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语文考的是思维而非记忆

2022-03-24 04:28: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2高考语文考的是思维而非记忆》,欢迎阅读!
语文,思维,记忆,高考,2022

2021高考语文考的是思维而非记忆

2012高考(微博)语文科目已结束,新东方优能中学名师、新东方在线(微博)网络课堂高语文名师国家玮,根据对2012语文真题的分析,总结了今年高考语文考试的两大基本特点,同时据此对2013考生的备考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地广大2013考生有所帮助。 今年考试呈现出的最基本特点:

第一个,考的是学生思维,不考学生的记忆。之前背诵了现成段落的学生可能会非常恐惧,因为他发现今年背的东西不管用了。

第二个,考的对生命的理解,而不是对生活和情感,而是你怎么用生活把情感理解清楚。 材料作文最能看出一个人,同样的材料不同的观点不一样,从你的不同观点中,我可以迅速推断出你的心智水平是否达到成熟,这样可以把好的学生区分出来,这是一个全国命题的趋势。

刚才我说了一下这次2012年全国高考语文卷子的点评,一般我们都会说这个题目怎么样,而国老师是把每道题目怎么写,具体操作教给你,我觉得这个更有用。

再下来,简单看看阅读题,我们新高二的学生,我们新高三的学生,你们刚刚接触到高考题的时候,大家一直有这样的困惑,老师,我之前背了很多东西,但是这些都是我无法合理运用到考试中,究竟怎样解决呢?

我们看一下,这是考试对阅读题的要求,通过这个,能够让自己的进步自己察觉到,也可以定位到自己问题在哪儿?一个问题答不出来有三个原因,第一个,你没有达到初级理解的程度,但是考试还有另外一个,就是深度理解,在你把这些背会之后,是否能够用自己的理解去解决,你至少要知道一个答题的基本模式。

问题就出现在这儿,高考难度中还有一个难度叫运用,运用也有两个层次,一个叫初级运用,很简单,就是你背下一个模板,这个东西在什么情况下是什么作用,一听到作用你就兴奋了,条件反射,答出来了。但是高考解决的是高级应用,换词了,请回答这样写有什么样的目的,有什么样的用意,我没有背过什么叫目的,什么叫用意,老师告诉你阅读题你这样答,你背下来答对了,这是初级运用,我换个词,因为目的就是用意,用意就是作用,换了之后就答不出来,原因是我给了你一个间接情景,换了问法,所有题目难,难在我的设问方式一般都是间接设问,答案还是那个答案,但是问法换一个你没有见过,你可能答不出来,这也是一个高三的学生要关注的,一个高三学生怎么可能没有背过东西呢?可是为什么真正考试时候的时候答不出来呢?原因就是问法换了,要识别间接情景。

老师现在手中,因为时间紧张,先拿到了北京卷,就先和大家说说,其实道理是一样的。 剩下的修辞,你看到比喻、拟人,这个看到太多了,这个也不考。所以剩下来看,真正要考的就是表达技巧中的前三个,因为前三个都没有听说过,比如说象征,一个是对比,什么是对比?有人认为两种东西互相比就是对比,这就是为什么你考得分少,比如我和姚明来


比个子,我肯定是衬托他,因为他是人,我和瓶子比,因为我们品种不同,用瓶子的矮来烘托我的高大。

你们背过诗,李白写过“天台四万八千丈”,写天目山太高了,品种相同互相比较,或者叫衬托,用五岳的矮来衬托天目山高。白居易写《琵琶行》,写琵琶女的琴声太好听,说琴声响起,四处寂静,唯见江心秋月来,琵琶和月亮之间不一样,因此用月亮来烘托琵琶琴声好听,所以不要以为你懂对比。

象征也是,今年的北京卷子,张海迪写的那篇文章依然还是考象征,去年考的是祁连雪,祁连山在这里有什么象征?象征就是用一个抽象物表象出来,我爱你太直白,所以用月亮代表我的心。2005年名字叫《合欢树》,说妈妈我爱你太直白,可以写成我爱树。2008年,北京卷叫《碧云寺的秋色》,想说大自然,我爱你,太简单了,爱碧云寺的秋天,就是爱大自然的象征,2009年叫《司马祠》,庭院就是司马迁的象征。2011年,就是去年,说大西北你太有生命力了,我赞美你,写大西北我爱你,具体的祁连山的雪。

语文英语最大区别是什么?英语题叫细节,WhyWhatHow大家看英语中经常是这样问的,但是今年北京卷几乎没有这样问,因为语文比你第二英语层次更高,英语只要你能读懂就行了,语文你要能欣赏出它好在哪儿。所以外语体经常看到的是WhyWhatHow语文经常是这样写有什么意义的,有什么的表达方式,有什么的修辞手法。

类似的问题一下就凸现了,北京卷这么多年一直坚持以鉴赏为主,对象征的考察就是重中之重,05年的题目叫《合欢树》,这个写法有什么效果呢?只要还记得老师讲过的,在这么多手法中主要有三个,一个象征,一个对比,一个欲仰先抑。孩子爱妈妈就去看树,为什么看树呢?因为树就是妈妈的象征,这样写的特点就是含蓄抒情,构成了全文的行文线索,就是我前面强调过好多好多次的象征的好处。

2011年的北京卷叫祁连雪,雪是《祁连山》的文眼,雪有什么作用,当然雪是热爱大西北,大西北生命力的象征嘛,构成了全文的行文线索。 参考2013高考的学生在接下来复习中需要注意什么? 第一,关键词。

国家玮:今年给新高三的学生提出一个新的建议,大家今年要着重从这样三点进行新一轮的复习,第一个,作文彻底改变思路,虽然这样写很俗,但是这是今年开始整个语文作文的导向——爱,如果在爱前面加一个字的话,叫“大爱”,不是你周围的是,高三跟初三学生最大的差别就是你的爱要有文化,要有社会,要有对苍生的生命的大的关怀,你意识到这个,你的语文成绩会真的好起来。

我见过原来好多打70分、80多分的学生,最后能打130,他们觉得老师你讲这个没有意义,但是我按照你的想法去考虑的时候,发现语文是做不了假的。我们老师也很聪明,这个题目让你能写上司马迁、苏东坡的,我绝对不出,也就是今后的押题对语文备考是毫无意义。


第二,阅读

给你一个关键词就是本质,为什么还要学语文一个高三的卷子给你父母做,如果他不是教语文的话,他能及格的话就不错了。语文为什么会存在?都是中国人说话方式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说话方式叫我爱你,有些人说话叫月亮代表我的心,因为语文说话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白的,一种是用含蓄的,还有人用含蓄、委婉的方式去阐述大家都懂的道理。 因此李白的伟大不在于他说我思念故乡,他说的是“举头望明月”,李白不说我热爱大自然“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因为语文的本质就是象征,用一个具体的物来说明一个抽象的概念,当有人这样说话的时候,语文就产生了,这是语文学科的本质。 第三点,夯实基础,但不是死记硬背

这点老师没有意见,但是夯实基础一定要搞清楚,语文基础不是背来的,所以现在开始大家记住一件事情,你要明白语文作为学科存在是文气当先,在接下来一年中,你真正阅读三到五个世界上确实有影响的作家作品,不用那么多,你没有必要读鲁迅全集,你只要看鲁迅选集,就叫鲁迅先生讲的,真货色,学了12年的语文,一个人真正的没有看过两三篇作文吗?

所以语文的本质是写霍金、奥巴马吗?还是写沈从文、刘墉,如果你了解你写什么,语文就不会走偏,语文绝不仅仅是背点成语、校正字词就能学会,很多人非常后悔,如果我读了一篇沈从文的作品,我会是什么样子。

今年的高考题和语文命题充满了文化气息的现象告诉我们,我们学了12年的语文是真的要读点书的,而这点书绝不是市面上买到的什么“一口气读完历史”,你得留下时间来去读,我想今年你在看完老师的深度解题之后,在你去考试的2013年一定会有不俗的表现,一定能拿个高分,因为语文一直与人的生命体验相关的,这不是大话,而是真正所有的学生得了高分,在学生的卷子当中我一字一句读出来的,我在字里行间读出了爱,读出了对语文的了解,读出了鲜活的文气,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51f0d34ba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4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