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平江百花洲》阅读附答案

2022-05-01 09:02: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泊平江百花洲》阅读附答案》,欢迎阅读!
百花洲,平江,答案,阅读



《泊平江百花洲》阅读附答案





泊平江百花洲① 杨万里

吴中益处是姑苏,却为王程②得胜游。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注】①这首七律是诗人从临安赴建康江东转运副使途中所作;平江百花洲:平江,府名,治所在今江苏姑苏,百花洲是当地的一个沙洲。②王程:为王事(公事)而奔波的旅程。

8.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扼要分析。(5分)

9.后人在评价这首诗的颈联时说它“无理却有趣”,结合该联,谈谈你对“无理却有趣”这一评价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8.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扼要分析。

5分)参考:姑苏本是吴中佳胜,诗人因王程之便得以游赏姑苏胜景而兴奋不已,看着熟识的岸旁杨柳和青山白云,颇有悠然自赏的得意;(结合一、三两联,2分。只答出情感,不结合诗歌扣1分)诗人由泊在百花洲的孤舟想到自己身如孤舟,漂泊不定,已有半世之久,不由得生发出对这类羁旅糊口的无奈与感慨。(结合二、四两联,只答出情感,不结合诗歌少一联扣1分。共3分)

9.后人在评价这首诗的颈联时说它“无理却有趣”,结合该联,谈谈你对“无理却有趣”这一评价的理解。






6分)参考:岸旁杨柳都认得自己,眼底云山也竭力挽留“我” 1分),看似不符合糊口的常理,实际上是诗人成心将景物拟人化,明明是自己喜欢杨柳,迷恋眼底云山,却从对面写来,成心说成是岸旁杨柳都认得自己,眼底云山也依依挽留自己。(2分)这样写既凸起诗人对这一带风物的熟识,也包含了诗人对其间风物的密意,显得不落俗套又更有情趣。(3分)

【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洴塘村)。南宋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里。在中国文学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

【鉴赏】这首七律是光宗绍熙元年(1190)诗人从临安赴建康(江苏南京)江东转运副使任途次所作。平江,府名,治所在今江苏姑苏,百花洲是当地的一个沙洲。

开头两句交代自己与姑苏的因缘。平平叙事,颇有民歌风味。读来似乎是庆幸自己因王程之便而得游赏吴中佳胜,实际上却是为下文翻出感慨作势。“王程”二字已微露端倪。王程,谓为王事(公事)奔波的旅程,用法甚新。“半世三江五湖掉,十年四泊百花洲”。杨万里于绍兴二十年(1154)中进士,初授赣州司户,继调永州零陵萃,之后历任内外官职,奔波于江湖间,到写这首诗时,已半世(指一个人的半生)之多;十来年间,因主程所经,曾四次泊舟于百花洲畔。这一联用秀朗工整之笔概括了自己的漂泊羁旅的糊口,其中含有身世之感,但音调其实不繁重,无宁说还带有一点悠然自赏的象征。从面前的胜游回顾半世以来的行迹,从面前的百花洲联想到所历的三江五湖,时间、空间都延伸扩展了。这一联在对仗上句法上有两个显明的”“






“四”“五”对“百”;二是上下句的句法其实不同(下句的“泊”是动词,与上句的“江”为名词不同,五湖棹与百花洲也有所不同,平仄也不调)。这样一种对仗,表现出诗人的巧思,拥有一种轻盈流利、拗折错落的美感。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颈联承“四泊百花洲”凸起自己对这一带风物的熟识。明明是诗人认得岸旁杨柳、迷恋眼底云山,却成心将景物拟人化,从对面写来,说成是岸旁杨柳都认得自己,眼底云山也依依挽留。这样写,既饶情致,又不落套。诗人对其间风物的密意也更进一层地得到表现。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尾联承“半世三江五湖棹”从面前泊岸的孤舟兴感,说别再抱怨孤舟漂泊不定,将自己载往三江五湖,要晓得,自己原就是一只不系的孤舟。上句先放开一步,下句却透过一层,揭露了事情的底蕴。这个结尾,将“四泊百花洲”所引发的感触与联想凝聚到一点上:身如孤舟,漂泊无定,从而点明了全诗的宗旨。

杨万里的诗,活泼自然,富于新意,思想感情则每每不够深沉。这首抒写旅途感受的诗,思想深度原很有限,它的特色仍在轻盈清爽、洒脱自然。不仅额、颈两联对仗有如行云流水,一气舒卷,就连尾联的直抒人生感慨也显得轻松自若,绝不凝重。这类清畅流易的格调恰是杨诗风格的一个显著特色。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4a4dc6d89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