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尘埃

2023-05-07 17:05: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历史的尘埃》,欢迎阅读!
尘埃,历史

历史的尘埃

历史的尘埃_600

陌上阡头的孩子望断了最后一只南飞的北雁。 黎明的鼓角吹断了瘦马的哀鸣。

在这个萧瑟的秋季里,似乎什么都是断的,若一定要找到一件不断的东西,恐怕就只有苏轼手中的使节。16年过去了,此刻,他正面向长安的方向立着,一言不发。昔日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染上微霜,昔日,那健朗的男子如今已近迟暮。

塞外的狂风无情的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长年的残暴风沙使他面如死灰。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深邃的眼眸,在历经时光痛苦的折磨。匈奴人无数次的辱骂与反复无常的塞外风雪之后,依旧淡然笃定。沿着他的视线望去,你会看到地平线上几垄土丘,那下面埋葬着在他之前几位使臣的尸体。寒冷的.风笼罩在坟墓上空,使本就荒芜的草地显得更加阴森恐怖。风呼呼地吹过苏轼单薄的身体,他的长袍猎猎作响。

我要活着回长安,苏轼想,我要活着回中原。对,是应该活着回去的。故乡就是江南,那里有柳树,有桃花,有年迈的母亲,还有那多年未见的妻儿。中原有成千上万个幸福的家庭,有一大帮忠诚于国家的臣子,有英明神武的皇上。如果没有战争,没有匈奴的杀戮与骚扰,这一切门是极美好的。可是匈奴人切破坏了这美好。匈奴真可恨!一想到自己的使命,他挺了挺身子,仿佛三天粒米未沾滴水未进于他并无大碍。

他一直伫立着,他没有倒下,他已经战了16年了,而且预备一直与匈奴抗衡下去,直到敌方改变主意为止。

有两个匈奴士兵走过,见苏轼依旧未倒,吃惊不已。 “他很没死,中原人这么久没吃饭都不死,莫不是有妖术?” “要不我们报告单于?”

马蹄声渐远,风声渐息,草地上那手持使节的男子,高贵的犹如天神。


历史将苏轼的16年光阴遗忘,那十六个年头像尘埃一样,微不足道;历史却将苏轼的高尚记下,那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5a0785340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e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