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往的弊端

2022-10-23 05:05: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网络交往的弊端》,欢迎阅读!
弊端,交往,网络



二、网络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古语说的好:“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网络在给我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 (一)现实情感的萎缩

在现实生活的圈子里,人际关系网的复杂,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猜忌使大学生的情感受到障碍和左右,网络的虚拟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安全的、隐匿的交流机会,正好契合了大学生坦露情感又惧怕情感受伤的心理,更多的大学生开始由心理上对网络的归属感和依赖感延展到对现实的厌倦与冷漠,形成自我封闭和网络双重人格。 (二)沟通能力的退化

大学生强烈的交往欲望促使他们迷恋于网络虚拟的沟通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他们忽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现实社会中的表达和沟通能力,产生人际关系淡漠,人际距离疏远的现象,从而形成新的人际障碍。大学生甚至可以在网络世界里随意地欺世骗人,很大程度上也容易产生人际关系上的信任危机。 (三)思维方式的单一

现实世界的包罗万象明显区别于网络世界虚拟的一面。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局限性在于太过感情化、肤浅化和片面化。网络忽视了大学生对现实世界的理性认识,导致大学生个体思维空间发展片面化,尤其缺乏逻辑概括能力和探求事物抽象本质的精神。另外,大学生过多地消费现成的网络文化,会形成他们思维的被动和僵化。大学生对网络信息仅仅在接收,而并没有消化和回旋的余地,便没有了自己的见地。 (四)法制观念的淡薄

网络社会的虚拟性使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像是参加了一场假面舞会,这样的隐蔽性使部分大学生在不受任何监督的情况下,弃伦理道德于不顾,隐藏个人的真实身份,自由发布信息,甚至有些大学生不惜做出破坏他人数据信息系统、制造网络病毒的过激行为,最后沦为“网络黑客”,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并且产生忽视法纪观念的不良心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639301254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