一关,就可以把敌人消灭在这里。这张图可以看出北宋东京城大致的城墙布置。

看出来北宋东京城轮廓是三套方城,虽然它不是很方正。第一个原因是古代丈量的设施没有现在这么便捷,另外就是宋代城市本身不像隋唐长安和洛阳一次规划成,它有一个逐渐的过程。所以它一旦有了居民,它就把线斜向拉直,所以它的城感觉有点扭曲。

这张图可以看出当时的用地情况,红颜色的皇家用地,有宫殿、有苑囿,绿颜色的是军队,因为作为都城,它同时也是个军事重镇,要守卫、保卫皇家的安全。同时我们看到有大量的商业用地。所以这个城市应该说非常具有晚近的色彩。

特别是它有非常密集的商业网和商业街区,这个在唐代是不可想象的。唐代城里只有两市有交易活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而这个沿着城市的主要干道布满了商店,绵延接栋。三楼相高,五楼相向。而且没有时间限制。

宋张择端绘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汴梁城的一角,看出它的繁华和热闹。图上只表现了很小的一段,是城内城外,说明它的繁华已经延伸到城外了。

13




那么大的密度,而且多数是木结构建筑,防火是个大问题。当时城市已经有了很系统的防火设施,首先它有望火楼,若干个望火楼。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屋一所,几百米的范围就有一个相当于派出所的所,它起两个作用,一是治安,一是防火。在这里面有救火工具,例如大小桶、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猫儿之类,都是些救火用的。每遇有遗火去处,则有马军奔报,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衙、开封府,各领军级扑灭 ,劳百姓。城市系统管理很有效,一旦发生火灾,军需铺各方面的公职人员、军人开始去拿起家事救火,不需要百姓参与。说明这个时候已经有一个有效的城市管理系统了。





14




南宋临安府、江平府、辽南京与金中都

临安是南宋的首都,今天的杭州,起源很早。西汉的时是钱塘县的县署所在,所以有人叫钱塘。隋代的时候开始营建杭州城,当时的城池就已经到了三十

六里九十步。因为南方地区人口密度大、土地比较狭促,所以一个地方只要有城市,就会聚居比较多的人,商业、经济比较发达。临安城比较快的发展时间是五代,五代时期曾经一度作为吴越国的首都。吴越王钱镠对杭州的旧城加以扩建在子城外又加了内城、罗城。因为它周围有山有湖,所以罗城周回的长度在吴越王时已经达到了七十里,规模很大。因为它的地形比较复杂,有山、有水,水系很发达,又有西湖,形成了一个南宫北城的格局。

这跟我们中国所有的宫城的格局不太一样,特别是北魏和隋以来宫殿多数在北,只有在西汉的时候,宫殿在城的南部。中国人有个习惯坐北朝南,北面为尊,它变了。由于地形的原因,南宋是沿用了南宫北城这一格局,南宋行宫位于城市南部的凤凰山一带。城市的北部有里坊、有街市,城市的形式跟汴梁一样,非常繁华、非常商业化,这是它的大致的面貌。临安城紧邻钱塘江,离杭州湾很近,水系很发达。城池是一个南北长、东西狭的一个不规则的状态,



15


的西边是西湖。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临安城内建立起了各种宫观、坛庙、府库、学校、官署,而且营造了一些御园,就是皇家园林。因为统治者在这儿基本上安定下来,他就扩建宫殿,皇城规模已经达到了周回九里,大致和北宋汴梁的皇城规模差不多了。这是我

们看到的皇城图,皇城之内有大内,宫城临山紧依着凤凰山而建。

现在对它有发掘,对遗址进行保护, 对城池的位置也有复原研究 。可以大致想象出当时的情况,建筑物的规模和数量,可能比北宋还是要少一点,但是一样内容不少。有御苑,有必要的一些礼仪和起居的设施。

和汴梁一样,临安也是一个商业十分发达的城市,而且它的手工业尤其发达。史料记载,在北宋的时候,杭州就是一个手工业极其发达的城市,五代的时候北方战乱很多,但是在杭州、在南方江浙一带相对比较稳定,所以很多工艺水平、技术保存得都比较好。北宋初年,很多工匠都是杭州的,而北宋时期的一些重要的工艺品像佛像、佛像的铸造、铸铜,都是出自杭州。杭州铸造好了运到汴梁,它的手工业很发达,现在中央政府到了这里,更刺激了它的手工业和商业。

16








苏州城在北宋时叫平江,是一座古城。这张图可以看出来,它是典型的附城,地方城市--所谓两套方城。 一般的都城是三套方城,外面有外城,外城以内有皇城,皇城以内是宫城,作为皇帝中央政权。地方城市为了安全,有个子城,也叫牙城。实际上衙门的衙的意

思,里面住的是地方政府的最高首长、长官。他的住宅,他的一些办公设施是在里头。外面是罗城,是外城。罗城和子城之间就是里坊,所以叫两套方城制度。当然它还有些附郭的县,这是中国特色。就是城里头可以分成若干个县,每个县有自己的衙门,这个衙门附郭,它肯定就不会在子城里,它在另外一个



17


地方有个办公机构。当时一个县叫长洲县、一个叫吴县,是办公机构。另外还有些公共设施,比如说府学,中国重视教育有府学、有贡院,专门举行考试的地方。还有一些旅社,叫亭馆,平江城里有十二处亭馆。同时已经有了些私家园林,南方园林起源很早,在平江城里已经有些,如我们熟悉的沧浪亭,宋代就有了,当时叫韩园。

有很多佛寺,平江城里的佛寺就有四十二处,其中佛塔有十三处,道观六处,所以宗教建筑还是很多的。

苏州城过去是前面是店面,后面是水系,它后面是运输系统,运到这里加工完到前街去卖,它是前店后水的关系,水系非常发达。



这个时期在北方先后有两座城市在中国建筑史上非常重要。一座是辽南京, 一座是金中都。

先看辽南京,辽代实行五京制度,它有:上京临潢府、东京辽阳府、西京大同府、中京大定府、南京析津府。析津府就是北京城的前身,大同府就是现在的大同,辽阳府就是现在的辽阳,大定府在辽宁省,临潢府还要靠北一些,是它的起源地。



18




辽南京西京府,就是燕京,今天北京城的前身。在这之前,唐代叫幽州,幽燕之地,燕就是燕山,幽就是幽州。936年辽代建国,开始兴起,比北宋早, 北宋是960年。936年把幽州城定为南京,1012年正式定名为析津府,是一个府。这座城市在唐代时候是个边城、州城,1008年,宋人路振记载了幽州的情况,幽州幅员二十五里,城中凡二十六坊,坊有门楼。说明当时的幽州还带有唐代色彩,有二十六个坊,每个坊有门楼,说明有坊墙,规模不是很大。但这时候已经是辽代的南京了,但是不是主要的地方。宋代的一位许亢宗《奉使行程录》代表北宋政府出使辽国。记载说:辽南京周围二十七里,楼壁高四十尺, 楼记九百一十座,地堑三重,城门八开。这个规模跟路振记载的差不多,二十六七里,每面大概两座门,共八座门,楼壁高四丈。地堑三重,三重城壕,有防卫性。辽史自己的记载,又加以扩展,地方三十六里,崇三丈,衡广一丈五尺,敌楼战橹具,八门。

这是一张辽南京的复原图,相对比较方正的一座城,四面各开两门,一共是八座门。它的宫城偏南,而且宫城向南突出。辽南京城里有子城,又称内城或者皇城,



19


位于罗城的西南隅,就是宫城。

一个南北略长的方形,它的宫城子城在城池的西南角,里面就没有再套城,实际上是两套城。它是一个皇城一个子城,把宫殿和苑囿放在一起了。

人们分析辽南京大致保留了唐代幽州二十六坊的格局。因为辽人是游牧民族,进来以后在建设上没有做大的改动,采取沿用的方式。城内有很多寺院,宋人洪皓的《松漠纪闻》记载:胡俗奉佛尤谨,帝后见像设,皆梵拜,公卿诣寺,则僧坐上座。辽统治者对佛教非常重视,官吏见了和尚要跪拜,和尚坐上座。这跟中原地区不一样。燕京兰若相望,大者三十有六,然皆律院,自南僧至,始立四禅,曰:太平、招提、竹林、瑞像。辽南京城内四塔林立,现在统计数量也很多。对辽代文献稍微梳理一下就能找到很多,像现存的法源寺辽代就有,它当然更早,唐代就有了,唐代是悯忠寺。辽代的天宁寺,还有辽代的建筑物。当然城外也有,像现存的戒台寺,辽代叫慧聚寺,是个典型的律院,是辽以前的。下图是城里一些寺院的分布的情况。





辽是一个非常重视佛教的这样一个朝代,后人曾经说“辽以佛亡、辽以释



20


亡,金以儒败”,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不提,但辽以佛亡至少说明辽代非常重视佛教。现在佛教的遗存特别多,恰恰给我们保留了一批佛教建筑。下左图是天宁寺塔,辽代的塔,非常精美的一座辽代塔。应该是北京城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



云居寺北塔也是辽代的,在北京的郊区(上右图)

这是金中都的大致图形,非常整齐的一座城池。它沿用了辽代的宫城,辽代宫城在西南角上,它虽然扩展了,但它宫城稍微偏西,中部偏西。宫城之外有皇城,这样形成了大内、皇城、外城三套方城,跟汴梁城是一样的。每面设三道门,十二座门。跟北京城不一样,后来的北京城十一座门,北面只

有两座门。它是每面三座门,跟长安城是一样,唐长安里面三座门。城门与城门只在几个主要街道上可以贯通。因为中间有皇城和宫城,有些地方就撞到皇城和宫城了。有几条街道是完全可以贯通的,城门对城门。一个非常规整的城



21


市,三套方城,而且宫殿居中,宫殿前面突出一部分,应该是它的衙署及千步廊的所在。

另外这个城市的水系很发达,一座城市的建成首先要考虑它的山形水势,交通是不是便捷,水源是不是充沛。北京城也就是燕京,它之所以成为首都,除了地势上的原因,还是一个连接中原地区、东北地区和蒙古地区的三个交叉点的交汇点。东出山海关到东北,西出门头沟往山西、内蒙外蒙,南边一个大平原,这个本来就是个选都的好地方。在风水上也是极好的,五代南唐的时候就有人说:冀,乃天地间好一个大风水。背有燕山,左有泰山为青龙,右有华山为白虎,前有案为嵩,远有朝为衡。把整个五岳纳入到一个大的风水格局里。古人很看中这个地方,元代人到这儿也是说这个地方如坐一个座椅,后面有靠, 前面一望无际,地理位置上适合建都。同时水系发达,中都城的水系它有莲花池水系,古代叫洗马沟水系,现在西客站这附近叫莲花池,这是一条水系。从永定河过来的,金代叫西湖。还有钓鱼台水系,就是现在的玉渊潭那片叫钓鱼台,现在水源还是很发达的。高梁河水系,西直门这一带。辽跟宋在高梁河打了一大仗,那是一个水系。至少三大水系。另外宫城内还有一个鱼藻池。它的水域很发达。这张图是金代水池的雕刻,说明金代的水系很发达,有各种水边的设施。

这期间城市很发达,有很多城市。金代也不止是一座中都,金代还经营过汴梁,辽代还有西京、上京、中京,也有很多建设。

在辽、宋时期还有一些南方城市,也曾经很发达,如泉州城的前身。明州,宁波的前身。静江,桂林的前身。在宋代也都是商业、手工业非常发达的地方城市。也有城门,是不规则的城,它的城门也有些防卫的设施,都是很接近的。



22




2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aa535f1a6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