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结构理论的演进

2023-02-07 19:47:0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资本结构理论的演进》,欢迎阅读!
资本结构,演进,理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资本结构理论的演进

作者:师田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28

要:资本结构是企业筹资决策的核心问题,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西方筹资理论的核心是资本结构理论,共经历了三个阶段:传统资本结构理论阶段、现代资本结构理论阶段、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阶段。以下分别详细概述各阶段的理论成果。 关键词:资本结构、MM理论 一、传统资本结构理论阶段

大卫-杜兰特在1952年发表的《企业债务与权益成本计量方法的发展和问题》报告中比较全面、系统的阐述了有关资本结构理论的思想。他把这种思想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净收益NI)理论、净经营收益(NOI)理论和传统折中理论。由于这三种理论都没有经过统计数据的分析验证,因此并没有得到理论界的认可。

1.净收益理论:这种观点认为,在公司的资本结构中,债权资本的比例越大,公司的净收益或税后利润就越多,从而公司的价值就越高。按照这种观点,公司获取资本的来源和数量不受限制,并且债权资本成本率和股权资本成本率都是固定不变的,不受财务杠杆的影响。 2.净营业收益理论:这种观点认为,在公司的资本结构中,债权资本的多寡,比例的高低,与公司的价值就没有关系。按照这种观点,公司债权资本成本率是固定的,但股权资本成本率是变动的,公司的债权资本越多,公司的财务风险就越大,股权资本成本率就越高;反之亦然。经加权平均计算后,公司的综合资本成本率不变,是常数。因此,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无关。从而,决定公司价值的真正因素应该是公司的净营业收益。

3.传统折中理论:除了上述两种极端的观点以外,还有一种介于这两种极端观点之间的折中观点,我们称之为传统观点。按照这种观点,增加债权资本对提高公司价值是有利的,但债权资本规模必须适度。 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1.MM理论

MM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莫迪格利安尼和米勒(Miller)提出的,他们在1958年发表的《资本成本、企业财务与投资理论》一文中,提出了最初的MM理论。最初的MM理论是建立在如下基本假设基础上的:①企业只有长期债券和普通股票,债券和股票均在完全的资本市场上交易,不存在交易成本;②投资者个人的借款利率与企业的借款利率相同且无负债风险;③同一风险类别假设,即经营条件相似的企业具有相同的经营风险;④每一个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平均营业利润的期望值都相同;⑤所有的现金流量都是永续年金,包括企业的利益、税前利润EBIT)等,即企业的增长率为零。

该理论认为:在不考虑公司所得税情况下,①企业价值不受资本结构(也就是负债比率)的影响。②利用财务杠杆的公司随着企业负债的增加,其股本资本成本率会随着债务筹资比重的增加而上升,但整个公司因举债带来的财务杠杆利益会被股权资本成本的上升而抵消,最终使举债公司的平均资本成本等于负债成本,从而使公司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但若考虑公司所得税因素,公司价值会随着财务杠杆系数的提高而增加,从而得出公司资本成本与公司价值相关的结论。具体为:①在考虑公司所得税情况下,公司举债产生的债务利息因计入财务费用形成节税收益而增加公司的净收益,负债企业的价值会超过无负债企业的价值,负债越多,差异越大,且当负债比率达到100%时企业价值最大。②随着企业负债的增加,其股本资本成本率会随着债务筹资比重的增加而上升,但节税作用使得这种上升小于整个公司因举债带来的财务杠杆利益,最终使举债公司的平均资本成本低于无负债企业的资本成本,从而使公司价值上升。

2.权衡理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詹森和麦克林(Jensen and Meckling1976)、瓦勒(Warner1977)、梅耶斯和海吉拉夫(Myers and Majluf1984)针对MM理论的缺陷提出了税负利益一破产成本的权衡理论。他们认为:MM理论的最大缺陷就是完全忽视了现代经济社会中极为重要的两个因素:财务拮据成本(又称财务危机成本)和代理成本,从而使MM理论的结论失去现实意义。权衡理论通过放宽MM理论完全信息以外的的各种假定,考虑在税收、财务拮据成本、代理成本分别或共同存在的条件下,资本结构如何影响企业市场价值。它包括:一是负债的好处:①企业所得税的抵减作用。由于债务利息和股利的支出顺序不同,世界各国税法基本上都准予利息支出作为成本税前列支,而股息则必须在税后支付。②权益代理成本的减少。负债有利于企业管理者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在职消费,更为关键的是,它有利于减少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从而减少低效或非盈利项目的投资。二是负债的受限:①财务拮据成本,包括破产威胁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权益的代理成本;②个人税对企业税的抵消作用。因此,现实中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是使债务资本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时的比例。 三、后先代资本结构理论阶段 1.代理成本理论

代理成本理论的创始人迈克尔·詹森(Michael C. Jensen)和威廉?麦克林(William Meckling )于1976年首先将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和资本结构理论综合起来系统地分析和解释信息不对称下的企业资本结构的问题。他们把管理者与股东利益冲突导致的代理成本界定为外部股票代理成本,而把债权人与股东利益冲突以及与债券相伴随的破产成本等界定为券的代理成本JensenMeckling认为伴随着股权债务比率的变动,两种代理成本会呈现一种此消彼涨的权衡(tradeOff)关系,即债务的增加对股权代理成本有两方面影响: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管理者投资既定的情况下,债务增加了其持有股份,进而可以减少股权稀释产生的股权代理成本;②Jensen1985)的自由现金流量假说认为债务的本息偿还(硬偿付约束)可以减少可供管理者使用的自由现金流量,借此减弱管理者浪费的可能性。因此在Jensen Meckling看来,公司最优资本结构应选择在两者之和最小的一个点上。 2.信号传递理论

罗斯认为莫迪格利安尼和米勒的分析隐含地假定市场拥有企业的完全信息,包括企业收入流的信息,但实际上可能只有企业的管理者知道企业收入流的真实分布,市场上的投资者只能通过对企业表面信息的分析对企业收入流进行估计。这样就使得管理者可以通过资本结构的选择来改变市场对企业收入流的评价,进而改变企业的市场价值。罗斯保留了完全信息以外的所有假定,假设企业经营者比投资者更多地了解和把握企业内部的经营信息,投资者只能通过经营者输出的信息来间接地评价企业市场价值,资本结构就是经营者输送的一个信号,投资者根据资本结构的变化来评价企业,并决定是否进行投资。信号传递理论明确了企业市场价值与资本结构有关,但在模型中却没有提出防止经营者向外输送错误信号的内在约束机制。 3.优序融资理论

1984年,梅耶斯(Myers)和迈基里夫(Majluf)在Ross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优序融资理论(Pecking Order Theory,也称啄食理论)。优序融资理论以非对称信息条件以及交易成本的存在为前提,认为企业外部融资要多支付各种成本,使得投资者从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来判断企业市场价值。企业会根据投资机会调整目标利润分配率,但相对于投资机会和利润这一比率是不易变动的,这就意味着内部现金流与投资支出是不等的,当内部现金流小于投资支出时,公司会改变资产组合;当需要进行外部融资时,公司首先发行最安全的证券,即从债务融资开始,然后选择混合型证券组合,如可转换债券,最后才会选择股权融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3ff943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e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