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概念的发展史

2023-04-06 08:2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共情概念的发展史》,欢迎阅读!
发展史,概念

共情概念的发展史

共情最初是一个美学概念,因其有一定的心理学特质,逐渐应用到心理学领域,并在心理学领域获得发展。 1 共情在美学中的出现

“empathy”的前身是德语单词“Einfuhlung”。在美学研究中,国内研究人员通常将其转化为同理心。19世纪下半叶,欧洲的移情美学盛行,主要分布在德国,英国和法国,尤其是现代德国美学。这是自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的结果。1873年,德国哲学家劳伯特·费肖尔在他的文章视觉形式感中首次明确地使用了移情的美学概念,以表达人们对他们所看到的真实精神情感的投射。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Theodor Lips认为,人们使用Einfuhlung来理解和反应他人。它发生在模仿之前,随着人们之间的情感模仿增加,Enfuhlung也是如此。 19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德国美学研究,在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的影响下,普遍提出了一种异于黑格尔思辨方法的经验方法。费希纳——被称为近代美学之父美学家,他在1896年出版的书《美学入门》,美学所倡导的新方法被总结为自下而上的方法,美学研究的观点也反对从客体本身到审美活动主体,强调身体自由,反对权威和教条。研究审美问题的人关注审美主体的自我活动,一般形成经验主义的思想化趋势——黑格尔之后的德国美学心理学这一趋势主要体现在由费希纳建立的实验美学和以利普斯为代表的移情美学。由于实验美学不能提供严谨而有说服力的理论建构体系,它自身的理论缺陷是无法克服的,它只能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只有方法论逻辑意义:实验方法引入美学研究。移情美学成为当时美学的主流,并得到广泛认可。

由于许多人把移情等同于审美体验,所以这个概念在德国美学家的不同理论体系中有不同的含义。简言之,移情美学理论认为,当人们看到外部世界时,他们被置于事物的境界中,无生命的事物被当作有生命的事物来对待,好像他们也有情感、思想、意志和活动。审美活动是自我进入客体的内在活动,个体化客体是客观的自我享受。这是一个浪漫的尝试,试图突破人与自然之间的鸿沟,自我延伸,我是泛神论的化身,主宰一切。 2 共情在心理学中的发展

尽管共情一直是非心理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但心理学概念自其诞生以来就已经出现。1909年,Tichener创造了英语单词“Empathy”来代替“Einfuhlung”,他把Einfuhlung定义为把物体和感官人性化成另一个物体的过程[1]。这个定义强调对他人情绪的反应——投射和感知。Mead之前,共情心理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种观点的影响。Mead在共情的核心区分了自我与他人的差异,并把认知因素——理解作为移情的组成部分。不同于美学中的共情,心理学中的移情已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尤其在罗杰斯讨论共情之后,其不仅成为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核心概念,研究者也开始以科学的方式对其进行研究。

显然,心理学家,特别是心理学家,无疑会强调这一概念。佛洛伊德认为,共情对于构建工作联盟和提高分析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学家认为共情心是精神分析和治疗的一部分。人道主义理论家认为共情是心理变化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共情也是许多妇女治疗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已经成为理解治疗的关键概念。受自我实践和临床经验的影响,理论家把共情定义为感觉。把自己放在别人的思想和行动中;你似乎就是另一个人另类自我反省利用别人的内在参照系等。

Egan认为,共情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感知,知晓,评估。Egan将共情定义为涉及当事人及其关注的一种人际沟通形式Egan将共情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初级共情,这与罗杰斯对共情基本会话技巧的看法有关。第二个是高级并准确的共情,对治疗者有更高的要求。Greenberg等人认为,共情被视为一种复杂的结构,包括不同类型的治疗者用于不同目的的丰富多样的经历和行为。根据文献研究,Reed给出了七个共情的定义。共情是:理解和


沟通;能力,过程和表达的共存;模拟其他人的情绪并产生共鸣;一种数据收集方法;了解其他人的心理状态并分享内部经验;一种特殊的感知方法;一种沟通方式和非理性的理解[2]Pao提出了一个基于Sullivan人际关系概念的定义:个人使用自己的共情来理解他人的需求。这种行为不是一个单独的行为。共情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参与者,即想要了解他人和想要被理解的人,必须积极参与。两位参与者将共同努力建立一个日益复杂的沟通链[3]

Hackey认为,共情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内部状态,一种内在的人格特质,而不是一种沟通技巧。对共情的清晰操作定义是Barrett-Lennard的三分量理论:治疗者的经验,观察者的观点和访客的经验,这些成分组成了一系列过程模型。

在现代社会中,共情也在其他心理学领域中得到重视,例如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对移情的广泛兴趣表明,共情是人类互动的基础,也是所有心理现象的核心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郑日昌,李占宏.共情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4. [2]蔡飞.论科赫特的精神分析方法论.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6. [3]童敏.对同感的几点思考.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66d71abce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