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轼的“自然”观文艺观及其创作

2023-02-11 14:0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苏轼的“自然”观文艺观及其创作》,欢迎阅读!
文艺观,苏轼,浅析,创作,及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苏轼的自然观文艺观及其创作

作者:康东芳 宋志刚

来源:《群文天地》2008年第12

苏轼的自然观文艺观是对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传统自然思想与苏轼的天资个性相结合,形成了其独有的文艺观点。本文结合苏轼的创作实践分析他论文的基本观点自然观,不仅可以加深对苏轼的了解,而且能够从宏观上提高我们对理论与实践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

一、自然涵义的产生与发展

自然是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范畴。老庄的道家哲学思想奠定了自然概念的最初含义。《老子》中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法自然。《庄子》中也说,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可见,自然的最初含义是强调万事万物自己如此非外物使然的状态以及与人为相对的万物的本然状态。经两汉与儒学的初步融合,自然内涵得到不断扩充与完善,虽然已与审美有了一定的关联,但仍没有进入文艺美学的领域。由于魏晋玄学的盛行、自然名教的论辩,儒家在借道家的自然概念确立其合理性与合法性的同时,道家的自然观念也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接受与认同,自然开始渗入到文艺美学领域。到南北朝时期,自然概念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其概念极大发展,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自然可以当大自然、自然界,但它的基本意义依然是自己如此自然发展到唐代,成为一种被普遍认可的审美风尚,从李白的清水芙蓉、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到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孙过庭的书论,无不标举自然,使自然的内涵得到了极大丰富与深化。到了宋代,对自然的认识呈现出了不同于前代的独特个性,它更重视人的情感的自由抒发,反对文饰、雕琢与刻意,追求自成文理。而苏轼更是深受这一自然论传统的影响,形成自己特有的自然观文艺观。

二、苏轼的自然观文艺观及其创作

苏轼的自然观文艺观和他的创作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他的创作实践是文艺观的具体体现,文艺观的系统鲜明又指导他的创作,使其创作具有鲜明的风格特点。 (一)苏轼的自然观文艺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创作思想上,苏轼主张发乎自然”“不能不为之为工(《江行唱和集叙》)。文学创作应当是感到非写不可才作,而不是说能作就作。

在具体创作方法上,他要求做到随物赋形,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会生动传神,才是好文章。在《文说》中,苏轼说: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夫。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苏轼以泉水流经高低不平的山石而随物赋形为例,说明他自己的创作符合创作对象本身的内在特点,顺乎自然、恰到好处地描绘出事物的真实状态。

在具体创作过程中,他还提出,无法之法才是最好的创作方法。无法之法,即自然之法。任其自然而不违背艺术创作的规律,看似无法而又有法,这才是最高的法。故苏轼在《书所作字后》中说: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

苏轼的这种自然观文艺观运用在具体作品中,体现出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追和陶渊明诗引》)艺术风格特征来。 (二)自然观在其创作中的运用

苏轼的创作实践涉及到诗、词、文、书、画等多个领域,在每一个领域,他都创造出了杰出而伟大的成果。

晚年的苏轼流放海南时,写出的124和陶诗就是这种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风格的代表作品。这些诗风格平淡自然,感情真笃充沛。

如《和陶拟古》其一云:有客叩我门,系马门前柳。庭空鸟雀散,门闭客立久。主人枕书卧,梦我平生友。忽闻剥啄声,惊散一杯酒。倒裳起谢客,梦觉两愧负。坐谈杂今古,不答言愈厚。问我何处来,我来无何有。此诗以平淡、自然、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客至惊醉梦、主人出相迎的生动情景,表现了诗人在岭海孤寂生活中对朋友的思念和来客即喜的情思,语淡情深。

在散文方面,苏轼的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 如他的笔记小品《记承天寺夜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全文仅八十余字,但意境超然,韵味隽永,为宋代小品文中的妙品。

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自云其书法: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无法”“出新意,都是其自然文艺观的体现。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即文与可),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发乎自然思想在绘画方面的延伸。

参考文献:

[1]苏洵.蒋述卓等.仲兄字文甫说[A].宋代文艺理论集成[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孔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冯应榴.苏轼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韩玉涛.写意——中国美学之灵魂[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62

(作者:康东芳,深圳大学文学07级古代文学专业。宋志刚,深圳大学经济学07政治经济学专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eeb95f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2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