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游子吟创作背景是什么

2023-01-21 17:02: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孟郊游子吟创作背景是什么》,欢迎阅读!
孟郊,游子,创作,背景,什么

孟郊游子吟创作背景是什么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古体诗。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此诗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孟郊游子吟赏析

游子吟是孟郊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歌颂母爱的诗歌,诗中展现了骨肉深情,先来看看游子吟。

游子吟(唐乐府·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慈祥的母亲手里拿着针线正在忙活 孩子即将远行母亲要赶制新衣

在临走前母亲一直忙忙碌碌希望将新衣缝的严严实实的 因为担心孩子一去不知何时是归期

子女的孝心就如小草一样微弱,这样的孝心怎么能报答的`了母亲多年的养育之恩呢?

读完游子吟发现通篇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只有淳朴素淡的语言,但是却饱含深情,情真意切,拨弄着万千游子的心。

游子吟的主题思想很简单,那就是母爱,孟郊将母爱的伟大情真意切的吟颂给世人听,情感朴素却真挚。开篇两句人与物皆备,母与子,线与衣,用线将骨肉之情连接起来,中间一句描写母亲穿针引线缝补衣服的场景,将母爱刻画的异常深刻。母子两人无话语,无泪水,但是感情呼之欲出,扣人心弦。最后两句情感得到升华,用小草的微弱来形容子女的孝心,用春日来比喻母爱,春日照大地暖小草,小草怎么能报答春日呢?

孟郊游子吟创作背景是什么?


孟郊的一生穷困潦倒,仕途坎坷,早年参与科举考试但是屡试不第,到了46岁的时候才中了进士,中进士后得了个溧阳县尉的工作,这是一个小官,他的抱负没有得到施展,在此期间孟郊作诗为乐,不免公务荒废,后来这种情况被领导发现,于是另派一人担任县令并将他的俸禄对半分,这让孟郊的生活更加困苦,后来孟郊罢官,游子吟就是在溧阳当县尉的时候所创的。

【词句注释】

⑴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 游子吟 游子吟

⑵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⑶临:将要。

⑷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

⑸谁言:一作“难将”。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⑹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1] [2]

【白话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孟郊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游子,他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漂流在外的游子无不想念在家的老母,母子分离的场景最为痛苦。孟郊理解这种感受,所以将离别时最普通的场景作为开篇从而引发共鸣。

关于孟郊游子吟赏析,孟郊游子吟创作背景是什么?我们已经介绍完毕了,游子吟是一首赞颂母爱的作品,在孟郊的笔下母爱真挚而伟大,语言朴素但是感情却尤为细腻,堪称是不朽佳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6e7f654b6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