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为主,高效提质——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3-04-17 15:54: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思维为主,高效提质——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欢迎阅读!
思维,语文,为主,高效,小学

思维为主,高效提质——思维导图在小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思维导图是小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知识中一种比较简单且有效的学习方式,更是学生自主开展阅读学习的一种有效性工具,从而帮助学生在锻炼阅读思维的同时,让学生在高效化的阅读学习中能够得到能力的提升与素养的提高。本文尝试在小学与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以确保学生能够高效开展阅读学习,以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策略;思维导图;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能够借助一些学习工具,学习一些比较简单的阅读文章”,且倡导学生以主动的方式参与到阅读学习当中,以便学生在新型课堂结构中主动进行探究、互动与交流,从而逐步强化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学习体验,让学生主动带着强烈探索欲参与到语文阅读学习之中,便于教师在此基础之上构建高效化的阅读课堂。思维导图便是这样的工具,简单且有效,能够在强化学生阅读学习参与感的同时,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深化他们的思维认知,让学生在“被迫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过程中得以深入掌握阅读知识,梳理阅读思路,完善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结构,助力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有效提升。那么,具体该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引领学生开展高效化学习呢?

一、增强使用频率,发展学生自主阅读意识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诸多老师忽略思维导图在阅读学习中的引入,导致学生无法熟练运用思维导图开展阅读学习,且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技巧上明显经验不足,导致学生无法正确、高效运用思维导图开展阅读自主学习活动。为逐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树立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养成自主开展阅读学习的习惯,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之中增加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


的频率,让学生有能力、有兴趣在阅读学习中借用这一工具对阅读文本进行相应探索,进而让学生有序进行阅读学习,增强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比如,在教学《观潮》一课时,为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文章大意,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雄伟、气势磅礴,笔者要求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工具开展“观潮”的预习学习活动,以便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分利用自主学习空间锻炼使用思维导图,以借助思维导图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与掌握。如,有的学生以“观潮”为中心词,向外延伸了四个关键词,分别为“天下奇观”“潮前景象”“来时景象”“潮后景象”等,再接着设计思维导图,如对“潮前景象”进行延伸,便是“江面平静、人山人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等;由“来时景象”延伸出“听:(1)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2)响声越来越大。看:1)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2)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只见白浪翻滚....又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等等。通过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开展相应的预习活动,为学生高效率的听课奠定了坚实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所呈现的思维导图没有对错之分,它是学生思维运转的有效体现,作为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开展预习学习活动,确保学生有信心、有能力绘制相应的阅读思维导图。

二、培养学习习惯,有效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引入有助于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有效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以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他们的个人语文素养。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敢于放权,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性学习活动,并绘制个性化阅读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深研阅读文本,夯实学生阅读基础,提升学生阅读学习水平。

比如,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通过观察发现,这篇阅读文本的篇幅相对较长,为让学生更快地了解故事内容,掌握阅读文本内涵,提升阅读速度,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开展有效的学习,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应的总结,以便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阅读知识。除此之外,笔者还要求学生在利用思维导图学习之时,将文章中的每个小故事的小标题总结出来,并展示在思维


导图之中,让学生养成自主总结阅读知识的习惯,以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且能够让学生快速理解阅读文本,掌握人物形象。

三、围绕阅读重点,借助思维导图攻克难题

每一篇阅读文中都存在重难点问题,教师在教学之中可围绕课文重难点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并让学生利用简洁、便利的思维导图展示重难点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得学生懂得运用思维导图攻克阅读难题,掌握重点、难点知识,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与学习能力。

比如,在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本课的重、难点知识是让学生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组织多谋,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重视思维导图的运用,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将两次赛马的时双方三匹马的出场顺序标注出来,并通过直观地观察出场顺序,令学生清晰地了解为何孙膑会这样安排,从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态度。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思维导图这种简单且幸而有效的学习工具的使用,让学生有能力借助思维导图开展自主阅读学习,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自主运转思维开展学习活动,以充分发挥他们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阅读思维能力,使得学生的语文水平随着思维导图的灵活运用得以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广则博,深则慧——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佳佳.好家长,2019(59)

[2] 再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构建与应用[A]. 吴双蓉.教育论研究(第七辑),2019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0182d331d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