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022-10-26 10:26: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台阶》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台阶,反思,教学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台阶》教案

执教者:泉州现代中学 陈丽萍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领会父亲创业的精神。思考改变农民命运的问题。

2、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设想】

《台阶》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的《语文读本》也选了本文。与《背影》一样,这也是一篇写父亲的文章。文章叙述了父亲建造新屋的高台阶的过程,表现了父亲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坚忍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和怜悯,“台阶”暗喻了中国一般农民人生奋斗的过程。

本文的篇幅长,教学点比较多,作为一课时的教案,我把教学重点定为:让学生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明确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方法上,拟让学生在复述故事情节的基础上,通过在文中找出语句解读,来逐步明晰父亲这个形象的特点。这个环节以学生活动为主体,要求要能紧扣文中语句来分析人物,老师加以适当点拨。最后对全文加以总结。

【教学时数】一课时 【预习作业】

1、阅读课文,能复述出基本故事情节。

2、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在文中划出对父亲描写的语句,并在旁边批注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体现出父亲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展示课题,导入:

师:我们在第一单元曾经学过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散文《背影》,里面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慈父的形象。他在自己生活困顿、精神压抑的境况下仍亲自到车站送别儿子,那一份深切的爱子之情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的感动。【幻灯12,板书课题作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台阶》塑造的也是一个父亲的形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加以表现?希望我们通过学习不但能读懂“父亲”,也能从中进一步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幻灯3:教学重点】

二、感知文本:

1、本文的语言并不艰深,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整理思路,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内容。【幻4】提示问题:

A、本文的中心事件是什么?(父亲建造有高台阶的新屋。 B、父亲与台阶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幻灯5

为啥建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觉得自家台阶低,要建造有高台阶的新屋(起因) 怎样建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终年辛苦,准备大半辈子(经过)

建好了有高台阶的新屋——新屋建成,父亲反倒不自在,人也衰老了累垮了(结果)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幻灯678

2、小结并板书过渡:

新房子高台阶对父亲来说,它的意义恐怕不仅是生活条件的改善,更是一种地位的象征。那么,父亲真的是渴求高人一等的地位吗?父亲的一个怎样的人呢? 板书: 高台阶新屋

(有地位、受尊重)

低台阶老屋 (贫穷、地位低)

三、深入分析,探究人物

1、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如何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幻灯9 A、现在请大家简单地交流一下昨天我们预习作业的第二项,看看各种都找到哪些语句,然后请大家来回答:文中哪些段落或词句、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父亲的形象,表现出人物什么样的特征。

①第5段:“父亲就坐在台阶上很耐心地洗……踏在最硬实的青石板上也像踩在棉花上似的。”详写父亲洗脚的经过,细节描写表现父亲的轻松愉快,突出其劳动的艰辛和勤劳的程度

②第9段:“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的特点与他的心愿形成强烈的反差,表现了他的要强、不甘落人后的思想。

③第12段:“大热天父亲挑一担谷子回来,……他开始‘磨刀’……‘刀’快,活做得去。”台阶是父亲劳动回来休息的场所,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干活;“磨刀”一词写出了父亲精力旺盛、干劲十足的状态。

④第13段:“父亲坐在绿荫里,……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写父亲眼前的景象,通过视觉描写渗透了父亲的心理,看着别人家高台阶的“专注的目光”中也许有着羡慕、向往,也有自己的谋划……

⑤第19段:“那时已经是深秋,……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一个特写镜头,写出父亲卖力、忘我而投入地干活,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强压住的即将成功的喜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f11b71d5b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e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