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讲解

2024-02-20 12:32: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七律长征讲解》,欢迎阅读!
长征,七律,讲解

七律长征讲解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七律长征的背景和意义 二、七律长征的文学特点 三、七律长征的作者介绍 四、七律长征的赏析 正文

一、七律长征的背景和意义

《七律·长征》是我国著名诗人毛泽东创作的一首描绘红军长征历程的诗歌。它创作于 1935 年,正值中国工农红军为躲避敌人的围剿,进行了长达两年多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这段时间里,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这首诗便诞生于这一历史背景下,成为讴歌红军长征精神的代表作品。

二、七律长征的文学特点

《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具有严谨的格律和鲜明的个性。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句与句之间对仗工整,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巧。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将红军长征的历程描绘得生动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三、七律长征的作者介绍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韶山人,是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外交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被誉为“诗人政治家”《七律·长征》是毛泽东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1 2


四、七律长征的赏析 《七律·长征》全文如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通过红军长征的场景,展现了红军战士坚定的信念、英勇顽强的斗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将巍峨的山脉与细浪、泥丸相比,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蔑视困难的大无畏精神。诗中还通过对比金沙江和大渡河的不同景象,表现了红军长征过程中经历的种种艰辛与温暖。最后两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展现了红军战士在历经艰险后,终于取得胜利的喜悦心情。



2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4c0607bf2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