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应如何对待不善交往的幼儿

2023-01-29 23:39: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教师应如何对待不善交往的幼儿》,欢迎阅读!
不善,交往,对待,幼儿,教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教师应如何对待不善交往的幼儿

作者:马琳琳

来源:《黑河教育2015年第02

当今社会幼儿成为家庭的中心点,一个幼儿对多个家长的比例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然而,因为幼儿被保护得太好、太周到,一些已经不会与外界沟通和与小伙伴交往了,取而代之的是发脾气、摔东西、使用暴力等一些不良行为。有些家长不急于纠正、不正确面对,选择逃避等,最终把问题都抛给了教师,特别是幼儿园教师,有的家长甚至会对幼儿说:你再不听话,我就让老师好好管管你!那么,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该如何对待不善交往的幼儿呢? 一、不善交往的幼儿有哪些类型 1.不会主动交往的幼儿

A是我们班本学期新来的幼儿,她是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可是她不太会主动交往。例如,早上入园的时候,别的小朋友热情地和她打招呼,老师也会热情地和她打招呼,而她不会主动问好,而是回头看着妈妈说:你替我说吧,我不想说。妈妈批评了她,但效果不好。她的母亲在与我的沟通中说:马老师,我家孩子为什么不爱说话?每次见到熟人都不吱声,其实挺想和别人玩的,在家挺爱说的呀!是不是胆子小呀?我问:在和别人说话的时候,是不是你们都替她说了?或者你让孩子按照你的方式说?你说一句她学一句?她的妈妈点点头。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大人总是把自己认为正确的模式强加给孩子,时间长了幼儿就养成习惯,不会主动说话,甚至觉得家长完全可以代劳。其实,幼儿与我们成年人一样都是有思想、有判断力的,他们的想法、做法和语言不一定完全是正确的,但是作为家长和老师,一定要给幼儿表达的空间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纠正但不要打断,更不要代劳。 2.认为使用暴力能解决问题的幼儿

幼儿在家经常看电视、玩电脑,很多家长工作很忙,所以和幼儿的亲子时间也就变得很短暂。动画片在很多时候成为幼儿模仿的样本。我们班的一些幼儿每天说得最多的就是猪猪侠又把玫瑰公主打败了、奥特曼又战胜怪兽了等。有时,他们觉得暴力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再加上有一部分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通过武力和同伴抢东西胜利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其实最让老师头疼的就是这类家长,他们的暴力观直接影响了自己的孩子,使孩子和他们的想法一样,还总觉得自己这样做能得到父母的认可。幼儿园经常会发生幼儿间争抢东西的事情,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占有欲都很强,所以很容易发生暴力事件。作为教师,我们应采用观察、分析、引导的方法,先弄清楚事情的原委,然后站在幼儿的立场分析,之后再进行引导教育,让幼儿真真正正认识到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这样才有利于他们改正错误。在引导的过程中一定注意要有耐心,因为这种行为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所以改正也要花很多时间,还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让幼儿产生逆反情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教师应怎样引导不善于交往的幼儿 1.教师应发现幼儿的闪光点

教师应寻找幼儿的闪光点,并鼓励幼儿展示自己,帮助他们提高自信心,在表现自我中感受自己的能力与价值。比如,在元旦晚会之前,教师可以鼓励并帮幼儿表演小节目,让每个幼儿都成为晚会的亮点,逐渐引导幼儿喜欢这种活动,并充分表现自己。 2.家长应带领孩子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家长应多带幼儿参加园内外举行的集体活动,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会相互关爱、相互帮助,体验互助的幸福与力量。家长应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经常鼓励幼儿,不应责骂幼儿,可以用些小礼品奖励幼儿成功交往,培养他们与人沟通的习惯。 3.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流

教师应学会以平等的身份与幼儿交谈,成为幼儿的好朋友,进入幼儿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与同伴相处的情况,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知心朋友,并促进其发展。 三、家园配合对幼儿的交往发展很关健 1.及时反馈幼儿在园的变化

家长平时最关心的就是幼儿在园里的一日生活,教师不仅要细心观察幼儿每天的情绪变化和各方面的进步,而且应把每天发现的不足及时告知家长,通过教师和家长的鼓励,可以让幼儿更主动地与他人交流,通过家园共育更好地帮助幼儿进步。 2.共同配合,总结出改善的方法

教师应善于观察幼儿的需要,家长应给幼儿自由的表达空间,不要对他们的话表现出不满意和不耐烦,否则会打消幼儿的积极性,使他们下次更不愿意和他人交往。教师和家长应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只要发现了幼儿的进步就要马上给予肯定,培养幼儿的成就感。在讨论幼儿的行为时,应注意幼儿的隐私,对幼儿不好的行为要注意委婉地表达,以引导为主,不要用幼儿接受不了的话语打击他们的自尊心,切忌在幼儿面前谈论别的幼儿哪方面比他强,否则时间久了幼儿会有失落感,不利于进步。

总之,教师细心观察可以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并结合实际情况与家庭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自信大胆、主动表达的能力,让幼儿可以充分展示自己、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建立自己的朋友圈,而且幼儿会将自己的语言智能与人际交往智能发挥得更加出色。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20d2d2749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7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