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教会学校的发展概况研究

2022-04-12 07:25: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近代教会学校的发展概况研究》,欢迎阅读!
近代,教会,概况,学校,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近代教会学校的发展概况研究

作者:张欣然

来源:《报刊荟萃(下)》2018年第06

要:19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势力的进一步扩张,来华传教士在中国创办了一大批教会学校,教会学校伴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组织管理的规范等逐渐发展,进而走向成熟。教会学校是西方殖民扩张的产物,目的是使中国完全的基督教化,带有强烈的殖民性质,但教会学校的出现打破了国人陈旧僵腐的教育观念,对以科举考试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发出了猛烈的挑战,符合新式教育需要,成为新式学堂教师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渡的促进因素。

关键词:传教士;教会学校;新式教育;西方教育观念 一、教会学校的起源及创立

传教活动起源于明末,来华的西方传教士传教的同时附带介绍近代西学和西方文化。18世纪中叶,传教士活动在中国遭到禁止。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势力的进一步扩张,海外传教事业随之兴盛,此时海禁未开,有部分传教士在中国沿海一带进行传教活动。

英国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受派遣,辗转于各地开始传教工作,期间他汉译《圣经·新约全书》、《圣经·旧约全书》,编纂《英华字典》,为日后在华传教工作做了准备。英国传教士米怜在华周边国家建立传教站,汇聚欧美传教士。兴办英华书院借以扩大传教影响达到传教目的。英华书院是第一所面向华人的新式学校,也为传教士在鸦片战争后教会学校的大量设立积累了经验。

马礼逊学校是最早设立于中国本土的、比较正式的教会学校。1834年,澳门创办女塾会所。其中诸多受教育学生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影响,成为近代中国不可多得的人才。后随着两次鸦片战争英国的胜利,其获得了更多的宗教活动特权,扩大了教会学校的规模。 二、教会学校的发展及特点 教会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60年代到1876年。教会数量大幅度增加,由最初的不足200所到1976年的800左右所。但这一阶段的教会学校仍以小学为主,已有少量中学出现,学生中女生人数占了一定比例。

第二阶段,始于1877年第一次基督教传教士大会。1877年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在上海举行了第一次基督教传教士大会。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发表演讲强调教会学校对中国基督教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呼吁基督教教会应把教育事业列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后的年代里,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70596ad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5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