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水画的学习体会

2023-01-03 09:33: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山水画的学习体会》,欢迎阅读!
学习体会,山水画,关于



关于学习传统山水画技法的一点看法

中国画,起源古,象形字,奠基础;文与画,在当初,无歧异,本一途。.我国素有“书画同源”之说。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强调骨法用笔、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中国画中,有一种长盛不衰的绘画题材,那就是山水画。什么是山水画呢?顾名思义,山水画是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山水画拥有历史悠久。魏晋时期,山水画主要是作为人物画的陪衬、背景,如((女史箴图),一直到南北朝,山水才从人物画中独立出来,逐渐发展成独立的画科。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最早的山水画。从画面看,山水画结束了“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稚拙阶段,进入了“青绿金彩,工细巧整”的阶段;展子虔的技法完整,讲究用笔。一点想为主的表现形式。

到了盛唐,以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金碧山水和以王维为代表水墨山水。五代时,北方的荆浩、关仝和南方的董源、巨然成就最为突出。荆浩开创了雄伟峻厚、风骨峭拔、大气磅礴的北方画派。董源擅长表现草木葱郁的江南山水,苍茫浑厚,自然华滋。他们是山水画发展的承上启下者。

北宋的山水画在五代的基础上有了更为深广的发展,是山水画发展的第一个巅峰期。其山水画大多为全景山水,各种流派竞相争艳,风格纷呈,成绩卓著。李成“气韵潇洒,烟林清旷,笔势颖脱,墨法精纯”范宽自立宗法,峰峦浑厚,气势逼人。郭熙“其山耸拔盘回,水源高远,多鬼面石,乱云皴,鹰爪树,松叶拈针,杂叶夹笔”米芾父子另辟蹊径,创米家山水,用落茄点,专以表现江南烟雨山水。另外尚有王诜、许道宁、高克明等一大批画家,都各具面目。他们对北宋的山水画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南宋的山水画从北宋山水中脱出,另创水墨苍劲画风,代表人物有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李唐山石多做斧劈,积墨深厚,线条刚猛,是水墨苍劲一路的开路者。马远、夏圭打破传统的“全景山水”,创“边角山水”,虽寥寥一角半边,仍意境完整,犹觉意味深长。有“马一角,夏半边”之说。

到了元代,山水画发展的特点是文人画勃起,注重个性和人格的表现,强调率真,提倡以书入画。 代初期,赵孟頫颇有影响,他主张作画要有古意,主张继承五代晋唐及北宋的传统,倡导“书画同源”,强调书法趣味。从而告别南宋以来的院体画风,开创了元代新画风。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是元代中后期的代表画家。他们受赵孟頫影响,各承师法,各有精能,直破古人。开创了“文人画”新风。黄公望的山水皴少意远,平中见奇,且笔意逸迈。王蒙用细笔短皴作山石,为牛毛皴,解索皴,运笔运墨富于变化,格调苍秀、繁郁。倪瓒作品多以水墨渴笔为之,简练平淡,意境萧疏,常“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吴镇笔法凝练坚实,水墨圆浑苍润,浑然天成。

明代,是一个山水画普及的时代,画家之多,门派之多,前所未有。其中以明前期的浙派,中期的吴门派,后期的华亭派影响最大,另外尚有松江、苏松、武林、新安、江夏、嘉兴、姑熟等等派别。浙派以戴进为代表,崇尚南宋院体画风,风格挺拔豪放。吴门派以吴门四家,沈同、文征明、唐寅、仇英为代表,属文人画体系,远接北宋传统,近随“元四家”画风。华亭派以董其昌为代表,竭力推崇文人画,以模仿古人为尚,作品以古雅秀润著称。董其昌还提出了山水分南北宗,且尊南贬北的主张,对后世画坛产生深远影响。

清代的山水基本沿袭元明传统,文人画占据画坛主要地位。清代山水画的主流是“四王”,即王时敏、王翚、王石谷、王原祁。主张“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他们刻意师古而缺乏创造能力,画面缺乏生机。但笔墨技巧功力深厚,得到清皇室推崇,成为最有势力的“正统”画派。而四僧弘仁、髡残、朱耷、石涛则代表着反“正统”的画家,反对一味摹古仿古,认为画画必须“借古开今”“陶咏乎我”。弘仁以画黄山著称,以干笔渴墨作折带皴写山,笔墨苍劲整洁,画风清新秀逸。髡残喜用秃笔干皴,粗放简率,有“奥境奇辟,引人入胜”之誉。朱耷,勾皴点擦恣意纵横,章法奇特,所画山水苍健、浑朴。石涛画法常别具一格,立意新奇,笔法灵动恣纵,墨色淋漓多变,画面生机勃然。清代后期,由于泥古不拔,唯古是尊的积习日隆,山水画日趋衰落。

山水画主要有以下四种。1、青绿山水,山水画的一种。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钩廓,少皴笔,着色浓重,装饰性强;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青绿。南宋有二赵(伯驹、伯骕),以擅作青绿山水著称。中国的山水画,先有设色,后有水墨。设色画中先有重


色,后来才有淡彩。2、浅绛山水 山水画的一种。在水墨钩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芥子园画传》说:黄公望皴,仿虞山石面,色善用赭石,浅浅施之,有时再以赭笔钩出大概。王蒙复以赭石和藤黄着山水,其山头喜蓬蓬松松画草,再以赭色钧出,时而竟不着色,只以赭石着山水中人面及松皮而已。这种设色特点,始于五代董源,盛于元代黄公望,亦称吴装山水。3、金碧山水。中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凡用这三种颜料作为主色的山水画,称金碧山水,比青绿山水多泥金一色。泥金一般用于钩染山廓、石纹、坡脚、沙嘴、彩霞,以及宫室、楼阁等建筑物。唐代的李思训、李昭道父子最善此法。4、水墨画 ,中国山水画的最重要的一种。创始于唐代的王维,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

皴法是历代山水画家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艺术语言形式,并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从而具有了独特的价值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皴法也体现出各自不同的审美特征。皴法从理论到实践上的不断丰富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完善奠定了基础。 从隋唐以前山水画中所表现的空勾无皴到五代时期山水画的皴染俱备,皴法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成为与中国山水画同步发展的重要标志。五代、两宋是山水画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皴法定型和发展的顶峰时期。中国山水画传统的皴法繁多,山水画创作依靠各类皴法支撑,而各类皴法具体又有各自的笔墨要求,披麻皴表现土质松软的山峦,斧劈皴表现石质坚硬和凌嶒的山峰,米点皴则表现烟雨迷濛的江南景色。三大类皴法又演变生发出多种皴法,从而形成中国山水画皴法的完整体系。五代董源、巨然开创的披麻类皴法,势缓意绵,结体圆浑大方,浑厚内秀之美。北宋的米芾、米友仁父子开创的米点皴,富于变化,他们的烟云吞吐、千变万化的山水画也被后世称为“米氏云山”。南宋马远开创斧劈类皴法,用笔果断、爽利,画风豪放。

关于笔墨,南朝谢赫的六法是最好的阐述。这六法是: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

学习中国山水画,必须在懂得古人之理法的同时,懂得自然之理法。临摹是掌握古人理法的重要途径。山水画学习中,临摹可以使我们对历代优秀作品留下极深的印象,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眼光。在具体的学习中,对那些优秀作品的意境营造、构图经营,以及皴、擦、点、染等技法的掌握,必须通过有计划地临摹研究,才能懂得何谓传统,传统涵盖了哪些因素,才能科学地把握传统,才能将自然观察所得的深刻领悟重现于笔下。同时必须学会鉴赏历代名画,了解其历史概况、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读画、临画、摹画,先会古人之心,与古人对话、交心,从而揣摩优秀作品的意境、气韵与笔法、墨法。体会其用笔的抑扬、顿挫、徐疾、轻重、虚实和墨的焦、浓、淡等感觉,从而临出范画的精神内涵。在读画、临画、摹画的同时,还要注意深入生活,观察自然,这就需要写生。在外出写生的时候,不仅要注意自然的的生长规律,还要注意对复杂的自然现象要有所取舍,如注意树在四季的各种状态、树木枝叶美的穿插组合规律。 同时重视用色用墨的观察、体会和写生。

总之,身为学习国画的一员,必须追溯古人之法,体悟自然之法,探索创新之法。不仅要训练自己的勾、皴、擦、点、染的笔头功夫,更要通过欣赏、临摹、写生等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这样,才能学好山水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4ae5f116c175f0e7cd1372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