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教案

2022-07-14 13:08: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芣苢》教案》,欢迎阅读!
教案

芣苢

【教学目标】

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和四言诗的特点。 赏析诗歌使用的动词妙处及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

【教学重难点】

诗歌内容和思路的理解,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以及动词的含义。 古文字词的比较辨析。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1.我们今天要学习是《诗经》里的一首诗——芣苢。它描述的是两千多年前,一群女子在采摘芣苢时的场景。

2.拿出手,和老师一起写题目。 3.齐读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图片),这就是芣苢,你们平时看过吗?把它另外一个名字叫出来,你或许会有一点印象。车前草。它的叶子可以食用。到了初夏,开花,结出的子,就叫车前子,晒干后可以入药,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所以古人就要去采摘芣苢。 二、疏通字词

1.下面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生字的读音。 2.打开诵读篇目,全诗共三章12句。四句一章。你们的诵读纸上少了几个字,能找到吗?从哪里找到的?好一个聪慧的孩子。看着大屏幕,把这四个字读一读。

3要美观地把这些字书写,在间架结构方面你想提醒什么?针对“掇”字,在笔画的变形上,你想提醒同学们什么?“襭”字仔细观察,写时要注意什么?

那我们就按顺序工整地把这几个字写进去。

4.知其音形,还要知其意,我们先观察第二章里面两个字,观察“掇”和“捋”字,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掇”右边有四个又字。在古代又字指的是手。从字形上看,“掇”字包含这么多手,是什么意思?再看看字,右边又指什

1 / 3




么?你看资料,会有更多的发现。

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演示捋。通过结合注释和字形,我们理解了“掇”是一个一个地摘,而捋是一把把地摘。

5再看“袺”“襭”你们有什么发现吗?这两个字和衣服有关。看看注释,理解他们的意思。结合注释来理解可是一条法宝。当时老百姓的衣服是这样的(出示图片),他们的衣襟长达膝盖,腰间有腰带。类似风衣的款式,这两个字,意思也很接近哦!谁能说说什么意思吗?上来用动作演示一下怎么是“袺”,怎样是“襭”吗?通过结合注释和图片,我们又明白了“袺”“襭”的意思,真不错。 三、读通诗句

1.除此之外,你还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2.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诗,读通句子。

3.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诗句。读得很流利,还读出了古文的韵味——断气连。

4.诗句不但要读流利而且还要读出节奏,表现节奏美。想想我们以前学习诗文的停顿节奏是怎样的?下面咱们就读给同桌听听看。

5.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咱们一起来听听他的节奏。 6.请同学们依据节奏再读。 四、体味吟诵

1.我们刚才诵读了这首诗,但是古人却不这么读诗,他们是吟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2.下面我们小声跟着吟。 3.放出声音一起吟.

4.这种诵读方法叫吟诵,吟诵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早先的文人学子读诗读文就是这样吟的,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呢!已经成为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5.在吟诵这首诗的时候,你发现有什么特点?

6.这就是吟诵的特点,能充分表现出诗句的内涵美和音律美,也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诗句。

7.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吟诵,一边想象这幅采摘芣苢的画面。 8.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画面呢?

9.难怪元代学者吴师道这样评价道——,清代学者方玉润也这样写道——

2 / 3




10.引读——你看,风和日丽中,三三两两的女子,行走在田野,看到漫山遍野的芣苢,情不自禁吟起来:正在采摘的女子采得更欢快了,手上也更加忙碌了,她们也和道——

手上的芣苢越采越多,她们把芣苢装进了衣襟,把喜悦融进了诗里—— 11多么美丽的劳动画面,让我们放下课文,站起来,一起加入她们的行列,边吟边做动作——(背诵)越采越多了!越采越忙了!越采越欢了! 五、感悟形式

1.感谢诗经,感谢芣苢,让我们有了如此尽兴的体验。今天学的诗句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吗?你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2.诗经里面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重章叠句,结合本诗句谈谈重章叠句的理解。你觉得这样的写法有什么特色吗?

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

3全诗几个词语有细微的变化?这六个字是随便用的,还是作者有用心的?可以调换顺序吗?同桌讨论讨论。

4.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是作者却很有用心,写出了芣苢越采越多,姑娘越采越欢满载而归的过程。让我们读起来是越读越有味道。 六、拓展升华

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就是这样一边采着野菜,一边唱着歌谣,是多么快乐,么自在。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快乐也无处不在。你们看,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他们在干什么?

1.活动还有许许多多,让我们说说我们自己的活动情景!(出示填空) 你用了一个动词。有谁能用两个?

2.合作效益会更大哦!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成果大?吟诵作品。

同学们,中华古诗文源远流长,古人的吟诵可以说是打开中华文学宝库的一把金钥匙。课前欣赏的就是诗经的吟诵。网上还有很多吟诵知识和吟诵的篇目,都能给你不一样的感受,大家有时间一定要去听一听!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3a16f7c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f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