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银行及其监管情况

2022-12-10 09:4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城市商业银行及其监管情况》,欢迎阅读!
城市商业银行,监管,及其,情况

城市商业银行及其监管情况

一、城市商业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分,是商业银行的特殊群体。其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的城市信用社,主要目的是支持中小企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建设。城市商业银行在中央金融主管部门整顿城市信用社、控制地方金融风险的形势下营运而生,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至2019年末,全国134家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约36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额的比例达到11.6%。银行主要指标超过全国银行平均水平,市场占有率继续上升,不良水平降低,公司治理与经营更加完善,更多的城商行跻身全球银行业500强之列。 城市商业银行正逐渐转变成为我国综合实力强和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机构,并与国有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一起,形成中国银行业体系新的时代格局。

城市商业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主要体现在银行规模和经营方面:银行规模较小,因为受到地域限制,中国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整体上不大;发展依赖地方经济,根据地方经济水平的不同,当地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也不一样,东部发达地区相对发展更好一些;业务定位不明,虽然成立时城商行便确立了为中小企业和地方经济服务的定位,不过在市场竞争中仍有很多城市商业银行出现舍本逐末的情况。虽然在近多年的发展中,城市商业银行已经逐渐完善和成熟,但其现况仍然严峻。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和金融体系改革中,面对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及外资银行等同业竞争,以及自身发展改革中的困境,其前进之路仍然堪忧。 二、商业银行监管

商业银行监管可分为狭义监管和广义监管两类。狭义监管主要指的是行政监管,即根据国家相关法规的授权,银行监管主体对银行业实施的行政监督管理,这是一种通过政府干预调节银行体系的行为。广义商业银行监管除了行政监管之外,还包含其行业自律、内部控制和市场约束。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体系随着银行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已逐渐趋于完善,现已初步形成了以行政监管为主导、部控制为辅,行业自律与市场约束互动配合、相辅相成的银行业监督管理体系。

狭义商业银行监管指的是行政监管,是政府对市场进行的干预措施。目前,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行政监管主体,根据国家立法授权进行不同的监管职能。人民银行采取宏观审慎监管措施,根据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工具,维护金融行业及整个宏观经济的的健康稳定运行;银保监会则根据微观审慎监管原则,更加注重对银行业本身的运营情况及风险控制进行监督管理。两者协同对我国银行业进行审慎监管,防控银行业系统性风险


并维持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

广义上,商业银行监管还包含内部控制、行业自律和市场约束三部分。内部控制主要指银行自身监督、合规风险控制等部门,通过对银行业务、财务管理公司治理等各方面、全方位进行内部控制,达到控制风险和保障业务安全的目的;其内部控制主要包含下面三点:一是要明确部门及人员职责和公司管理体系,保分工明晰合理;二是建立并完善各项业务制度及细则,明确业务办理流程和具体操作程序;三是制定内部约束监督机制,严格控制各项操作风险和违规行为,使业务办理得到有效监督。

商业银行的行业自律是通过行业协会的形式实现的。中国银行业协会成立于20005月,是我国银行业的行业自律组织,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于适应银行体系行业协调、行业管理与行业保护的需要,自发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果将行政监管视为宏观监管,内部控制视为微观监管,那么行业自律就应当被视为中观监管,是对上述监管的有益补充。

商业银行行业自律是在行业协会的基础上实现的。中国银行业协会是中国银行业自发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行业自律组织。它的主要功能是银行业协调、行业管理及保护等。银行业自律是除行政监管和银行内控之外的一种商业银行中观监管,是对以上监管内容的有效补充。

市场约束是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的第三支柱,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规定,它通过市场力量来约束银行,促使银行披露相关信息,提高透明度,使股东等各个利益相关者更好地了解银行的经营情况、内控状况和偿付能力等。市场约束与行业自律一起,构成了银行风险防控的第二道防线,可进一步促使银行审慎开展业务。

三、宏观审慎监管

宏观审慎监管是一种从上向下的监管模式,旨在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防控金融体系对整个经济的负面效应。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不同,在于其更加关注金融体系风险横向的跨机构分布,以及整个系统风险纵向的跨时间分布。在横向维度方面,宏观审慎监管侧重于对金融风险在具有相关性和同质特征的金融机构间传播进行防控;在时间维度上,宏观审慎监管倾向于在金融周期特性方面进行监管控制。

宏观审慎监管的相关目标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控制金融体系的风险,减少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或危害程度;二是增强金融系统抵御经济下行和其他负面影响的能力。在职能定位上,宏观审慎监管补充了微观审慎监管功能。在审慎监管框架下,微观审慎监管仍然是主体,宏观审慎监管处于互补地位。在监管工具和手段方面,宏观审慎监管在微观审慎监管基础上进行了延伸与拓展。其监管内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ddac9fca0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8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