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

2022-08-08 02:08: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去二三里》,欢迎阅读!
二三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课文是一首古代童谣,说的是郊外幽美的景象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住着几户人家。山里有几座亭台,树上、路边盛开着各色的花。

本课有两幅图,图一是诗中的画面,图二帮助学生认识和运用十个数字。 教学重点是认字写字,难点是辨认“八、入”“九、几” 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识“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优美的画面。 三、 教学方法:

1、认字

10个生字重点在读准字音,区分平翘舌音“四、十、三”。教学中可让学生先尝试认读图二下面的生字,再借助文中的注音纠正读不准的音。如同座的两个学生,一个认我会读的字,另一个对照拼音听读准否,听完后帮一帮,然后交换角色。学生自练后,教师用卡片检查,比比哪组读得既准又快。

2、写字

学生首次在田字格里学写汉字,写字前要让学生知道田字格的作用是帮助把字写端正,写匀称。教他们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和小格的说法,配上拍手儿歌记一记“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要会写的三个字只含基本笔画“一”要认识并指导写法。一只有一笔“一”。横的写法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写在横中线上,左右各半,长度相等。二两横上短下长,先上横后下横。上横写在上半格,下横写在下半格。也是竖中线两边左右各半,长度一样。三有三横,第三横长。从上到下,不仅左右各半,而且横与横之间距离相当。指导写字可教一个写一个,也可让学生先描一描,看看三个字都有怎样的笔画,长短一样吗?为什么范字写得好?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再示范并点拨要领。写字教学要注意写字习惯的培养。本课是第一次指导写字,重点要求学生在动笔前先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描、临之后比一比,每笔要一笔写成。

3.、词句

从这里走出去的意思。

我国原用的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 烟村炊烟缭绕的村子。

亭台供游人观赏、眺望和休息的亭子

4、朗读、背诵

课文儿童情趣浓,语句琅琅上口,边读边想,诗中的画面即可在脑中形成,在熟读之后可让学生背出来。

指导朗读时可启发学生设想自己就是画中的孩子,正在告诉别人自己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让别人也感到那地方真美。朗读时“一”要变调,在第四声前念第二声。句中要注意适当停顿,数词可稍重些,突出山村之小,景色之美。


一去//三里,烟村//五家。 亭台//七座,八九///花。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读儿歌吗?我们先来读几首拼音儿歌,比比谁的音读得准。

[设计意图:了解十个数字的发音情况,重在发音。] (二)、认识110的汉字写法

小朋友们看,这十位小朋友正准备练习投篮。[出示身穿球衣的十位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10的数字字样]

这里有十个篮球,[图片出示的篮球上面写有“一”至“十”的汉字字样]哪位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使球上的数字和他们身上的号码相符合?

[设计意图:建立数字与汉字的联系,了解学生对这几个汉字的认识情况,同时巩固汉字的读音。] (三)、学习古诗

古代有位诗人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了一首诗里,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 1、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1.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在朗读比较中发现“一”的读音变化,这样印象会更深刻。] 2.师范读,学生听,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 3.学生自读,师生交流,正音,指导,朗读。 2、了解诗意 1.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设计意图:培养边朗读边想像的读书习惯。不要把书读成“小和尚念经”] 2.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并肯定两种理解都可以。 [设计意图:诗的意象具有多重性,要发展学生的多重思维能力。] 3.请小朋友看看图,读读诗句;读读诗句,再看看图。 4.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设计意图:加强语言和意象的联系,并引出当一生读“一去二三里”时,指图的学生该怎么指,即“一去二三里”该怎么理解的问题。] 5.能用手势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吗?点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6.还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的思维并不是教师能全部预料的,应给予一定的空间。]

3、配乐诵读全诗 1.给诗加上题目,并指导诗题与诗句之间要停顿的读法。 2.背诵全诗,并设问:

小朋友都能背这首诗了,真了不起,那你在一边背诗的时候一边看到了什么呢?

这个小山村热闹吗?(这是一个静静的小山村)


你来到这个山村,觉得它美吗?

师总结:小山村真美啊,请小朋友们一起背,就好像走进了小山村。

[设计意图:背诵时再次启发想像,使记忆有了具体形象的支持,并再次引导学生进入诗所描绘的情景,把“彼景彼情”化为“我景我情”] (四)、写字

这节课我们来写三个字(出示“一、二、三”,这三个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1.都是由“横”组成的。 指导写好“一”(顿一顿,横过去,再顿一顿,回一回。要稍稍往上斜) 2.观察“二”字的两横有什么不一样。

3.观察“三”的三横长短变化,并与“二”中两横间的距离作比较,得出结论:三横之间要稍靠紧些。

4.你是怎么记住这三个字的?

一就是一横,二就是两横,三就是三横,(师自言自语)四就是四横,五就是五横。(生发现错误)古时候有个故事,那里面有个人就闹了这么个笑话,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想听吗?

[设计意图:练写了三个字,学生略感疲劳,此设计能活跃课堂气氛,并通过讲故事渗透了学习不能想当然、一定要认真的意图。] 五、教学反思:

这篇古诗诵读是一年级的学生在结束汉语拼音的学习后第一次接触到古诗诵读这个课型,虽然有很多孩子曾经读过古诗,有的是甚至可以背出几十,甚至上百首古诗,可是那种读背和古诗诵读课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在第一次古诗诵读课上我们需要让学生认识诗题,诗人,了解一首诗有几行,有几句,通过诵读古诗认字。同时借助图片了解古诗的大意,并且通过熟读达到成诵的目的„„可以说这次是学生与古诗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在这一方面。这次教学是成功的。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写字,难点是辨认八、入;九、几。为了达成这目标,我把这课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重点是放在识字和初步感知课文,同时让学生了解田字格,学写“—、二、三”字。第二课时重点是感悟理解古诗,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并通过熟读达到成诵的目的。接着完成其它生字的写字教学。我认为通过教学实践这样分配是合理的。

不足方面:一是准备不够充分,没有估计到多媒体的效果,导致课堂上教学开展不够顺利;二是自己也出现了几处失误,生字拼音输写耽误时间过长,教学环节没有落实,活动巩固没有开展;最后的拓展延伸没有布置。同时,还有很多教学的疏漏之处,组织的不到之处,请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9e36111227916888486d74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